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2020-11-30
11月2日,国务院最新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着力破除制约产业发展的充电便捷性问题,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融合发展
来源:国网浙江余姚市供电有限公司2020-11-26
伴随着绿色能源的应用发展,如今新能源车用户越来越多,充电桩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城市中的充电网络已日趋完善,但是乡村充电设施还稍显欠缺。...现在,每天有数千辆新能源电动公交车、网约车、私家车,依托充足的清洁电能,行驶在余姚的大街小巷上,搭建起余姚绿色出行交通网络。
来源:盖世汽车2020-11-26
今年,特斯拉高管曾表示,公司将扩张其充电网络,以便更好地提供服务。...该公司一直从美国进口充电桩,通常安装在充电站或者停车场。特斯拉尚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当前中国正在全国扩张充电站网络,缺乏充电站是鼓励普及电动汽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来源: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2020-11-26
旗下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的建设、运营及互联网的增值服务,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充电网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产品、技术、体制机制等优势,共同开展风电、光伏发电、充电桩、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合作,推动双方综合能源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北京日报2020-11-24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累计建成约20万个,已基本形成全市平原地区半径小于5公里的服务充电网络。...与此同时,北京全力推进首都核心区、城市副中心、冬奥场馆、大兴国际机场等重点区域电网工程建设。到2019年底,全市外受电输送能力增加到3100万千瓦,供电可靠率99.995%。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0-11-24
新能源汽车能变成储能电站,向电网送电赚钱103万根充电桩接入智慧车联网平台,是我国充换电网络建设里程碑式的突破,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有“百万桩”和相应的智能充电网络作为支撑,可以实现很多“多赢”。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2020-11-23
据介绍,国家电网公司智慧车联网平台已接入充电桩超过103万个,覆盖全国273个城市;建成“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公路充电网络,布局快充站2003座,覆盖171个地市、5万公里。
来源:金融界2020-11-23
国家电网旗下的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宣布,其智慧车联网平台已接入充电桩超103万个,覆盖全国29个省、273个城市,服务电动汽车消费者550万人,成为全球覆盖面最广、数量最多、服务能力最强的充电桩网络。
来源:电网头条2020-11-23
有“百万桩”和相应的智能充电网络作为支撑,可以实现“多赢”的事情很多。...未来,国家电网将会更加积极联动充电桩产业链上下游,建设“平台型和生态型”充电网络,打造更加健康的充电服务生态圈,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持续贡献“国网力量”。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0-11-23
基于国家电网公司自2006年以来积极开展的充换电技术研发、模式探索和工程示范,这张聚合百万充电桩资源的充电网络,已经在电动汽车与能源互联网的互动技术研究及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0-11-20
来源: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寿光市供电公司2020-11-16
到今年底,寿光公司稻田供电所、侯镇供电所、上口供电所所三座充电站投运后,运营充电站将达到26座,形成以城区为中心涵盖城中、城北、城东、城西、城南的城区4公里快速充电网络圈。
来源:每日汽车2020-11-13
不可否认,特斯拉model 3在整车电气化、辅助驾驶成熟度、驾驶操控层面,的确拥有一定优势,但是不可忽略的是,自入华以来特斯拉就选择“自建超充”,也为其搭建了一个完整的充电网络。...开迈斯则计划在年底前,在全国16座城市建立255座充电站,包括1800个双枪直流充电桩。公开资料显示,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迈斯”),是大众旗下充电合资公司。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1-11
其中,冷热电联供、储能、电动汽车及充电网络等关键技术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丰富了综合能源服务的业务领域,为能源供需双方提供了新的消费模式和商业模式。”韩蓄表示。...另外,无线充电等技术有待突破,要形成商业模式的落地应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会不断促进新的需求,将带动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
充电桩是决定电动汽车能否跑起来、跑多远的重要一环。对此,《蓝保计划》已做出明确规定:到2020年,北京市将形成平原地区平均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的充电网络。...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北京,对于车主既有车位又有电源条件的社区,鼓励电网设置派接箱,将电源引到充电车位旁,方便私人桩的申报,减少车主的安装投入;对于有车位但没有电源条件的社区,鼓励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与物业合作
来源:大众日报2020-11-10
“平台建设秉承‘公开、公正、公益、开放、透明、绿色’理念,围绕‘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发展愿景,建立了‘省—市—区(县)—站—桩’五级充电网络运维机制。”...,通过平台提供数据支撑,促进充电服务网络高水平、智能化建设。
来源:中国城市能源周刊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