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结果2663
      碳中和投资框架、产业映射及垃圾焚烧量化评估

      来源:东吴环保公用研究2021-03-11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越来越突出,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经济发展带来的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性难题,碳中和助力大国崛起稳健发展。气候变化表象实质上反映了发展问题。

      来源:新华网2021-03-11

      30·60目标体现了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担当,也为我国能源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经过30余年努力,我国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要求,自主研发了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

      来源:能源大嘴2021-03-11

      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治理中呈现出的领导者姿态对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也起到鞭笞效应。...2021年3月10日,一份针对欧洲中央银行(ecb)在2020年11月的最新投融资分析显示,气候变化带来的金融风险日益加剧,但欧洲央行仍然“下注”了3000亿欧元在化石燃料行业,此举无疑与全球加速低碳转型的趋势背道而驰

      来源:中国气象局2021-03-09

      为了更好地开展碳排放核算的科学评估,支撑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行动,世界气象组织(wmo)协调建立了31个温室气体全球大气本底观测站,以及400多个区域本底观测全球科学家利用这些站点和卫星的观测数据,开展前沿的

      来源:新华网、国资小新2021-03-09

      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要求 推动绿色转型升级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温枢刚表示,中国华电作为中央骨干能源企业,必须准确判断国内外环境变化,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国有能源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使命担当。

      碳中和:四十年投资蓝图徐徐展开 将衍生出巨大的低碳投资需求

      来源:平安研究2021-03-08

      1.背景:“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近40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实现减排减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

      来源:中核集团2021-03-08

      iaea预判,只有增加核电利用,未来全球才有可能实现气候变化目标。数据显示,近年来核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用持续增强,2019年,全球核电总发电量达2657太瓦时,贡献了世界约1/3的低碳电力。

      来源:中核集团2021-03-08

      iaea预判,只有增加核电利用,未来全球才有可能实现气候变化目标。数据显示,近年来核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用持续增强,2019年,全球核电总发电量达2657太瓦时,贡献了世界约1/3的低碳电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08

      青海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调节器和敏感区,又是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率先在全国实现碳达峰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排放总量低,高于西藏和海南省居全国倒数第三,仅占全国排放总量的0.5%。...三是应对气候变化试点示范格局基本形成。全省初步搭建起了以西宁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为平台、以格尔木工业园区和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为驱动、引领全省工业低碳发展的低碳试点构架。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08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为对抗全球气候变化...“推动低碳转型,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是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实际行动切实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等义务,为保护人类共同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贡献。”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3-08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钱学森决策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一莉认为,“3060”的两碳目标是一次新的能源革命,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速度,我们应大力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在能源供应侧推进清结替代。

      来源:中国气象2021-03-05

      他呼吁,应在现有的温室气体大气本底站基础上,科学布局并建设省市联动的温室气体监测网,进一步实现区域和城市尺度碳汇潜力监测;加强评价标准和方法研究,尽快提升碳收支监测和定量评估水平,为全球气候变化和碳中和愿景贡献中国智慧

      杜祥琬:实现碳中和需要有力抓手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1-03-04

      杜祥琬:全球气候变化的主因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在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比达到73%,而9成二氧化碳来自化石燃料,也就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反思,人类是否需要一场自我革命,而气候变化是另一种全球性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能源革命势在必行、能源低碳化事关人类未来,这些已经是全球高度的共识。

      全国人大代表张雷:推动零碳新工业革命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3-04

      从2020年到2030年,被称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关键的十年,也是中国建立零碳新工业体系的十年宝贵机遇期,我期待第十四个五年计划能展现出中国正在引领这一轮新工业革命。...全球工业体系在未来20-30年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能源革命体现在能源生产从化石能源彻底转向零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形态的变化则将导致工业领域的革命。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04

      作为能源领域的“新宠”,大力发展氢能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意义重大,也成为多年来两会的能源热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马永生提出,加强氢能产业顶层设计。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04

      作为能源领域的“新宠”,大力发展氢能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意义重大,也成为多年来两会的能源热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马永生提出,加强氢能产业顶层设计。

      来源:中国核工业2021-03-04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核工业” id:cn_industry 作者:申文聪)保障铀资源安全供应是国家需求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碳排放最少的能源品种之一,核能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来源:格隆汇2021-03-04

      ,致力于中国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目标贡献力量。...公司将规划未来一年内开始投资全球碳中和业务,包括全球林权以及相关碳权的收购,清洁能源的投资(包括太阳能、风能、储能和碳捕集)与碳汇交易以及清洁能源数字资产的开发,积极响应中国最高领导人在联合国大会的重要承诺

      来源:人民政协网2021-03-03

      大力发展氢能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同样具有重大意义。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50年,我国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可减排7亿吨二氧化碳。...当前,国际能源发展出现了新趋势,我国能源供需格局发生了新变化,如何在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我国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1-03-02

      我们应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应对碳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持续推进碳减排,引领全球化治理行动。...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和新型用能设备广泛接入,电力系统运行特性发生显著变化,需要统筹研究解决。一是处理好清洁发展与系统安全的关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