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交直流大电网”相关结果1211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6-02

      我国电力系统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输电电压等级最高、多区域电网交直流混联的电力系统,同步建成了完备的电力工业体系。...同时,统筹不同电力供应方式,实现远距离输电与就地平衡兼容并蓄,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形成“大电源、大电网”与分布式兼容互补的基本格局。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6-01

      一方面,我国电力设施分布广,大型发电厂、枢纽变电站等重要电力设施带负荷高,精密设备相对集中,一旦遭受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或发生开关、主保护拒动误动,都可能破坏大电网稳定,引发大面积停电。...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高间歇性、波动性的新能源发电占比逐年升高,特高压交直流输电通道建设加快,主网架及系统运行特性发生重大变化,叠加系统灵活调峰调频调压和备用能力不足、部分时段部分区域面临电力电量双缺等情形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6-01

      一方面,我国电力设施分布广,大型发电厂、枢纽变电站等重要电力设施带负荷高,精密设备相对集中,一旦遭受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或发生开关、主保护拒动误动,都可能破坏大电网稳定,引发大面积停电。...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高间歇性、波动性的新能源发电占比逐年升高,特高压交直流输电通道建设加快,主网架及系统运行特性发生重大变化,叠加系统灵活调峰调频调压和备用能力不足、部分时段部分区域面临电力电量双缺等情形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6-01

      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持续提升大电网安全稳定、交直流输电、调度、变电、配电、用电等领域专业优势,不断稳固行业龙头地位。...以当好电网运行“安全守护者”为己任,持续深化“三道防线”技术研究,完善网络安全风险防控技术体系,助力提升电网安全驾驭能力和大电网互供互备能力。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5-30

      台区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减少了交直流变换环节,降低了电能损耗,满足了景区全部场景的绿色用电需求。...泉州供电公司在沙堤村11号、13号、14号3个台区安装了一套3×630千瓦集中式柔性直流互联装置,使台区互联并接入交流大电网,同时在柔性直流系统直流侧母线接入储能、充电桩、光伏等,实现了台区组功率灵活互济

      202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专业委员会技术研讨会在河南平顶山召开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5-29

      据了解,本届研讨会旨在电力系统更好地应对交直流混合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大规模新能源的输送与消纳所面临的挑战,倾听百家的声音,迸发思绪的火花,深入探讨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设备和器件的发展,推动构建以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5-29

      技术创新:攻克大电网运行控制领域多项重大技术难题,电力系统全过程技术体系国际领先《准则》共分6章31节、附有9个附录,适用于所有参与电网运行的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电力客户,相关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试验调试...“我国电力系统在电网规模、新能源装机总量、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容量方面均处于世界首位,可以说,《准则》起到了关键的技术指导和技术保障作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二级顾问李明节说。

      来源:能源评论杂志2023-05-23

      王成山院士以天津北辰产城融合示范区为例指出,该示范区以四端口柔性多状态开关为枢纽,建成由4条10千伏线路构成的交直流环网。...配电网从“无源”到“有源”随着“双碳”目标推进,越来越多分布式电源接入大电网,配电网形态及功率流向发生变化,从“无源单向”转变为“有源双向”。

      来源:电网头条2023-05-05

      adpss由中国电科院自主研发,具备大电网交直流电力系统机电暂态、电磁暂态、机电—电磁混合仿真和实时仿真及试验能力。电磁暂态仿真是adpss核心功能,也是新型电力系统最详细、精确的仿真手段。

      东方电子:2022年归母净利润4.38亿元 同比增长26.06%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3-04-19

      -网-荷-储协同互动的非完全实时平衡模式、大电网与微电网协同控制模式转变。...开放互动的特点,同时,还将带来电源结构由可控的煤电装机主导,向强不确定性、弱可控处理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占主导转变;负荷特性由刚性、纯消费型,向柔性、生产与消费兼顾型转变;电网形态由单向逐级输电为主,向包括交直流混联大电网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4-11

      4月3日,宁夏石嘴山供电公司长胜供电所营销人员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获悉,3月份,所里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向大电网输送电量925千瓦时。...“到4月1日采暖季结束,供电所电锅炉退出运行,光伏电站不仅基本能保障所内全部用电需求,还会常态化向大电网输出绿电。”鹿传昆说。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4-03

      通过在继电保护、运行控制、调度自动化等传统优势专业的持续发力,突破了低频输电交流保护、特高压交直流大电网稳定控制、风光水火多能源联合调度等技术,显著增强了电网韧性和安全性。...郑玉平: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1.25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5111万千瓦,同比增长74.6%,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多面广的分布式新能源迎来爆发式增长,大电网和配电网均面临新能源消纳的挑战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3-03-31

      我国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大电源”“大电网”“大用户”“源随荷动”。而在“大电源”中,煤电作为主力电源占据着主体地位,2022年全口径煤电发电量占全口径总发电量比重为58.4%。...在电源结构方面,煤电、新能源的定位发生互换,集中式的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分布式为主的新能源则成为主体能源;在电网形态方面,传统的单向逐级输配电向包括交直流混联大电网、直流电网、微电网和可调节负荷的能源互联网在内的多种形态并存转变

      来源:电网头条2023-03-31

      项目针对特高压大型交直流混联电网一体化调度控制需求,以“一个电网、一套模型、一套系统”为建设理念,首创了“物理分布、逻辑统一”大电网调控平台体系架构,攻克了基础支撑、优化调度、安全防控三类关键技术,研发了大电网调控平台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03-30

      成果整体应用于昆柳龙直流工程和大湾区中通道工程、大湾区南通道直流背靠背工程,突破了高压电力装备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受制于外方的“卡脖子”难题,提升了我国南方五省区交直流复杂大电网的本质安全水平和经济运行水平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3-28

      微网控制器相当于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实时决策专家,具备一次调频、一键启停和交直流微网快速互供等功能,面向电网可支撑省市电网频率控制,面向客户能满足多种能源的消纳和分配需求。...微网控制器与能量管理系统相辅相成,可为电网侧一次调频、新能源电量全额消纳、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冷热电互济等场景提供支撑,实现各类能源系统的统一管理、优化调度,并促进它们与大电网友好互动。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3-03-28

      据国网山东电科院输变电技术中心主任辜超介绍,“山东电网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交直流混联省级大电网,近年来输变电设备数量增长迅速,设备状态数据指数级激增,亟需突破设备状态感知的行业技术瓶颈。...2017年4月起,该成果形成的装置、算法模块、系统等全部在山东电网应用,支撑了山东电网“五交三直”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在全国范围大规模应用,研制的智能感知装置大规模应用于全国31个省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03-22

      在实验室构建电网全息镜像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国家能源大电网技术研发(实验)中心,乍一看,它不像实验室,更像是信息中心。...“你在电脑上看到的只是一个个图标,但是点击进去,它就是一条线路、一个开关、一台变压器,是整个南方电网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交直流并联电网。”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3-22

      在配用电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袁宇波并未放慢自己在大电网领域研究的脚步。江苏电网区外来电多、网架结构复杂。...主要成果:深耕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电力电子化系统控制保护等专业,攻克基于交直流混合配用电的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纳的运行、控制难题,推动交直流配电网相关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作出贡献

      来源:人民网2023-03-13

      高珂说,面对一系列新形势新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河南特高压交流网架工程建设,提高大电网安全承载力,支撑直流工程大功率运行,提高交直流互济能力,提升电网系统安全稳定水平和经济效益,保障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用能需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