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2-03
“两高”项目用能管理若干政策措施第一条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工业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在降碳的同时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2023-02-01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左右,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6%左右。...制造业立市战略深入实施,以智能科技为引领,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以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为支撑的“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1-31
iea的报告指出,评估和培育本土的竞争优势应是各国制定工业产业战略的核心支柱,能源成本则是工业竞争力的关键。...未来,各国在制定工业战略时,应主要考虑对供应链中的哪些环节进行国内专业化、和哪些区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或是否直接在第三国进行投资等。不过,实现供应链多样化仍面临挑战。
来源:天津市政府2023-01-30
来源: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01-09
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二、重点任务(一)积极构建低碳工业体系1.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严格落实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强化区域产业协同。
来源:安徽省生态环境厅2023-01-05
围绕新型能源技术、工业/产业低碳/零碳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 用(ccu)技术、高压加氢站氢气安全高效增压关键技术等绿色低碳前沿技术,部署实施重点研发创新项目和重大工程。...其中氢能方面指出:启动以“氢动长江”为核心内容的产业发展示范工程,研发或积极引进并示范应用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有序推进氢燃料电池船舶的研发和应用。
来源:新华社2023-01-05
支持实体经济及有关工业产业降成本,将出让为主的工业用地供应政策,调整为租赁、出让并重,并推进国有企业盘活利用存量土地。据我们掌握的情况,2022年没有一个合法立项后的调控项目因用地用海影响落地开工。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2023-01-05
本市围绕“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建设,重点打造12条产业链,建成汽车、航空、装备制造等多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并利用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势持续推进保税维修再制造业务功能升级,为发展再制造产业提供条件
来源: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12-30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12-30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2-30
来源:张掖市人民政府2022-12-29
为深入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实施“强工业”战略和工业突破发展、数字经济赋能行动,打好产业基础再造、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四大攻坚战”,补齐工业发展短板,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2-12-27
据悉,正泰高效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基地项目是乐清在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大背景下,把握平价发电核心要素,抢抓开拓高效电池及组件关键领域机遇,持续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大工业产业项目。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2-12-01
加快形成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以地方特色产业为支撑、以新兴潜力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工业体系,构建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来源:镇宁自治县人民政府2022-11-30
围绕重点工业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引进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吸引上下游企业落户。
来源:息烽县科学技术局2022-11-18
规划中提到,引进分散式、分布式光伏发电及风力发电及储能利用技术,发展锂电池材料等工业产业,开发六氟磷酸锂、 双(氟磺酰)亚胺锂等锂盐电解质产品技术。...围绕磷系新材料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在磷系若干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引进一批锂电池电解液、电池前端体和电池正极材料企业。原文如下:
来源:东方日升新能源2022-11-17
公司通过600w+高效光伏组件方案,已推动了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光伏屋顶项目建设,所涉及行业覆盖食品、玩具、服装、汽车类综合工业产业。...工业作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是光伏项目开发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在政策驱动下,工商业光伏市场正在持续放量。
来源:福州市人民政府2022-11-17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科学合理布局工业项目,重点领域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应入驻工业园区。...以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快实施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 能源系统优化提升,促进能源梯级利用和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建设园区智慧综合能源,鼓励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完善化工、造纸、印染、制
来源:福州市人民政府办2022-11-17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科学合理布局工业项目,重点领域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应入驻工业园区。...以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快实施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 能源系统优化提升,促进能源梯级利用和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建设园区智慧综合能源,鼓励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