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弃核电”相关结果325

      来源:工商时报2015-06-18

      例如,在考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因素下,于发展洁净能源初期,核电不得不视为一项过渡能源或能源选项,尤其是在全球永续发展使命下,舍弃核电而不用也是一种很奇怪的政策。...但是,就总体而言,这对核电成本的增加是有限的,因为在电力公司完成他们的安全措施之后,核电事故发生的机率将会减少。

      来源:逍遥吧2015-06-15

      意大利曾经有过四座核电站,但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件让意大利震惊了。公投立马决定弃核,1990年起意大利就没有核电站在运营了。它的弃核是把本来要新建核电站的提议取消。

      来源:新能在线2015-04-21

      后来德国政府决定放弃核电计划,全力投身于光伏产业,从而使得德国成为目前全球光伏产业之导师。这点很值得我国参照借鉴。6、光伏发电多样性优势。...5、核电具有危险性。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随即日本所有核电站都被关停。该事故发生后第三天,德国总理默克尔下令关闭德国所有核电站。

      来源:彭博社2015-04-20

      所以德国放弃核电,考虑的是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弃核,倒逼新能源产业发展。正是德国选择的道路。由此不难理解,德国为什么要在可再生能源上下如此苦工。那么这条路走得对吗?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果断放弃核电才能避免在能源上借米做饭。其次,核燃料的开采带来的是无穷尽的污染。无论是放射性粉尘,还是未经处理就流出的地下水,都将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威胁。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5-04-20

      周大地:核电是清洁能源里最便宜的,比如法国的核电占了它的发电能力的将近80%,法国的电费在欧洲最便宜;日本虽然福岛核事故出来以后,反核的势力很强,都吓怕了,但是日本经过研究,它也觉得如果放弃核电,本国的电力竞争性就会很差

      来源:《风能》2015-03-26

      再来看德国弃核电后的事实。2011 年福岛核事故后,德国决定在2022 年之前关闭所有的核电站,并在一周之内永久关闭了40% 的核电产能。...其实,诸多争议不外乎指向两点,一点是德国的能源转型导致居民承担了更高的电价,另一点是弃核导致德国的碳排放增加。正是这两点令一些人怀疑德国能源转型是否失败。

      来源:电缆网2015-03-10

      德国总理默克尔曾公开表示希望日本放弃核电,9日日本政府发言人对此回应称日本将不会放弃核电。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开始对日本进行正式工作访问。默克尔曾表示,希望日本像德国一样放弃核电

      来源:中国智能电工网2015-01-12

      德国正式宣布放弃核电后,新能源投资增长迅速,其中不乏以可再生能源合作社形式进行的私人投资。一场由公民投资、生产、消费的公民能源运动正在兴起。...2011年的福岛核危机加快了德国的弃核步伐和新能源转型战略的实施。德国政府期望,在2022年前关停所有核电站并将新能源比重提高至35%;在2050年,将新能源比例提高至80%。

      来源:中国核电信息网2015-01-08

      日本福岛核事故已过去三年多,其对世界核电发展的负面影响渐趋平息,除少数几个国家决定逐步放弃核电外,大多数国家仍然坚持认为核电是当前世界减轻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最现实可行的替代能源。

      来源:能源观察微信2014-11-10

      他们到2020要完全放弃核电,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60%,在电力里面可再生能源要占到80%。...日本也是在进行转型,因为福岛核电事故以后,日本大量发展太阳能和风能,实际上就是要替代核电

      来源:能源杂志微信2014-11-05

      福岛核事故之后,德国总理默克尔雷厉风行地宣布宣布德国全面放弃核电。当年,德国的煤炭消耗就止跌反弹,再度上扬。这对于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碳排放控制都是非常不利的消息。...公共事业中的电力消耗也开始从核电向可再生能源过度。电网水平的提高,让燃煤电厂所需要承担的负荷责任逐渐被其他情节能源替代。现在,德国政府已经开始考虑关闭燃煤电厂了。德国环保部部长纳?

      来源:金投能源2014-10-21

      意大利和瑞士先后宣布将全面放弃核电,德国预计在2022年关闭所有核电站。中国则和美国一样选择了观望。去年3月,中国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并对全国核电厂进行全检查,自此核电业的未来走向扑朔迷离。

      来源:金银岛2014-07-17

      当年6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德国将在2022年前关闭境内所有17座核电站,这意味着德国将成为日本福岛核危机后,首个宣布放弃核电的主要工业国家。中国核电建设受此影响进入发展低潮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07-09

      在德国决定放弃核电之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今年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在德国电力供应总量中所占比例为27%,政府希望到2025年将这一比例达到45%。

      来源:财新-无所不能2014-07-03

      在欧洲,德国主张放弃核电,而英国却主张发展核电,个中缘由值得推敲。一些专家认为,德国弃核主要是因为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治角力的结果,除此之外,我认为还有物理、地理的客观因素。

      来源:财新-无所不能2014-07-02

      德国正式宣布放弃核电后,新能源投资增长迅速,其中不乏以可再生能源合作社形式进行的私人投资。一场由公民投资、生产、消费的公民能源运动正在兴起。...2011年的福岛核危机加快了德国的弃核步伐和新能源转型战略的实施。德国政府期望,在2022年前关停所有核电站并将新能源比重提高至35%;在2050年,将新能源比例提高至80%。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06-10

      蒂姆叶奥:这的确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福岛核电事故爆发后,欧洲人反应强烈,德国直接放弃核电,但英国人对核电的支持几乎没有出现变化。...更有意思的是,英国极少数反对核电的人,都住在远离核电站的地方,而那些居住在核电站附近的人,反而支持核电,因为他们看到核电是清洁而安全的,同时创造了很多高薪的工作机会。

      来源:工控中国2014-05-06

      事实上,之前已宣布放弃核电的德国也正承受电价上涨之痛。更为讽刺的是,告别核电并未使德国的能源更加清洁,核电的空缺主要是由煤电,而非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填补。台湾地区面临的问题可能比德国更加严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04-28

      日本决定重启核电的消息近来备受关注,而当年另一个毅然弃核的国家德国,仍坚定地走在无核化的道路上。作为这几年填补核电空白的能源,煤炭成为了许多德国公共事业公司的首选。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于洋2014-04-24

      在这样的环境中,燃煤或燃气机组加上先进脱硫脱硝等设备也许和核电相比更具环境保护绩效。一旦弃核,能够替代核电的只能是水电和燃煤发电,而不是天然气发电或新能源;因此弃核不是好的环境政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