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微电网装置”相关结果929

      来源:电网头条2023-05-08

      示范工程由1套10千伏/630千伏安电力电子变压器、2套250千伏安柔性互济装置组成能量路由系统,满足了高比例分布式光伏低压配电网能量主动管理、多元负荷接入与平衡调控的需求。...2022年2月,国网福建电力在该村试点开展台区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示范工程建设。2022年11月,该公司在该村开始建设基于中压直挂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王银珠:分布式光储系统设计及经济性分析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3-04-25

      王银珠首先介绍了分布式光储系统典型应用,具体包括:光储柴、光储充、源网荷储、直流微电网。其次,王银珠以浙江和山东为例分析光储经济性问题。...尤其在消防安全方面,磷酸铁锂电池设备间内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装置、通风系统应采用防爆型、电池舱(柜)设置水喷淋、七氟丙烷、全氟己酮、细水雾、气溶胶等固定灭火设施、最小保护单元为电池模块,每个电池模块可单独配置灭火介质喷头以及设置全站消防给水系统

      一道陈铁军:一道新材BIPV光伏屋顶绿色与安全并行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3-04-25

      该屋顶实现定制的彩钢瓦与轻质组件一体化光伏集成,大大降低成本并提高屋顶寿命;针对现有屋顶后期加装光伏,一道新能采用自排水钢边框组件与快装夹具,使雨水可自动排掉,具有辅助清洁装置。...中跨距柔性高支架河道光伏方案、中跨距柔性高支架牧光互补方案、大跨距柔性高支架农光互补方案;关于城市光伏板块,包含轻质组件直贴式光伏屋顶方案、零碳服务区与城区停车场共享移动充电桩、零碳服务区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方案、风光储智能微电网零碳工厂方案等

      科普 | 什么是<mark>微电网</mark>?

      来源:亮报2023-04-21

      微电网既可以与公网并网运行,也可以独立运行,是能够实现自我运行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微电网内部分布式电源以清洁能源为主,或采取以能源综合利用为目标的发电形式。微电网包括五类装置

      来源:亮报2023-04-20

      其中,能量提供装置包括分布式光伏、风能、生物质、地热、波浪、燃油、燃气等发电微电源和电能转换并网装置,用能装置包括用电负荷、冷负荷、热负荷等,储能装置包括多种分布式储能本体、并网装置和电池管理系统等,控制保护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

      东方电子:2022年归母净利润4.38亿元 同比增长26.06%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3-04-19

      公司是全国最早进入配电领域的厂商之一,配电终端全国集招名列前茅;公司也是配电领域产业链最全的厂商之一,涵盖配网主站、配电终端、故障指示器、自动化测试设备、智能传感终端、一次设备及一二次融合装置。...,还将带来电源结构由可控的煤电装机主导,向强不确定性、弱可控处理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占主导转变;负荷特性由刚性、纯消费型,向柔性、生产与消费兼顾型转变;电网形态由单向逐级输电为主,向包括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微电网

      宁夏中卫能源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布局建设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来源:中卫市人民政府2023-04-12

      进行网络状态的全监测和用户信息的全采集,实现主动控制和优化调节,满足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储能系统、电动汽车等多元化用户的大量接入和互动需求。...全面深化配电自动化应用,加快老旧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提高配电网智能装置配置比例,发挥状态监测、故障快速定位、故障自动隔离和网络重构自愈的作用,降低故障影响范围,加快恢复供电,逐步实现配电网可观、可控、自愈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4-11

      原本间歇、波动的新能源出力在柔性交直流装置的“中和”下,负荷供出连续、平缓,需求侧用电体验不断提升。储能又蓄热 用能零碳化2月27日,倒春寒突然袭来,石嘴山地区气温骤降至零下。...交直流微电网 柔性智能管控3月22日,风和日丽。鹿传昆通过电脑登录微电网管理平台,实时查询微电网中光伏电站的发电数据、直流母线载荷,以及电锅炉、充电储能装置的运行工况。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4-06

      针对这一问题,2022年6月,国网福建电力在翔云镇翔云村、金安村试点建设台区组共享储能型微电网,为翔云台区5号、6号配电变压器和金安台区2号、4号配电变压器配置了一套储能供电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装置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3-13

      当年4月,泉州供电公司在翔云镇的翔云台区5号变、6号变和金安台区2号变、4号变4个配变建设台区共享储能型微电网,在每个台区配置一套pcs(储能供电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等先进装置组成储能子系统,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3-03-06

      随后,下方的装置将出租车的电池取下,移至一旁,再将新的电池安装好,整个过程不到2分钟。”工作人员介绍,驾驶员全程不用下车,很快就将电池换好了。...充电塔库湖北省内第一座实现直流快充功能的智能机械式大型充电综合体,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共计五层212个充电车位,内有44个60千瓦的直流快充和168个7千瓦的交流慢充,实现了与电网互动、互补的微电网充电系统

      江苏苏州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意见: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40万千瓦!

      来源: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03-03

      加强“以电为中心”的综合能源网络建设,加快发展新能源微电网、分布式能源微电网,构建以智能电网为基础,多种能源形态协同转化、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协调运行的能源互联网。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

      倒计时50天 CESC2023将在4月启幕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2-28

      相关产业链电池储能固态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镍氢电池,铅酸电池,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电池关键材料储能系统与工程虚拟电厂vpp,分布式储能系统,微电网,...储能电源、超级电容器、可再生燃料电池、液流电池等储能电器设备igbt、功率模组;储能逆变器pcs、储能电芯及pack、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储能消防设备(电池热管理、检测预警、火灾防控装置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2-15

      2022年4月,富阳区供电公司通过布点光纤设备,完成中恒电气公司微电网运行数据接入工作,实现富阳区供电公司调控主站端对微电网光伏电站的全景感知。...推进光伏发电电量就地消纳2月6日,在浙江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光伏电站里,富阳区供电公司员工徐毓安为企业运维人员讲解如何监测“光储充”一体化微电网的光伏发电、储能关键信号,帮助企业客户精细化管理新建的微电网

      来源:电网头条2023-02-15

      2022年4月,富阳区供电公司通过布点光纤设备,完成中恒电气公司微电网运行数据接入工作,实现富阳区供电公司调控主站端对微电网光伏电站的全景感知。...推进光伏发电电量就地消纳2月6日,在浙江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光伏电站里,富阳区供电公司员工徐毓安为企业运维人员讲解如何监测“光储充”一体化微电网的光伏发电、储能关键信号,帮助企业客户精细化管理新建的微电网

      浅谈储能技术现状和鄂尔多斯储能项目发展展望

      来源:鄂尔多斯市能源局2023-02-13

      锂离子电池在电子产品与电动汽车领域已有较多应用,循环寿命约为10000次,特定情况下库伦效率可接近100%,储能电池一般用于通信基站、电网、微电网等。...它的优势在于,既可以利用岩石洞穴、枯竭油气田作为气库,也可以用金属高压容器作为储气装置。从建设运营成本看,它与抽水蓄能电站度电成本非常接近;建设周期又明显短于抽蓄电站。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02-09

      与此同时,贵州电网公司在纳木村光伏台区投入的储能和构网装置也在调试,投运后,将提升纳木村电能质量,保证不间断供电,提升供电可靠性。...“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建立直采直控的数字化光伏台区,实现数字化光伏台区、光伏全额消纳和台区柔性互联微电网,努力构建清洁低碳的农村能源供给体系。”郝树青说道。

      来源:河南省发改委2023-02-02

      加快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退出落后或低效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装置,实施技术装备迭代升级改造,实现整体能效水平提升。...推动工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推进多能互补高效利用,提高终端用能的新能源电力比重。因地制宜推动秸秆、林业三剩物等生物质能利用,推动生物质锅炉替代燃煤锅炉作为供热热源。

      来源: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01-30

      加快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退出落后或低效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装置,实施技术装备迭代升级改造,实现整体能效水平提升。...推动工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推进多能互补高效利用,提高终端用能的新能源电力比重。因地制宜推动秸秆、林业三剩物等生物质能利用,推动生物质锅炉替代燃煤锅炉作为供热热源。

      来源:河南省发改委2023-01-30

      加快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退出落后或低效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装置,实施技术装备迭代升级改造,实现整体能效水平提升。...推动工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推进多能互补高效利用,提高终端用能的新能源电力比重。因地制宜推动秸秆、林业三剩物等生物质能利用,推动生物质锅炉替代燃煤锅炉作为供热热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