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新闻周刊”相关结果226
      治理多年 巢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形势为何依然严峻?

      来源:瞭望2017-08-17

      站在两条河的河口大桥上,《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入湖河流与湖体颜色区分明显。入湖口的湖面上漂浮的大量蓝藻向湖区蔓延,目力所及,湖面犹如被刷上了厚厚的绿漆。...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巢湖流域采访时发现,大量位于巢湖核心保护区的地产开发项目与湖争地,一大批谋划待建的开发项目将挤压环境容量,并势必抵消多年来之不易的治湖成果。

      来源:瞭望杂志2017-08-15

      在白鹤滩水电站主体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之际,围绕着项目的相关问题,卢纯接受了《瞭望》新闻周刊的专访。开创世界水电新纪元《瞭望》:白鹤滩水电站通过国家核准并全面进入大规模施工新阶段,有哪些重大意义?

      来源:瞭望2017-08-07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们看来,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山水林田湖浑然一体,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采访中,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牛凤瑞对《瞭望》新闻周刊表示,这一流域生态环境地位突出,环境问题必须置于优先位置。

      持续高温 臭氧污染也爆表!了解一下臭氧污染的危害与防控

      来源:瞭望2017-07-1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孙扬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平流层中的臭氧(o3),可以吸收太阳光照中的紫外线,是地球生物系统的“保护伞”。

      破解土壤污染治理难题

      来源:瞭望2017-06-1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周静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土壤污染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土壤污染知多少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扩散和稀释速度极慢,土壤一旦污染,将会“天长地久”。...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土壤地理学家赵其国在2009年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截至20世纪末,中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000万公顷(3.0亿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6,其中工业“三废”污染面积达

      来源:华商韬略2017-06-09

      在美国,《新闻周刊》称他为中国英雄;哈佛商学院将他和万向写进教材;财政部长鲍尔森请他吃饭,称赞无论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都夸奖和尊重万向,这很少见。

      来源:瞭望2017-06-02

      瞭望 | 全球气候治理或迎来3.0时代文丨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战略中心柴麒敏刊于《瞭望》新闻周刊2017年21期1992年里约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开启了美欧主导、南北分立的全球气候治理1.0...新闻链接: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新华社华盛顿6月1日电(记者林小春 陆佳飞)美国总统特朗普1日在白宫宣布,美国将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17-05-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17年作为《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各地方都面临考核。...2013年12月底,环保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11月大气污染专项督查情况。这是公开报道中可查到的、环保部最早的全国范围内的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督查工作。

      来源:瞭望2017-05-08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从湖南省有关部门了解到,湖南整治洞庭湖污染,财政出资用于污染企业改造,还曾一次性砍掉234家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厂。...《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今年在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四省采访发现,按照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思路,国家和地方对五大湖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很大。

      史上最大规模大气污染防治督查启动 环保部有权了治雾霾有戏了吗?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17-05-0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17年作为《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各地方都面临考核。...图|cfp从督查到督察,从查企到督政本文首发于2017年5月1日总第802期《中国新闻周刊》4月18日,28个督查组共督查450家企业,发现285家存在环境问题。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17-04-27

      河北省环境监察局三队队长戎立负责现场的紧急指挥,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河北省公安厅甚至因此组织了民间环保警察,对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运输环节、处置环节加强管理。...此前,他已经看过相关的新闻,但污染的程度显然比他想象中严重得多:渗坑距离公路接近两公里,黄土漫天,周围全是荒废的农田,只有远处能够看到一排杨树林,完全没有春天的样子;靠近土路的一个渗坑,寸草不生,岸边的泥土已经呈铁锈色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2017-04-14

      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实地走访了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北方)的核燃料生产一线。...《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已掌握世界上主要压水堆、重水堆等核燃料组件的生产制造技术,可全面满足我国核电发展和走出去需求。

      瞭望丨垃圾分类制度今年普遍推行 这些经验教训要吸取

      来源:瞭望2017-04-07

      延伸阅读:一图解读 | 垃圾分类 你准备好了吗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全文) 金色池塘小区物业经理陈波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该小区共有高层住宅23栋、住户近2200户。

      来源:《瞭望》2017-01-23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魏一鸣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中国资源集中的地方基本都远离负荷中心,当地市场难以消纳大量的电力资源,因而对跨区域输电、远距离输电等电网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清洁能源市场人士分析说,经济高涨时,一些地方不顾资源配置的供需平衡,盲目跟风风电、光伏等项目;经济下行时,基于利益关系,地方政府首保本省火电消纳,不顾甚至减压社会投资的可再生能源上网

      来源:中证网2017-01-19

      1月19日从工信部获悉,近期《瞭望》新闻周刊专访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苗圩表示,工信系统会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全局,全面实施中国制造

      来源:新华社2016-10-19

      新闻周刊》等媒体也陆续作出类似报道。...美联社援引起诉材料报道,其中一名记者是桑格,另一人是《新闻周刊》记者丹尼尔克莱德曼。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6-10-11

      华能获中国扶贫.企业贡献奖 9月27日,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首届中国扶贫论坛在甘肃省定西市举行。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获中国扶贫.企业贡献奖。

      来源:能源大咖2016-10-08

      《中国新闻周刊》曾报道,华能员工评价李小鹏在集团内为人随和,一贯行事低调。在华能期间,李小鹏极少接受媒体专访,网上与他有关的新闻,也以会见各省政府高层、商谈合作的内容居多。

      来源:暸望2016-08-19

      7月5日,在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找到了山东烟台莱州市的燕京啤酒莱州有限公司排污口,这处排污口位于渤海边一处湿地。...辽宁葫芦岛:五彩入海口触目惊心《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赴辽宁省葫芦岛市采访入海河流现状时发现,葫芦岛城区三条入海河流茨山河、连山河、五里河水质全部为劣ⅴ类。

      来源:中国固废网2016-08-11

      按照《中国新闻周刊》今年的采访报道,丹麦在垃圾焚烧方面一直走在前面。全国只有 4%~6%的垃圾被填埋,60%被回收再利用,35%左右进入焚烧厂转化为电力和热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