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正极材料企业”相关结果295
      宁德时代“811风波”带来的思考

      来源:电池中国2020-09-11

      在实地产业调研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电池企业正极材料企业,乃至车企,在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规划上,都有811这一技术路线,这也表明811电池是产业界认为实现更高能量密度、更高续航里程的重要途径,

      光伏竞价指标下发 “双积分”政策落地

      来源:华创电新研究2020-07-08

      宁德时代高镍811电池配套宝马ix3,外资一线车企高镍路线仍积极推进,看好国内高镍三元进展较快的正极材料企业。...此前一季度国内受疫情冲击,风电装机需求受到明显冲击,并网量同比下滑,整机企业的出货相对疲软。而随着3月以来国内疫情的逐步缓解,风电行业的供需格局明显好转。

      孚能/星恒/派能/博力威等32家锂电<mark>企业</mark>冲刺IPO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20-06-23

      (来源:微信公众号“起点锂电大数据” id:weixin-lddsj 作者:刘泽)分领域来看,冲刺ipo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设备和材料领域,其中设备企业有10家、正极材料企业有7家、其他材料企业有8家、锂电池企业

      来源:高工锂电网2020-06-19

      这表明,尽管欧洲未来动力电池产能持续扩充将对上游原材料产生强劲需求,但正极材料企业想要切入欧洲供应链,就必须保证其上游钴原料采购可持续和透明,进而对正极材料企业提供更高的要求。

      来源:高工锂电网2020-06-17

      与此同时,欧洲另一家大型正极材料企业巴斯夫也在推进其欧洲正极材料工厂建设项目。...优美科与巴斯夫同时段启动其欧洲正极材料扩充计划,目的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正极材料市场需求,以及为欧洲本土动力电池企业崛起构建本土供应链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6-17

      正极材料企业排队ipo今年5月,长远锂科作为国内三元正极材料一线企业,向上交所科创板提交了招股说明书。...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发展迅速,正极材料作为动力电池的核心材料,相关企业业绩得到大幅提升。据了解,正极材料主要包括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材料以及钴酸锂材料等。

      中国锂电<mark>材料</mark>市场“分野”与全球化“征途”

      来源:高工锂电2020-06-03

      具体来看,2019年国内正极材料top10企业市场占比为56%;负极材料top5企业市场占比为78.9%;隔膜top5企业市场占比为67.5%;电解液top5企业市场占比为70.3%。

      来源:高工锂电2020-06-01

      另一方面是,当前正极材料市场集中度日益提升,二三线正极材料企业生存压力不断增大,而头部企业通过募资加大研发、扩充产能、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来源:高工锂电2020-05-28

      整个2017年,碳酸锂企业正极材料企业、动力电池企业甚至是新能源车企、跨界上市公司,都在想方设法深入布局锂资源,澳矿、加拿大、刚果等全球锂资源几乎被瓜分殆尽。

      来源:电池中国2020-05-27

      其中上下游一体化企业占据了主要部分,产能达到28万吨,占比为53%;正极材料企业产能11.25万吨,占比为22%;聚焦前驱体的企业产能14.5万吨,占比为25%。

      来源:鑫椤锂电2020-05-26

      数据来源:鑫椤资讯 据鑫椤资讯了解,国内部分正极材料企业正在积极研发动力电池可用的高电压镍锰二元层状材料。...通过三元材料掺杂锰酸锂的方式,国内不少锂电正极材料中,钴金属的含量已经能够降低到3%以下,镍金属的含量也能控制在7%以下,极大程度实现了降本的目的。

      来源:高工锂电2020-05-26

      上述正极材料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产能扩充和订单增长,为华友钴业三元前驱体产销量持续增长提供了保障。...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和应对钴价下跌带来的不稳定性,近年来华友钴业在向下延伸产业链,并锁定锂电正极材料及三元前驱体。

      来源:高工锂电2020-03-20

      正极材料企业利润承压明显,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正极材料市场竞争的加剧,二三线不具备核心竞争力正极材料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

      2019中国锂电<mark>材料</mark>市场分析总结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20-03-16

      (2)碳酸锂、氢氧化锂等上游原材料随着产能释放以及终端需求带动不足,导致锂盐价格持续下行,进而导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价格下行;(3)受终端降本压力向上游传导影响,电池行业成本压力转嫁上游,导致上游正极材料企业降价销售

      海外需求激增 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升温

      来源:高工锂电2020-03-13

      去年9月,lg化学和优美科签署了采购12.5万吨三元正极材料的供货合同。 ski 2月,ski与韩国正极材料企业ecopro bm签订了一份为其4年的采购协议。

      来源:高工锂电2020-03-04

      03 ■目前,位于庆尚北道以及大邱市的韩国正极材料企业l&f、ecopro以及posco esm处于疫情重灾区,前两者作为lg化学和三星sdi重要正极材料供应商,正在面临疫情考验。

      1万吨!丰元股份拟募资不超4.5亿元 用于高镍三元<mark>材料</mark>等项目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0-02-28

      正极材料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2019年行业排名前十的正极材料企业市场占比为56%,虽然相比2018年增长3个百分点,但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0-02-25

      近日,ski与韩国正极材料企业ecopro bm签订了一份为期4年的采购协议,ecopro bm将在2023年12月底之前向ski供应价值2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1亿元)的正极材料

      电池业务巨额亏损 SKI去年净利润下滑96%

      来源:高工锂电2020-02-25

      ski与韩国正极材料企业ecopro bm签订了一份为其4年的采购协议,向ecopro bm采购价值161亿元的高镍正极材料;ski与嘉能可签署了为期六年的供货合同,将在2020年至2025年向嘉能可采购总计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0-02-10

      虽说2019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实现了逆势增长,但是不少正极材料企业业绩却都不甚理想。...但是,公司正极基础材料正极材料业务表现不佳,正极基础材料(选矿业务)相关产品市场价格下行,由此拖累公司业绩。这么看来,2019年涉及正极材料的业务行情确实不太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