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液态电解质”相关结果254
      中科院化物所研制出高比能全固态钠离子电池

      来源: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0-03-20

      传统的钠离子电池多采用液态电解质,容易出现漏液、燃烧等问题,而使用固态钠离子电解质取代易燃的有机液态电解液,可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2035年储能市场年收入将增长到5460亿美元

      来源:粉体网2020-03-13

      这一增长将由若干关键创新技术的商业化推动,包括固态电解质电池和液态电解质电池。...其他技术,如液态电池和钠硫电池可能会在更长放电持续时间的应用实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0-03-02

      而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有机液态电解液,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电池安全性问题,是电动汽车和规模化储能理想的化学电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表示,基于各国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比较,短期来看是液态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发展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炭负极,中长期将从液态电解质电池逐步过渡到全固态电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2-26

      陕西国际信托证券投资经理张世超说,固态电池用的不一定全都是固态电解质,有可能是固态和液态混合的,不同厂商的混合比例不同。...固态电池vs全固态电池混合固液是务实选择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公开表示,基于各国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比较,短期来看是液态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发展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炭负极,中长期将从液态电解质逐步过渡到全固态电池

      来源:DeepTech深科技2020-02-24

      而且,全固态电解质会比液态电解质更安全:因为液态电解质具有高挥发性,而这也是锂电池爆炸的根源。蜂窝状电极巧妙化解应力难题“全固态电池指的是没有任何的离子液体、胶体或液体成分在其中。”

      全固态电池太遥远?固液混合<mark>电解质</mark>体系可行吗?

      来源:新能源Leader2020-02-13

      在实际使用中,界面阻抗主要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金属锂/固态电解质界面,另一部分为固态电解质/液态电解质部分。...理论上通过加入液态电解质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但是之前对于固态/液态电解质界面稳定性的研究多数采用的是la0.55li0.35tio3和li1+xalxge2-x(po4)3固态电解质,但是这两类固态电解质在金属锂表面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

      来源:能见Eknower2020-01-03

      所以市面上常说的“固态电池”和“固态锂离子电池”准确地说应该统称为“准固态电池”,要么是固态电解质液态电解质相混合,要么是电芯是固态和液态相混合的,具体的比例各家不同。

      来源:福布斯中国2019-12-12

      一家零排放重型卡车制造商正在研究氢电池; 另一家电池技术公司生产固态电池,抛弃了液态电解质; 另一家公司正在用石墨烯制造电池,以降低成本并制造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可以在5到15分钟内充满电。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9-12-05

      “锂离子电池易燃主要和电解液有关。”陈人杰表示,现在电池的制造工艺、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等已有了很大提升,但依然使用液态电解质,未来可以通过研发固态的电解质体系提升电池的安全性。

      来源:建约车评2019-11-21

      液态电解质在承载超过4-5伏的时候,电解液就会氧化分解,电池不稳定并有安全风险,而固态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窗口可达5伏以上。这至少意味着两件事:1、可以做大电芯;2、可以改变现有的正负极材料体系。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19-11-20

      固态锂电池分类主要是分为液态、凝胶态,混合固液电解质,全固态,可以看到从液态到凝胶到混合电解质到全固态,液态含量是从25%逐步降到没有任何液态残留。

      来源:电池联盟2019-10-29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常温电导率非常高,与液态电解质接近,加工性能较好,但是在大气环境中不稳定,容易与其中的水分生产剧毒的h2s气体,因此整个加工过程需要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生产成本较高。

      固态电池或将被列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工程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9-10-21

      因现有锂电池含有易燃的液态电解质,很难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固态电池采用具有离子导电能力的固态电解质全部或部分替代电解液,有利于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10-16

      同时,由于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中的隔膜和电解液占用较大,且液态电解质在高温下会产生氧化分解、产生气体、发生燃烧等安全问题,所以,目前既能达到高能量密度又能兼容高安全性的固态电池正逐渐成为动力电池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来源:电池联盟2019-10-14

      其实事故频发的很大原因是电池内部使用了液态电解质。专家认为,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液,是能够提升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这是真实的固态电池吗?

      来源:NE时代2019-09-19

      固态与液态固态电池是液态电池的一种延伸,一种补救方案。初期,它可以沿用液态的正负极材料和供应链,减少商业化道路上成本的额外增加项。在此基础上固态电解质或混合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质,强化安全性。

      拨开迷雾看国内固态电池

      来源:NE时代2019-09-11

      目前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或混合固液电解质来代替液态电解质,同时沿着液态电池的正负极材料路线做改进,寻找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平衡点。

      固态电池即将商业化?还早着呢

      来源:第一电动2019-09-09

      传统液态电解质与正、负极的接触方式为液态与固态接触,界面润湿性良好,界面间不会产生大的阻抗,而固态电解质与正负极之间以固态与固态界面的方式接触,接触面积小,与极片的接触紧密性较差,界面阻抗较高。

      频繁起火:电动汽车的阿喀琉斯之踵

      来源:新能源法研社2019-09-06

      未来,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用不可燃的固态电解质替代可燃性的有机液态电解质,将大幅度的提升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实现能量与密度的双重提升,或许将是解决目前电动汽车起火的关键。

      来源:工人日报2019-09-06

      用固态电解质替换传统锂离子电池中的有机液态电解质可以极大缓解安全问题,且有望突破能量密度的“玻璃天花板”。...当前主流锂电池使用液态电解质,存在起火等安全隐患,且特定体积内能够储存的能量有限,但能解决这些问题的下一代固态锂电池仍存在很多尚未攻克的难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