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近零排放”相关结果1937
      元琛科技:打造环保“生态圈” 捅破行业“天花板”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6-20

      现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国产的部分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用过后能够达到近零排放,而且大大降低了客户的成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产替代。”...到2014年,元琛科技建起脱硝催化剂生产线,承接了多个大型火电超低排放项目。

      来源:知领2023-06-12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可以实现化石能源利用近零排放,促进钢铁、水泥等难减排行业的深度减排,而且在碳约束条件下,可以增强电力系统灵活性、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抵消难减排的二氧化碳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来源:中核集团2023-05-31

      坚持安全第一、创新驱动和战略协作,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和运行好田湾核电7、8号机组以及已经建成投产的田湾核电1-6号机组,致力将田湾核电站打造成为全球核能合作典范;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的核能综合利用,为我国建立近零排放能源体系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5-30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随钻成像测井仪器及井地数据传输系统(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集成电路用12英寸高纯钴靶材及阳极(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低温法烟气污染物近零排放控制技术(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

      助力新能源电池技术发展 戈尔过滤技术实现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超洁净生产

      来源:戈尔2023-05-23

      作为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超洁净生产和近零排放的技术引领者,未来戈尔还将继续贯彻“你我携手,更美生活”的发展理念,持续优化材料工艺技术,助力新能源电池技术的稳步快速发展。...更高的过滤精度使含尘气体经过戈尔滤料后排放量接近于0。

      来源:新华网2023-05-19

      环保迁建中,重庆电厂注重环保和技术双提升,采用国内领先的“近零排放”烟气处理方案,实现大气污染物的超低排放。据悉,除重庆电厂外,今夏重庆电网还将投产永川港桥热电机组,以及多座新能源场站和新型储能项目。

      推动污泥干化废水治理 加快绿色建设“进度条”!

      来源:达泽环保2023-05-18

      我司自主研发的「有机废水近零排放装置」,主体工艺采用“预处理+二级ao+高压膜法高倍浓缩”,创造性地针对有机废水中cod、nh3-n、tp、重金属、油类等典型污染物质的处理特性,最终可实现废水(~908%...所谓的污泥干化废水是指污泥在干化处理过程中蒸馏出来产生的冷凝水,这些水是不能直接排放的,也是需要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3-05-15

      预计未来的新型能源体系在物理形态上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新型电力系统,电能成为主要终端用能,绿电比重实现大幅提升;其次是新的二次能源系统,在难以电气化的领域和环节,以氢能、甲醇等二次能源为载体;再就是必要的化石能源系统,尽量通过ccus等技术实现碳或近零排放

      鄂尔多斯市将落实7.05亿吨煤炭中长期合同任务

      来源: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2023-05-15

      新建先进煤电推行机组全负荷超低排放,大气污染物和生产废水在满足超低排放标准基础上,力争实现近零排放。煤电机组灰渣和石膏等固废实现100%综合利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04

      生物质资源则要走燃料化、市场化的路线,让其能够迅速燃烧并实现近零排放,同时打通生物质商品化供能网络,让其真正走入市场。”...●问题逐渐显露“农村建筑领域每年排放总量约4亿吨,占建筑运行排放的20%、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3-04-28

      相比于传统的纯水制氢技术,废水制氢设备耦合了多种电催化技术,可以采用直接电解废水低成本获得氢气,同时具有更高效、更低成本降污的能力,可实现废水的近零排放和废水资源化能源化利用,这也标志着绿氢制取多元化取得成功

      来源:新华社2023-04-26

      “我们通过煤炭、石油、天然气之间的碳氢互补和污水的近零排放,较传统煤化工耗水降低70%,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废渣的排放较传统煤化工降低60.38%、59%和61%,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色低碳的新发展理念。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4-18

      2030年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实现完全脱钩,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碳排放脱钩程度逐渐加强,低碳和近零排放的相关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经济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4-14

      整个供能区域的清洁能源比例达100%,可再生能源比例超过40%,可实现固体废弃物、烟尘和二氧化硫的近零排放。张玉清也在会上指出:“要不断扩大天然气的利用,包括城市燃气、交通...生物质能是重要的碳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广泛、供应稳定、可再生、转化简便等优势。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促进生物质能与分布式能源技术结合,有助于实现能源消费清洁低碳、全面绿色转型的发展目标。

      “减污降碳”时代 垃圾焚烧发电厂“高效脱硝”突围在即!

      来源:戈尔创新方案2023-04-13

      戈尔eptfe薄膜可高效拦截固体颗粒物,达到“近零排放”,既保护了催化剂,同时避免粉尘对催化剂的冲刷以及重金属干扰,相较于传统scr催化剂而言,戈尔催化脱硝滤袋寿命更为长久。...氮氧化物(nox)作为构成酸雨及光化学烟雾的元凶,其排放量增加不仅对环境、生态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也对双碳进程产生严峻阻碍。因此,控制氮氧化物(nox)排放是当下企业面临的要务之一。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4-10

      目前在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常规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等方面,我国已取得一些技术突破,但如何进一步实现近零排放保障“双碳”目标的实现仍需通过技术创新来确保。...油气的开采和炼化过程高耗能、高排放,如何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甚至实现近零排放也是油气行业面临的问题,比如目前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就在石油开采领域得到了关注,相关技术研发将极大提升油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来源:中冶长天CIE2023-04-04

      工程建设将遵循“高效、低耗、优质、长寿、清洁”的设计理念和原则,通过采用烧结机高效密封及微负压控制、新型转臂式环冷机、厚料层烧结、智慧烧结、环冷机热废气梯级利用和近零排放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和装备,为新余钢铁打造全球最大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3-22

      葛世荣解释说,煤炭从固态能源转化为气态能源,用来发电就是超低排放的天然气发电;而气化腔内留存的二氧化碳,可制甲醇再制氢气。整个过程是一个近零排放的制甲醇、制氢的工艺流程。...“现在一些燃煤发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指标比天然气发电厂还低,说明清洁发电技术已经成熟。但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点,在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葛世荣说。

      来源:中国能建2023-02-28

      潘集电厂使用了华东院研发的第三代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并通过多污染物协同集成治理,灰渣100%综合利用,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控制低于天然气发电标准,电厂实现“近零排放”,成为了名副其实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2-27

      王国法表示,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借助碳捕集与封存等技术,目前已有燃煤电厂实现近零排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