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需求响应资源”相关结果388

      来源:电价研究前沿2023-05-08

      (5)用户缺乏金融资源,融资难度大、成本高。(6)用户参与需求响应会增加运营成本,如设备维护、专业人员等方面成本的增加。(7)用户投资需求响应项目的成本回收期太长。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4-25

      尽管如此,在人口多、需求响应资源有限的地区,由于需求响应资源不足以削减全部尖峰负荷,采用实施需求响应+配置储能的组合优化方式,成本仍大幅低于传统“满足”方式。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3-04-24

      其中深挖电力负荷侧灵活性的具体措施如下:整合负荷侧需求响应资源。...将微电网、分布式智能电网、虚拟电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用户侧源网荷储一体化聚合等纳入需求响应范围,推动可中断负荷、可控负荷参与稳定控制。完善负荷控制手段。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3-04-24

      整合负荷侧需求响应资源。将微电网、分布式智能电网、虚拟电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用户侧源网荷储一体化聚合等纳入需求响应范围,推动可中断负荷、可控负荷参与稳定控制。完善负荷控制手段。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3-04-10

      负荷聚集商聚合各类电力用户需求响应资源,参与市场化需求响应。电力用户分为市场化交易用户和非市场化交易用户,市场化交易用户分为批发用户和零售用户。...负荷聚集商聚合的单个虚拟电厂响应能力不低于0.1万千瓦,单个需求响应资源响应能力不低于0.01万千瓦,响应时长均不低于 1小时。结算方面,需求响应结算采用日清月结的方式,每月8日前完成结算。

      来源:贵州省能源局2023-04-10

      市场主体申报信息包括:1.参与响应日的需求响应资源组合。2.响应容量。负荷聚集商响应容量为组合中各需求响应资源响应容量之和,单位为万千瓦。

      来源:安徽省能源局2023-03-31

      下一步,省能源局将与省电力公司密切联动,进一步优化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机制,充分挖掘需求响应资源潜力,提升负荷管理技术能力,为保障电力供需平衡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夯实基础。

      理顺电力市场与<mark>需求响应</mark>的两个逻辑关系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03-28

      )》(发改运行规〔2017〕1690号,以下简称1690号文),提出“各地应扩大需求响应试点实施范围,结合电力市场建设的推进,推动将需求响应资源纳入电力市场。...这种关系状态既不符合1690号文提出的“推动将需求响应资源纳入电力市场”的要求,也不利于电力保供整体工作的运行。

      来源: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2023-03-13

      ;出台电力需求响应资金保障和财政、税收、信贷等金融政策支持;加快培育多样化经营主体;明确需求响应资源及其聚合商经营主体地位,加快建立健全与现货市场协同运行的需求响应机制;突出市场化优先原则,坚持“中长期为基础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2-16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结构调整,电力需求响应资源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和充实。...电力需求响应资源作为重要的灵活调节资源,可以在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提升全社会能效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我国须加快畅通能源供需衔接,实现更高水平的能源供需适配。

      深圳市发改委公开征求《虚拟电厂终端授信及安全加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

      来源:深圳市发改委2023-01-17

      因此必须尽快挖掘需求响应资源,利用虚拟电厂等新型技术对负荷资源进行聚合和调控,实现负荷侧海量灵活可调节资源与电网友好互动,近期实现减少峰谷差,满足高峰负荷需求,远期解决新型电力系统清洁能源消纳问题。

      深圳市发改委公开征求《分布式光伏接入虚拟电厂管理云平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

      来源:深圳市发改委2023-01-17

      因此必须尽快挖掘需求响应资源,利用虚拟电厂等新型技术对负荷资源进行聚合和调控,实现负荷侧海量灵活可调节资源与电网友好互动解决新型电力系统清洁能源消纳问题。

      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全面替代传统能源汽车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发布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3-01-09

      积极培育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负荷聚合服务、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贴近终端用户的新业态新模式,整合分散需求响应资源,打造具备实时可观、可测、可控能力的需求响应系统平台与控制终端参与电网调度运行,提升用户侧灵活调节能力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1-06

      在约时响应基础上,2022年12月初,国网安徽电力还综合考虑全省供需特性、缺口规模、技术条件等因素,结合电力需求响应资源池收支情况,开展实时电力需求响应经济性、可行性论证与规划,编制了关于实时需求响应资源拓展的研究报告

      来源:贵州省能源局2023-01-04

      加强电力需求响应能力建设,整合分散需求响应资源,引导用户优化储用电模式,高比例释放居民、一般工商业用电负荷的弹性。...开展工业可调节负荷、楼宇空调负荷、大数据中心负荷、用户侧储能、新能源汽车与电网(v2g)能量互动等各类资源聚合的虚拟电厂示范。力争到2025年,电力需求响应能力达到最大负荷的3%以上。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12-13

      等创新模式升级发展,通过储能系统、能源管理平台、v2g充电桩等设备及平台,并以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为主要形式的城市分布式储能设施,积极参与到电力系统运行与电力市场交易中,通过谷电储能、峰值售电等形式聚合需求响应资源并参与需求响应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12-02

      今年,国网陕西电力建成并上线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贯通“省-市-县-客户”多级业务及负荷管理实时数据,实现全省349万千瓦需求响应资源和1199万负荷管理资源全部实时监测。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2-11-18

      以往的电力需求响应往往是根据电力资源进行响应,而在“双碳”目标下,需求响应则不得不协同开展碳排放的需求响应,应根据碳约束条件进行碳排放响应,达到电、碳双平衡的效果。

      山西:深化输配电价改革 积极推进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

      来源:山西省能源局2022-09-28

      整合分散需求响应资源,拓宽电力需求响应实施范围,支持用户侧储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分布式发电等用户侧可调节资源,以及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运营商、综合能源服务商等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系统运行调节。

      用好每一度电|各省接连成立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将做什么?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2-09-26

      加强电力需求响应能力建设,整合分散需求响应资源,引导用户优化储用电模式,高比例释放居民、一般工商业用电负荷的弹性。...业内人士认为,通过需求响应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其成本远低于抽蓄等其他灵活性资源,在推动电力系统灵活性的过程中,需引起高度重视。“十四五”期间,应努力实现需求响应的规模化和常态化运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