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LNG需求”相关结果2778

      来源:山东发布2024-07-17

      全力打造千万吨级沿海lng接卸基地,烟台龙口等3个lng接收站开工建设,青岛董家口二、三期扩建工程建成投运,沿海lng接收能力由600万吨提升至1100万吨。...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站稳群众立场,满足用能需求。一是扎实推进清洁取暖工作。整合释放大型高效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潜力,积极发展跨区域长距离供热技术,推广泰热入济、聊热入济模式。

      来源:浙江能源2024-07-16

      浙能天然气集团将继续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紧贴市场需求变化,发挥天然气贸易平台功能,推动煤制气稳产满产,提升lng接收站处理效率,强化城镇燃气管网保供和应急能力,以实际行动扛起保供重任。...眼下正值“迎峰度夏”关键时期,全省用气需求处于高位。

      世界液化天然气贸易:美国是最大出口国、中国是最大进口国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4-07-15

      国际液化天然气进口商集团(giignl)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液化天然气(lng)贸易增长3.1%,平均每天529亿立方英尺,比2022年增加了16亿立方英尺/天。...去年,进出口能力的扩大和天然气需求的增加推动了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的增长。

      烟台、北极星电力网、东方电子三方携手,助推虚拟电厂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7-15

      未来,虚拟电厂应更加注重与电力市场的协同发展、需求侧资源的规模化发展,探索可持续、多方受益的商业模式,才能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双碳”目标达成,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如今,烟台市的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已走在全国前列——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全面建成了核、风、光、氢、储、lng协同发展的新能源体系,而虚拟电厂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双碳战略目标实施的重要创新,正在逐渐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和电力行业发展的突出力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7-15

      以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破解“用能大省、资源小省”困局习近平同志2002年刚到浙江工作时,浙江的能源问题突出,全省电力只能满足需求的2/3左右,用电缺口巨大,煤炭供应常常得不到保障,天然气也刚刚从零起步。...,目前,浙江正积极建设推进三澳核电一期、三门核电二期等一批关键电源项目,甘电入浙±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一批重大电力基础设施项目,青田抽水蓄能电站、江山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浙江lng

      来源:苏电牛思2024-07-10

      随着近年来岛上落户的企业越来越多,原先20千伏电压等级的供电方式已不能满足用电需求。为护航小岛发展,110千伏阳光岛变电站应运而生。...而在中石油lng接卸站之外,国信、协鑫、华润3个接收站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全部建成后,洋口港lng年接卸量预计突破2200万吨,成为我国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的重要交汇点。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7-08

      lng需求增长,导致短期备用供应持续短缺。...中金公司也认为,2024年,中国对lng增量需求可能有限,天然气需求增速或在5%—6%,国产气增产及进口管道气增加足以覆盖需求增长。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4-07-08

      能源供应由对资源的依赖逐步转移到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在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为趋势。...积极申报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力争实现突破;他们始终坚持绿色低碳,不断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势,在现有风电装机容量241.5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7.3万千瓦,年可提供90亿度绿电,规划风电存量1045万千瓦,冷能方面国家级lng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2024-07-04

      支持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推进“风光核气(储)一体化”多能互补发展,推进核电、海上风电、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研究建设惠州lng接收站储罐扩建项目。...加强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建设,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加强储运设施与油气管网建设,提高油气集约输送能力。支持惠州深化与国际能源企业合作,强化生产性原料保供及能源进出口能力,建设国际石化及油品储运交易基地。

      广州燃气集团单日接气量首破2000万立方米

      来源:广州发展2024-07-04

      最终,当天管网接收气量突破2000万立方米,刷新了历史记录,顺利度过用气高峰期,保障了电厂用户和民生用气需求,收获了今年迎峰度夏保供气的实战成果!...连日来,广州持续高温,下游电厂气电机组用气量大幅攀升,其中粤电花都电厂、恒运电厂、金珠电厂等调峰机组需顶峰发电,调峰机组用气高峰与城燃用气高峰高度重合,供气需求量较大。

      来源: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2024-07-02

      油气企业强化上中下游密切协同,做好资源开采储运,稳步推进油气管网、lng接收站、储备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天然气、成品油市场分析研判,确保油气供应平稳。四是加强值班值守,强化政企联动。...受大陆暖高压脊影响,山东近期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电力负荷、电煤需求增长明显,天然气供需呈现“淡季不淡”特点,成品油供应量企稳回升。

      全球能源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24年6月)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4-07-01

      国际天然气市场:6月,虽然美国天然气日产量呈现回归态势,但挪威nyhamna天然气加工厂意外检修,澳大利亚lng项目意外停产,供应端问题频现,使得全球天然气供应呈现紧平衡态势,国际天然气市场价格高位震荡...截至6月27日,美国henry hub天然气主力合约收于2.6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月环比下降5.28%;ttf天然气期货主力合约收于34.565欧元/兆瓦时,月环比上涨3.07%;普氏日韩lng(jkm

      来源:国家管网2024-06-28

      北海lng接收站5月接收lng船6艘,累计供应天然气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超80%。提量增输解决高峰用气需求。...5月底,深圳lng接收站5台卸料臂安装就位,每年可满足600万吨接卸需求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4-06-27

      关于此次制裁措施的影响,业内分析指出,当前欧洲对全球天然气供应的依赖日益加深,近期受亚洲市场需求旺盛及价格水平较高的影响,全球lng市场供应量逐步向亚洲市场转移;此外...业内分析指出,当前欧洲对全球天然气供应的依赖日益加深,近期受亚洲市场需求旺盛及价格水平较高的影响,全球lng市场供应量逐步向亚洲市场转移;此外,俄乌冲突及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参与者对欧洲天然气稳定供应的担忧情绪

      运达智储助推深远海风电产业挺进新赛道

      来源:运达股份2024-06-25

      当前,全球航运业对绿色燃料需求越来越强,相较氢能更为安全的甲醇步入运达视野。据悉,在全球各类替代燃料船舶订单中,甲醇已超过lng成为替代燃料船舶的首选。...针对当下面临的发展瓶颈,运达智储联合风力场站功能建设,提出“构建一体化深海能源岛作为能源提供中心,融合多场景智能储能电站功能需求,打造深远海能源智能补给站”的前瞻畅想,为海上风电未来形态的布局提供解题思路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4):第四章 天然气行业发展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4-06-20

      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回升向好,商业服务业景气度快速提升,工业生产逐步恢复,带动商服、工业、交通、发电等用气需求增长,同时国际气价下行带动国内lng市场价下降,天然气经济性改善,叠加水电不及预期,气电补位需求增长

      来源:中国石油报2024-06-20

      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和能源利用政策的倡导,以及“油改汽”降低公路运输成本的迫切需要,进入云南的省内外大型载客lng汽车和lng重型载重货车对lng需求增加。

      202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形势研判及相关建议

      来源:中国能源观察2024-06-18

      天然气总进口量1656亿立方米,其中管道气进口量增长至671亿立方米,lng进口量持续增加,全年天然气总供应量约398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5%(图3)。...受2019—2020年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影响,全球lng项目投资缩减且多个项目投产延迟,2023年全球天然气液化产能增量跌至近年低位,为640万吨/年。2.我国天然气产量稳步提升,消费恢复正增长。

      来源:电联新媒2024-06-17

      业内专家指出,上游天然气和下游电之间存在一定冲突,天然气资源的计划性与电力市场的灵活性之间的矛盾,可能导致出现燃气机组缺气非停,或lng接收站高罐位风险。...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对支撑和调节电源需求提升,气电凭借启停灵活、响应速度快、调节范围广、可靠性高等特点,在电力系统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来源: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6-17

      要加强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煤电支撑性电源项目及配套介入工程按期合规投产,提升储能电站顶峰出力、调剂余缺的能力水平,推进煤炭中转储备基地和lng接收站建设,完善油气长输管网布局,持续增强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许昆林强调,要以底线思维抓牢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顶格落实煤炭应急储备和兜底保障资源,积极组织顶峰发电用气资源,全力提升高峰时段区外来电量,各类机组做到应发尽发稳发满发,科学有序实施需求侧管理,切实以能源电力保供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