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科学院院士”相关结果2133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9-08-12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吴忠帅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在微型储能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应邀在《先进材料》上发表题为《面向平面化微型电池和微型超级电容器的道路:从二维到三维的器件构型》

      分频输电技术:改善交流线路输送能力和特性

      来源:智见能源2019-08-07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锡凡教授指出:分频输电可望成为我国远距离水电交流输送方式的又一有效选择。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9-08-06

      1958年,可可托海矿务局开始进入长期的秘密生产状态,先后有数以万计的建设者来到可可托海小镇,矿区的地质、采矿、选矿、水文、电力等领域涌现出一批科技带头人,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来源:央视网2019-08-05

      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明高:比如说电动汽车最核心的技术当然就是电池,60%以上的技术都在电池上。锂离子电池十年来,比能量从100瓦时每公斤,升高到300瓦时每公斤。

      来源:北京日报2019-08-02

      为了支撑张家口市氢能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已在该市成立了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研究院,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作为该院首席科学家,欧阳明介绍,氢能与电一样,是未来在可再生能源背景下的两个主要能源载体之一。

      来源:中国科学院2019-08-01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现将初步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日前,中国科学院公布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涉及大气科学、环境科学领域专家。

      电力行业曹一家、王秋良入选!2019年中国<mark>科学院</mark><mark>院士</mark>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8-01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日前,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曹一家、王秋良入选!关于公布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的公告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9-07-30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中国工程院院士韩英铎出席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科院院长郭剑波主持论坛。...泛在电力物联网大有可为,助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韩英铎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力建设成绩巨大,发电容量和规模都已居世界第一位。

      来源:中新经纬2019-07-29

      据了解,马丁格林教授于1948年出生,澳大利亚人,现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是世界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权威代表性人物。...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在瑞士的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由michael graetzel领导的团队开发了abx3结构中具有三个或四个不同“a”阳离子。

      来源:光伏测试网2019-07-29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大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德仁称该实验室目前已经攻克了‘铸造单晶’这一困扰整个光伏行业多年的技术难题。...铸锭单晶技术的出现,按照浙江大学的杨德仁院士的观点,“单晶的效率,多晶的成本。”因此,相对于直拉单晶技术,铸锭单晶相当于一位跳远选手,跳出了和跳高一样的高度;也就是说,

      这场国家海上风电顶级学术盛宴在京隆重举行!

      来源:中国海装2019-07-22

      会议现场图片授聘仪式杜刚先生为中国工程院刘吉臻院士、中国工程院周绪红院士、中国科学院陈维江院士颁发聘任证书工程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吉臻先生为各位委员颁发聘书思想盛宴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王满昌先生作工程中心运行报告

      来源:南方电网报2019-07-22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徐宗本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把创新中心作为云南电网公司科技创新主阵地,聚焦能源科技发展前沿热点,以先进科学技术支撑智慧能源电网建设,以价值导向助推云南电网公司人才升级。

      砥砺十载 初心如故 创新驱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 ——记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十年发展历程

      来源:中国海装2019-07-18

      h171-5mw机组自诞生以来还创下了三年三上央视的纪录,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这是工程中心技术成果转化在行业大考中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7-17

      绕不开的储运环节 现有方式各存利弊以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为例,应用瓶颈“不在两头,在中间”——日前在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这样强调。所谓“中间”,是指氢能储运和加注的环节。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7-17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真正意义上的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现在仍不成熟。“就目前的发展来说,全固态锂电池仍然是‘又悬又远’,能否真正做成,现在还看不清。”...固态锂电池研发“老兵”记者了解到,由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团队创建的清陶新能源是国内较早开展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研发的团队之一,早在2002年便开始研发固态锂电池。

      来源:科学网2019-07-16

      日前,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叶轩立、中国科学院院士曹镛以及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教授christoph j. brabec等人的联合团队,开发了一种快速薄膜光学计算模型,并据此模拟了涵盖几乎所有可能的数千万个薄膜结构模型

      远景集团:如何保障电动汽车电池的极致安全

      来源:高工锂电2019-07-16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教授表示,长期来看,安全既是影响电动汽车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市场竞争和品牌塑造的一个主旋律。新一代电动汽车不是靠动力性,而是要靠安全性。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9-07-16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衣宝廉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天然气与氢有一定相似性,均易燃易爆,密度也均小于空气,运行模式也是高压气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7-16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日前召开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论坛上再次重申,车载储氢与车下运氢、氢能加注已经成为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应用瓶颈。...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坦言:“氢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广阔,低压合金储氢技术来得正是时候。”

      来源:汽车之家2019-07-11

      7月8日,全球首座低压加氢站(非商业运营)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揭幕,现场展示了低压储氢技术关键部件、加氢全过程以及车辆运行情况,吸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志磊、中国科学院院士都有为三大院士驻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