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排污罚款”相关结果1053

      来源:南方报网—南方日报2013-05-24

      来自佛山市环保局的统计数据则显示,近年来佛山共立案查处企业违法排污案达2933宗,罚款金额8407万元。近3000宗不道德的排污行为,在朱斌眼前堆起了一座金矿。...朱斌没有提到的另一个促其成功的机遇是,全国自上而下的环保违法成本普遍很低,以佛山统计数据计算,2933宗违法的总罚金仅为8407万元,平均每宗罚款仅为2.8万元。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3-05-24

      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邓飞认为,要根本治理污染需双管齐下,一是要加大经济刑事责任追究,让企业不敢排污;二是要帮助企业污水处理,让企业不排污。污染到底有多重?...此次检查中,对88家企业处以罚款,总额达613万余元,但平均每家企业的罚款不足7万元。皮鞭高高举起又轻轻落下,这样挠痒痒式的惩罚真能产生震慑作用吗?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5-14

      很多地方政府笃行发展是硬道理,如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和创造税收,在背后支持企业排污的话,环保执法常常会陷入排污-查处-罚款-继续排污-继续查处-继续罚款-再继续排污的怪圈轮回,使一些企业形成了宁可受罚,也不愿治污的行为习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5-10

      前述环保部官员对本报介绍,同时,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5省(市)将分别公开利用渗坑、渗井排污的环境违法企业名单和有关信息,请全社会监督查处和治理情况。...不过,613万余元落实到88家企业平均每家罚款不到7万元,无论从环境修复成本还是从违法成本的角度看似乎都有偏低之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5-07

      2011年10月19日,刘成义来到北京向环保部举报神华违规排污。2013年1月15日,环保部下发神华包头煤化工公司未完成环评,责令停产并罚款10万元的通知。...原因是,他们认为迄今该公司仍在往黄河排污,目前渔场的鱼仍有腐蚀的味道。 记者了解到,往黄河排污的远远不只是神华,当地包钢、包铝也往黄河排污

      来源:中国煤炭报2013-03-04

      据媒体报道,排污企业因违反排污法规而被罚款的最高金额是20万元。...此外,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燃煤火电厂排污的违法成本远低于守法成本。最近,大唐、国电及漳泽电力等多家发电企业的山西分公司因未完成2012年度脱硝工程建设任务,上了环评黑名单。

      来源:中国证券报2012-11-19

      同时,利用税收、补贴、罚款、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等,建立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激励机制和政策环境,并建立节能环保融资绿色通道,实施鼓励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出口的贸易政策。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9-05

      记者注意到,上述修改内容最大的亮点就是进一步明确了排污单位的责任,完善了排污制度,这也意味着未来国家对排污单位的管理更加严格。...草案规定,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并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来源:中国电力2009-01-21

      2007年度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或运行不力的4个城市,实施了区域限批;针对脱硫设施未按要求建成投运的3个电力集团,实施了集团限批;针对脱硫设施不正常运行的7家电厂,在全额追缴排污费的基础上扣减电价并处以5倍罚款...同时,狠抓已投运的3亿多千瓦燃煤电厂脱硫机组、1300多座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和6000多家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国家与省联网工作,制定并严格执行重要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监督管理办法,对违法违规排污和污染治理设施建成而不运行的

      2006-11-02

      2005年7月,榆林市环保局向其下达了限期改正法律文书,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5万元。...2005年12月5日,执法人员再次检查该厂排污情况时,发现生产废水不仅直接外排,而且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石油类污染物,经化验超标11倍。榆林市环保局又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并责令改正违法行为。   

      2006-06-06

      达树海介绍说,有的电厂算了一笔账,一年罚款1000万元,10年不过1个亿元,而电厂上一套脱硫设备就得上亿,再加上一年的设备运行费用,大大超过排污受到的处罚。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2007-05-24

      而公众想了解这些污染严重企业的排污情况,往往被回答说是“商业机密”。公开这些企业的环境信息,就是要通过舆论的力量去规范企业环境行为,加强公众对企业的社会监督。...潘岳表示,为保证环境信息公开的规定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对污染严重的企业不公布或者未按规定要求公布污染物排放情况的,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处十万元以下罚款,并代为公布。

      来源:北京青年报2007-04-28

      同时,强制超标、超总量排污的企业公开四大类环境信息,并且不得以保守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公开。此外,还鼓励一般污染企业自愿公开环境信息。   ...对于不按照规定公开环境信息的行为,环保部门将被追究责任,企业将被罚款;公众认为环保部门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