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气候变化问题”相关结果9193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11

      针对我国在低碳转型政策和行动上的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建议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对外沟通交流,支持智库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研究,支持和鼓励国际媒体、专家学者、年轻人实地见证中国转型成效,积极利用国际网络媒体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已成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由于新能源快速发展及其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新能源消纳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这也为储能行业发展提供了契机。新型储能相比机械储能、抽水蓄能等更加灵活,适用的环境、场景更加广泛,因此未来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来源: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2024-03-07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已成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由于新能源快速发展及其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新能源消纳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这也为储能行业发展提供了契机。新型储能相比机械储能、抽水蓄能等更加灵活,适用的环境、场景更加广泛,因此未来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07

      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回答了媒体关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面对愈加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强化早期预警、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势在必行。”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2024-03-06

      落实本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推广开展“海绵校园”、“海绵公园”、“海绵道路”等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不低于36%。(三)深入推进“三水”统筹一是强化水资源保护。...加强问题线索发现、推送核实和整改落实,督促工地(场站)严格落实扬尘管控措施及“门前三包”,强化工地(场站)出口100米范围内巡查和清扫保洁。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2024-03-05

      当前,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原生塑料行业缺乏明确的再生塑料使用目标,导致废塑料循环利用规模不稳定。...塑料再生对于推动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双碳”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2023年全国政协好提案中 哪些与生态环境相关?

      来源:中国环境2024-03-04

      省(自治区、直辖市)10地开展了较为全面的改革创新尝试,但其他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绿色金融支持不够全面、资本市场作用有待充分发挥、绿色数据共享和应用程度不高、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程度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关于推动绿色金融全面均衡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张奎认为,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蓬勃发展,在支持生产生活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生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国政协委员杨长利:将核电纳入我国绿色电力证书体系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3-04

      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未来,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加速推进以及全社会低碳消费理念的进一步深化,该问题将会对核电参与电力市场竞争带来严峻挑战。

      曾引发储能行业热议,刘吉臻院士出席中央政治局能源会议!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3-04

      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会前我们也在积极交流,其实从我们国务院,到国家有关部门,从5月份以来,仅就储能产业的态势、发展的前景分析、面临的问题瓶颈以及对策,已经两次委托中国工程院来提供研究报告。

      奋楫笃行、探寻储能新“法则”!2024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峰会圆满闭幕!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2-29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型储能政策的落地和机制调整,未来的储能项目应如何布局,如何进一步提升经济性、安全性,如何做好储能项目的管理,是行业非常关注的问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顾问 周大地储能的战略定位首先和根本上的功能是支撑有自然波动和非连续性特点的风光发电为主的安全稳定运行。

      破局而立、向新而行!2024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峰会隆重开幕!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2-28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型储能政策的落地和机制调整,未来的储能项目应如何布局,如何进一步提升经济性、安全性,如何做好储能项目的管理,是行业非常关注的问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顾问 周大地储能的战略定位首先和根本上的功能是支撑有自然波动和非连续性特点的风光发电为主的安全稳定运行。

      不市场 难风光:新能源高比例发展取决于电力现货市场

      来源:兰木达电力现货2024-02-27

      (来源:微信公众号“兰木达电力现货”作者:童虎)一、新能源存在多周期发电波动:时、日、月等时间尺度上均存在保供与消纳问题受季节变化影响,新能源发电存在明显的月度不均衡。...二、传统手段难以经济有效地应对供需波动除了新能源之外,电动汽车用电负荷也存在较大的波动,受气候变化因素影响,终端负荷与水力发电的分月、分日与分时波动也在进一步加强。

      来源:国新网2024-02-26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已公开发布,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先生,司法部立法四局局长张要波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4-02-26

      三是极端强降水引发的城市内涝和山区洪水,造成排水困难、道路积水、交通出行不利等问题。四是气候变暖、干旱增多引发火灾频率升高、农业病虫害增加、森林植物结构与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自然湿地和湖泊等面积减少。...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7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详情如下:北京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我国实施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2-23

      当前,能源转型加速演进,新能源高比例接入电网,受气候变化、极端灾害等因素叠加影响,电网安全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日益加剧。...要求电网能够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源要素,纳入电网的配置优化中,让市场价格信号和数字技术共同发挥作用,克服电力系统时空资源分布的极度不平衡问题。电网的保障能力强,是新型电网系统性配置资源要素的能力特征。

      来源:电联新媒2024-02-22

      气候变化作为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此次在《条例》中给予明确规定,为今后各部门的对外合作提供了法律支持。二是绿电条款将为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打开新的路径。...同时,《条例》也为下一步气候变化立法和环境法典的编制做好了准备。在“十二五”期间,相关机构已经开始对各类气候变化方面的立法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法律草案。

      来源:国家能源之声2024-02-21

      根据气候变化情况,及时安排储煤场装车,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动现场工程设备对雪天道路进行抢修,确保煤炭接续稳定。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备检修方案,及时做好设备加热、预热装置专项检修工作。...各专业人员仔细检查重要设备,对供热设备、通风照明设备以及厂区门窗等设施进行了逐个排查,将需要添加措施的管道以及门窗等薄弱环节做好详细记录,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预防和维护工作,以此杜绝管道破裂或设备受损等异常事故的发生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2-21

      受海量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快速增长的影响,配网有源化、“潮汐式”供电模式带来反向重过载等问题。...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合研究,提高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加强对微气候的了解,通过差异化设防标准提高电网的气候弹性和安全韧性。从源网荷储各环节挖掘潜力,丰富灵活调节资源,提高电网的调节柔性和保障能力。

      数智化坚强电网的“五大价值”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4-02-21

      通过提升源网荷储互动能力:一是以精准预测助力电网应对气候变化和新能源消纳。...推动其具备实时、动态、立体、时序化反映物理电网的全环节、全过程信息的能力,做到实时感知重要的信息来源,改变电网单一环节决策信息分散、决策依据不充分的问题。二是形成网格化管理、智慧化赋能的电网。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19

      “《条例》是国内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个法律制度,同时也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碳交易终于有了上位法,结束了碳交易仅有部门规章作依据的局面。”...这一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上述司法部、生态环境部负责人表示,要持续抓好宣传贯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