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吸收”相关结果139

      来源:华夏能源网2021-04-16

      有一种理解,我们要用碳汇、碳吸收让它等于碳排放,这个理解有点简单。实际上目前中国的排放量每年是100亿吨,而现在的碳汇中国每年的能力是10亿吨,排放值远大于碳汇值,我们要减排,要努力地将排放降下来。

      恒华科技打造自主可控BIM技术 赋能行业数字化发展

      来源:恒华科技2021-04-16

      监测指挥平台并发布v1.0版本,平台采用大数据、物联网、碳排放计算模型等技术手段,结合国家政策与地方特点,构建覆盖地区人口组成、能源生产结构、终端消费量、重点行业、规模及以上企业碳排放、用户碳足迹、碳交易和碳吸收等综合维度的智能监测指挥平台

      “碳达峰、碳中和”二十大趋势研判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2021-04-09

      碳吸收看,森林相关产业比重将进一步提高。(3)消费结构方面,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消费普及。...(2)产业结构方面,将从碳排放和碳吸收两个方面产生影响。从碳排放看,能源的制造业属性凸显,新能源产业链比重上升;清洁设备及环保产业需求长期向好,产业比重上升;新能源汽车行业替代传统汽车行业。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04-02

      该项目研发新一代吸收剂,依托泰州电厂现有资源,开发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形成低能耗二氧化碳吸收工艺。

      恒华龙信发布地市级“碳中和”监测指挥平台V1.0

      来源:恒华科技2021-04-01

      地市级“碳中和”监测指挥平台采用大数据、物联网、碳排放计算模型等技术手段,结合国家政策与地方特点,构建覆盖地区人口组成、能源生产结构、终端消费量、重点行业、规模及以上企业碳排放、用户碳足迹、碳交易和碳吸收等综合维度的智能监测指挥平台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4-01

      碳中和是产1吨碳吸收1吨碳,不是零排放。这不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能轻易做到的事。”

      解码“碳中和”—“三大方向”+“七大领域”把握碳中和机遇

      来源:策略研究2021-03-29

      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人为移除活动,最终实现人为移除与人为排放相抵消,则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增量为零。...从污染治理角度看,能源结构调整虽然是减排的治本之策,但同样需要碳吸收的减排协同效应,这将有效推动固碳技术发展,以及碳交易机制建设。

      深度解读!2020年我国碳中和推进情况与趋势前景分析 七大领域70亿投资机会被撬动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21-03-16

      人为排放即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农业及土地利用活动排放等;认为移除即人类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获与封存等。

      来源:南海网海南新闻2021-03-12

      人为移除手段包括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只有出现了碳达峰,才有可能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初探(一)

      来源:我的钢铁网2021-03-09

      短期来看,为达到“碳达峰”的目标(我国定在2030年左右)或将主要依靠“减法”,即减少碳排放,而中长期,碳吸收才是达到“碳中和”的关键。...因此,在未来10-15年的时间里,各行业或将以减少碳排放为目标,并相继实现“碳达峰”,同时不断积累技术,在更长的时间维度里实现碳吸收技术的突破和推广,最终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四十年投资蓝图徐徐展开 将衍生出巨大的低碳投资需求

      来源:平安研究2021-03-08

      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三大路径和八大投资领域从中国现有的能源结构与碳排放状况来看,我们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至少需要考虑从三条路径入手:一是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包括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二是促进和增加碳吸收

      碳中和战略下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投资机会

      来源:文涛宏观债券研究2021-03-02

      碳吸收看,森林相关产业比重将进一步提高。(3)消费结构方面,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消费普及。...(2)产业结构方面,将从碳排放和碳吸收两个方面产生影响。从碳排放看,能源的制造业属性凸显,新能源产业链比重上升;清洁设备及环保产业需求长期向好,产业比重上升;新能源汽车行业替代传统汽车行业。

      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2021-02-16

      碳达峰并不单指碳排放量在某个时间点达到峰值,而是一个过程,即碳排放首先进入平台期并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然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所谓碳中和,并不是完全不排碳,而是碳排放量与碳吸收或去除量互相抵消,达到平衡的状态

      来源:七禾网2021-02-02

      人为移除则是人类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02为什么要提出“碳中和”?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2021-01-23

      人为移除则是人类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

      来源:新华网2021-01-04

      人为移除则是人类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

      来源:《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2020-11-12

      碳中和的要素中包含了时间节点、以年度为碳排放量核算时间单位、全国范围、温室气体(折算到二氧化碳,简称碳)、直接排放(燃烧化石燃料排放或工业过程排放等)和间接排放(生产或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中间产品中隐含的间接碳排放)、碳吸收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0-11-12

      碳中和的要素中包含了时间节点、以年度为碳排放量核算时间单位、全国范围、温室气体(折算到二氧化碳,简称碳)、直接排放(燃烧化石燃料排放或工业过程排放等)和间接排放(生产或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中间产品中隐含的间接碳排放)、碳吸收

      来源:生态学家2020-02-21

      necb正值代表生态系统碳吸收,负值代表生态系统碳损失。辐射...模型预测,在rcp8.5的情景下,冻土缓慢融化可能会使得生态系统净碳吸收,但是突然解冻产生的碳排放量可能会让这一潜在的碳汇化为乌有。

      深度 | 分布式能源建筑 VS 城市能源转型

      来源:LEED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2019-07-12

      从这个 “成绩单” 中,我们可以看到21个走在世界减碳前列的国家和地区:不丹和苏里南已经超越 “净零”,实现了碳吸收量大于碳排放量的 “净零 +”;就在今年 6 月份,英国新修订的《气候变化法案》正式生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