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配电网调峰”相关结果971

      来源:人民网2023-03-30

      开展智慧电厂、智能电网、智能用电、虚拟电厂、微电网、增量配电网等试点示范。在具备高比例清洁能源接入、高密集负荷接入、高度市场化特征的地区,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推动建设以电为中心的新型能源体系。...预计2023年新能源装机将超过9亿千瓦、占比超过30%,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电源占比大幅增加, 沙戈荒等新能源基地加快开发,系统调节能力建设缺乏统筹,电力系统运行支撑性电源占比相应降低、调峰资源不足的情况进一步加剧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3-03-27

      依托通辽北部地区每年400亿千瓦时以上的负荷应用场景和682万千瓦自备火电机组调峰能力优势,在不占用大电网调峰资源的情况下,积极谋划源网荷储一体化、工业园区绿色供电等新能源市场化消纳项目。...重点支持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和依托增量配电网实施园区绿色供电项目建设,新能源开发规模200万千瓦左右。打造风光氢储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

      来源:通辽市人民政府2023-03-22

      依托通辽北部地区每年400亿千瓦时以上的负荷应用场景和682万千瓦自备火电机组调峰能力优势,在不占用大电网调峰资源的情况下,积极谋划源网荷储一体化、工业园区绿色供电等新能源市场化消纳项目。...重点支持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和依托增量配电网实施园区绿色供电项目建设,新能源开发规模200万千瓦左右。打造风光氢储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3-22

      从在建或建成的共享储能项目看,“储能容量租赁+调峰辅助服务”是现有的政策机制下较为可行的盈利模式。...城市、郊区、农村配电网的年平均停电时间和故障恢复时间有长短快慢之分,也就意味着不同区域的基站在所需的储能备用容量和剩余容量上存在差异。

      格局打开!国家电投携10家企业进军户用储能、台区储能赛道!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3-13

      台区一般是指电力系统中每台变压器的供电范围,属于配电网环节,主要功能是将输电网中电能,通过配电设施按电压等级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该项目创新地聚合了各类资源共49个站点,其中储能包括2个户用储能、3个商业楼宇储能以及1个分布式储能,此外还有31个分布式光伏、2个产业园,以及充电桩等资源,合计聚合电力负荷容量将超过2.1gw,顶峰能力约1.1gw,调峰资源约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3-03-07

      加强城市配电网柔性开发接入能力建设,增强系统灵活控制能力、抗干扰能力以及配电信息化水平,重点提升城市智能配网电力调度运行效能。四是系统开展城市储能与调峰设施的规划建设工作。...重视氢能,作为城市电网和城市热网调峰、应急的能源品种,实现5%以上尖峰负荷响应能力。五是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提升电网安全保障水平。

      鼓励建设集中式共享储能!天津西青区风电光伏发电专项规划征意见

      来源:西青区人民政府2023-02-14

      探索建立高比例清洁能源、源-网-荷协调互动的智能调度系统,推动储能等调峰电源建设,积极引导和激励电力用户参与调峰,不断提高需求响应能力。...加强配电网互联互通和智能控制,满足分布式电源接网和多元负荷用电需要。做好接网型微电网接入服务,发挥微电网就地消纳分布式电源、集成优化供需资源作用。详情如下: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2-14

      这部分负荷将汇入新一代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调节负荷资源池,在迎峰度冬期间为电网提供调峰支撑。...该系统作为新一代配电网的“控制大脑”,强化新能源发电调控,高效支撑配网全景运行监测、精益运维检修、故障高效处置,进一步提升了电网运行的优化控制水平。

      来源:洛阳市人民政府2023-01-31

      推进配电网改造升级,提高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适应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和多元化负荷发展需求,增强电网就近就地平衡能力。...谋划调峰燃气发电机组,推动气电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融合发展。推动新规划建设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配置储能设施,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存储能力。推动电力系统适应高比例新能源并网运行。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3-01-29

      重大产业项目中水利及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编列国际先进城市配电网建设、三坝水库、久隆水库、简阳重型调峰燃机等项目17个。

      河南安阳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打造5G技术融合的智能电网系统

      来源:安阳市人民政府2023-01-16

      发展智能电网,推动电网配电自动化,推进城乡配电网升级改造。...供热能力由1198mw提升至1350mw;安钢集团高炉余热供热项目建成投运,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增加81mw的供热能力;安阳益和热力公司420mw的天然气调峰热源锅炉房顺利建成,新增1000万平方米的应急调峰供热能力

      来源:四川省发改委2023-01-11

      加大市场主体培育,明确储能电站、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的市场主体地位。深化电力现货市场建设,逐步形成长期稳定运行的四川电力现货市场。...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水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探索龙头水库电站两部制电价机制,保障水电可持续发展,落实国家抽水蓄能项目两部制电价政策,建立天然气调峰发电两部制电价政策。

      来源:亮报2023-01-05

      本次调整将进一步拉大峰谷价差,优化峰谷时段时序,有利于引导电力资源优化配置,降低发电企业调峰成本,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及储能市场发展。...配电网是关系人民群众供电的“最后一公里”,国网河南电力综合采取运维管理、配网工程建设、技改大修等措施,在冬季用电高峰期间,加强可能对供电质量产生影响的过载及运行异常设备的治理。

      打造“储能+海上新能源”应用带 《山东省新型储能工程发展行动方案》印发!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3-01-03

      发挥储能应急备用技术优势,在济南、青岛城市电网输配电关键节点部署大型储能设施,支撑坚强局部电网建设;推动移动式储能设施试点应用,提升配电网保障能力。...挖掘电动汽车、换电站、通信基站等调峰潜力,推广v2g充电桩、智慧用电设施等双向互动智能充放电技术应用,培育电动汽车公司、通信公司等向分布式能源聚合商转变。到2025年,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万千瓦。

      《山东省新型储能工程发展行动方案》发布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1-03

      发挥储能应急备用技术优势,在济南、青岛城市电网输配电关键节点部署大型储能设施,支撑坚强局部电网建设;推动移动式储能设施试点应用,提升配电网保障能力。...挖掘电动汽车、换电站、通信基站等调峰潜力,推广v2g充电桩、智慧用电设施等双向互动智能充放电技术应用,培育电动汽车公司、通信公司等向分布式能源聚合商转变。到2025年,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万千瓦。

      山东:以“储能+海上光伏”为重点  探索储能统筹布局、合作建设新模式

      来源:山东省能源局2023-01-03

      发挥储能应急备用技术优势,在济南、青岛城市电网输配电关键节点部署大型储能设施,支撑坚强局部电网建设;推动移动式储能设施试点应用,提升配电网保障能力。...挖掘电动汽车、换电站、通信基站等调峰潜力,推广v2g充电桩、智慧用电设施等双向互动智能充放电技术应用,培育电动汽车公司、通信公司等向分布式能源聚合商转变。到2025年,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万千瓦。

      到2023年底新型储能200万千瓦以上!山东省新型储能工程行动方案印发!

      来源:山东省能源局2023-01-03

      发挥储能应急备用技术优势,在济南、青岛城市电网输配电关键节点部署大型储能设施,支撑坚强局部电网建设;推动移动式储能设施试点应用,提升配电网保障能力。...挖掘电动汽车、换电站、通信基站等调峰潜力,推广v2g充电桩、智慧用电设施等双向互动智能充放电技术应用,培育电动汽车公司、通信公司等向分布式能源聚合商转变。到2025年,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万千瓦。

      山东省新型储能工程发展行动方案:推动移动式储能设施试点应用 提升<mark>配电网</mark>保障能力

      来源:山东省能源局2023-01-03

      发挥储能应急备用技术优势,在济南、青岛城市电网输配电关键节点部署大型储能设施,支撑坚强局部电网建设;推动移动式储能设施试点应用,提升配电网保障能力。...挖掘电动汽车、换电站、通信基站等调峰潜力,推广v2g充电桩、智慧用电设施等双向互动智能充放电技术应用,培育电动汽车公司、通信公司等向分布式能源聚合商转变。到2025年,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万千瓦。

      山东:拉大峰谷电价差 引导新型储能积极参与电力市场

      来源:山东省能源局2023-01-03

      发挥储能应急备用技术优势,在济南、青岛城市电网输配电关键节点部署大型储能设施,支撑坚强局部电网建设;推动移动式储能设施试点应用,提升配电网保障能力。...挖掘电动汽车、换电站、通信基站等调峰潜力,推广v2g充电桩、智慧用电设施等双向互动智能充放电技术应用,培育电动汽车公司、通信公司等向分布式能源聚合商转变。到2025年,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万千瓦。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1-03

      调度每个有潜力的能源细胞有专家预测,2030年我国调峰缺额大约有4亿千瓦,调节能力严重不足。而国家推广“源网荷储”一体化数年,主要体现在西部、北部新能源开发的配套建设上,中东部地区建设滞后。...崔凯表示,同时源荷的界限开始模糊化,包括微电网、电动汽车在内的新型用能大量接入,要求配电网双向互动,给配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带来极大考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