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大电网安全”相关结果4328

      来源:《能源评论》2024-03-15

      《能源评论》杂志专访深耕大电网安全稳定分析控制领域的国家电网公司首席专家,南瑞集团首席专家、系统保护实验室主任薛峰,他将从信息—物理—社会系统视角分析如何确定合理的新能源消纳比例。...答:电力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保供电、保安全”是电力系统的核心要务。新能源在提供大量清洁电力的同时,其发电出力天然的间歇性和随机波动性,也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带来一系列挑战。

      来源:西北监管局2024-03-15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分析制度 强化电力系统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的通知》要求,持续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监管,切实做好2024年西北电网保安全、保供应、保消纳工作,西北能源监管局于3月...西北能源监管局负责同志充分肯定了国网西北分部2023年在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促进新能源发展及消纳、维护大电网运行安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就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能源局工作部署提出了四个方面具体要求

      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4-03-15

      加强现场安全管控,提升防灾抗灾能力,强化“西电东送”密集通道的巡检维护,千方百计保障大电网安全。四要坚持旗帜领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正风肃纪反腐。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14

      二是聚焦安全充裕,统筹各类电源规模和布局,推动本地电源规模合理增长,保持外来电长期稳定供应,依托区域大电网实现互补互济、余缺调剂。...打造坚强韧性主干网和国际领先型城市配电网,完善与特高压直流工程、新能源发电规模相适应的各级电网网架,实现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等多种电网形态有机衔接,集中式、分布式能源系统相互补充。加强技术融合应用。

      来源:浙能e家2024-03-13

      项目配套的220千伏送出工程海上风电机组发出的电要接入大电网,并输送到千家万户,送出工程必不可少。不同于陆地,海上风电场一般距离大陆远。...兼顾效率与安全,统筹实用与创新。事实上,对于柔性低频输电技术应用,国网浙江电力一直在不断探索和进步。2022年,世界首个35千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在浙江台州投运。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13

      作为一线的班组长,今后我将继续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发挥安全管理“最后一米”的关键作用,扎实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持续开展设备设施隐患排查,切实守牢大电网安全生命线和民生用电底线。

      来源:茂名市发展和改革局2024-03-13

      各地发展改革部门、公安部门及能源企业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目标任务,深入开展能源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一是强化全市能源领域安全生产统筹协调;二是推动重大安全隐患动态清零;三是巩固提升大电网安全防御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12

      蔡元纪表示,再次是运行,配网从无源转为有源,从单向辐射变为双向交互,其运行方式、安全稳定条件、继电保护动作等都将发生很大变化,而网络本身的调节能力不足,需要依托于大电网和配网新接入的海量资源进行调控和平衡...配电网承载能力内涵丰富,既包括规模化分布式新能源安全并网,又包括大规模电动汽车等新型复合灵活用电,还包括新型储能与负荷侧灵活性资源安全即插即用等方面。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1

      为推动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二、有望引导分布式光伏的高质量发展(一)加强农村电网改造与提升《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完善农村电网网架结构,加强县域电网与主网联系,稳妥推进大电网延伸覆盖,因地制宜建设可再生能源局域网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08

      ,推进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不断提升供电保障能力;强化底线思维,加强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警管控和各类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守牢大电网安全“生命线”和民生“保障线”。...全面谋划能源电力保障工作,统筹电力与电量、电源与电网、新能源与常规能源,推动煤电与新能源、新能源与调节电源、本地电与外来电优化组合;做好统筹协调,坚持源网荷储协同发展,推动各类电源应并尽并,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发挥大电网优化配置资源平台作用

      来源:电网头条2024-03-07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因此,电网企业要强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做好重大科技项目选题,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要聚焦“卡脖子”问题,围绕“源网荷储智数”技术,布局新能源主动支撑、大电网安全运行等关键领域,以及新型储能

      华为数字能源:开辟“低碳园区新时代”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3-06

      同时和大电网联动,增强整个大能源系统韧性。“园区新时代”正加速到来。相信华为数字能源也将携手伙伴一起,让绿电走进百业、千行、万园,助力工商业园区低碳发展。...但在能耗“双控”与市场化电价改革的政策背景下,信承瑞不得不考虑寻找安全稳定的电源以及谋求更低的用能成本。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06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因此,电网企业要强化研发投入、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做好重大科技项目选题,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要聚焦“卡脖子”问题,围绕源网荷储数碳技术布局,新能源主动支撑、大电网安全运行等关键领域,新型储能、类脑智能等前沿技术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06

      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更多的清洁能源,另一方面由于其固有的物理特性,也给电网的安全、稳定带来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农村电网,矛盾突显。...国家能源局提出,分布式智能电网是“以实现分布式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和就地消纳为目标的智能电网,主要领域在配电网”,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入推进,将形成“分布式”与“大电网”兼容并存的电网格局,凸显了配电网发展的重要性

      全国政协委员 阮前途:综合施策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清洁发展促转型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05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他还建议科学制订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行动方案,并将方案纳入各省的能源规划和信息化规划,做好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推进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等多种形态有机衔接,提高电网快速响应、防灾抗灾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4-03-05

      扛牢保供责任,坚持政企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大电网平台作用,强化跨区跨省和全省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多措并举满足辽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电需要。二是全力打造辽宁数智化坚强电网强焕新。...公司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胸怀“国之大者”,坚定支持辽宁、用心服务辽宁,充分发挥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拓展赛道共焕新,更好支撑辽宁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04

      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服务美丽中国建设,提出以下建议:加快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一是强化省级层面统筹协调力度。...建议科学制定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行动方案,并纳入各省能源规划和信息化规划,做好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推进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等多种形态有机衔接,提高电网快速响应、防灾抗灾、自治自愈自修复能力

      来源:云南能监办2024-03-04

      ;聚焦大电网安全稳定抓落实,坚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聚焦人民生命安全抓落实,严防重特大人身伤亡事故;聚焦安全管理提升抓落实,确保水电站大坝绝对安全;聚焦治本攻坚抓落实,大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以高水平电力安全保障云南电力高质量发展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4-03-01

      为推动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现提出以下意见。...加快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完善农村电网网架结构,加强县域电网与主网联系,稳妥推进大电网延伸覆盖,因地制宜建设可再生能源局域网,持续加大边远地区、脱贫地区、革命老区农村电网建设力度。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4-03-01

      为推动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供配电能力合理充裕、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到2030年,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实现主配微网多级协同、海量资源聚合互动、多元用户即插即用,有效促进分布式智能电网与大电网融合发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