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海洋碳汇”相关结果189

      来源:环球零碳2022-01-30

      蓝碳的全称是“蓝色碳汇”,即海洋碳汇,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生态系统增加碳汇的路径有两种:一是,陆地碳汇,由陆地植树造林增加的碳汇,也叫“绿碳”;二是,海洋碳汇,由海洋、海岸带、河口、湿地内生物固碳和储碳增加的碳汇,也叫“蓝碳”。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1-29

      鼓励将具有广泛公众基础和数据支撑、充分体现生态公益价值的低碳领域行为开发形成碳普惠方法学,重点鼓励适用于我省地理气候条件下林业和海洋碳汇、适应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碳普惠方法学进行申报。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1-28

      立足海洋大省优势,高水平建立和运作省蓝碳研究中心,在海洋碳汇研究上抢占国际制高点。大力发展碳金融。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2-01-28

      鼓励将具有广泛公众基础和数据支撑、充分体现生态公益价值的低碳领域行为开发形成碳普惠方法学,重点鼓励适用于我省地理气候条件下林业和海洋碳汇、适应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碳普惠方法学进行申报。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1-26

      更多种类的新能源项目将会申报进入ccer市场,未来,海洋碳汇、湿地碳汇都可以考虑纳入。”张建红说。杨素表示,重启备案审批ccer项目要做到“宁缺毋滥”。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1-26

      更多种类的新能源项目将会申报进入ccer市场,未来,海洋碳汇、湿地碳汇都可以考虑纳入。”张建红说。杨素表示,重启备案审批ccer项目要做到“宁缺毋滥”。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2022-01-11

      厦门产权交易中心与院士团队合作,成功开发了国内首个红树林海洋碳汇方法学,该方法学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海洋碳汇领域的话语权。...2021年9月,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运用红树林海洋碳汇方法学完成了2000吨红树林修复项目海洋碳汇交易,标志着厦门在抢占海洋碳汇制高点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1-12-30

      积极倡导通过植树造林或购买海洋碳汇、林业碳汇减排量等措施,对电影作品拍摄全程所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抵消,实现电影作品碳中和。积极推动将对资源的节约、对环境的友好,纳入电影评价的基本条件。

      来源:福建海洋与渔业局2021-12-15

      刘涛教授从国内外蓝碳的相关情况、国内蓝碳的管理与评估、中国海洋碳汇的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介绍。

      福建碳达峰的路径探索与政策建议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12-06

      亿吨;年均林木蓄积量增长2607亿立方米、每年可形成5153万吨林木碳汇;此外,福建拥有13.6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蓝碳”资源潜力大,拥有富集的海岸带蓝碳、渔业蓝碳和微生物蓝碳,每年可形成2173万吨海洋碳汇

      来源: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2021-11-12

      04交易平台构建作为信息公示与价格商议的平台,海洋碳汇应在原有评价平台的基础上建立海洋碳汇交易平台。该平台可以由海洋碳汇统一基金作为支持方,完成市场信息的收集和披露的任务。

      浙江省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方案(2021—2025年)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1-05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探索海洋碳汇,科学发展浅海贝藻养殖。(省农业农村厅负责)探索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21-11-01

      同时,探索海洋碳汇等生态价值实现路径,争取设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打造全国综合性海洋碳汇技术创新平台;通过探索打造“东方电都”,研究组建新能源银行、开展绿色保险试点、发行碳中和债券可行性等;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关注 | 碳汇交易国际前沿及交易案例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启示

      来源:广州市规划院2021-10-29

      海洋碳汇:马达加斯加“保护红树林”(tahiryhonko)计划1年固碳量超过1300吨,碳减排量交易额达2.7万美金/年。马达加斯加...三、国外自然资源碳汇建设与交易典型项目全球来看,碳汇交易已经从森林碳汇走向海洋碳汇、湿地碳汇等自然资源碳汇交易,并与自然资源保护和修复形成互动反馈。

      观点|碳中和可能成为第五次工业革命

      来源:气候变化经济学2021-10-18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陆地和海洋碳汇。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潜力是巨大的,完全可以满足我们对能源需求。

      来源:乐亭发布2021-10-13

      8.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包括强化森林资源培育、健全林业经营管理体系、大力发展近海养殖业、挖掘海洋碳汇潜力、鼓励碳捕捉、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助力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探索碳排放交易机制、完善碳汇激励政策

      贺克斌:清华成立碳中和研究院不是赶时髦 而是敢担当

      来源:中科联化研究院2021-10-11

      第四,生态系统固碳,通过各种生态建设的手段,实现陆地与海洋碳汇扩增。第五,市场机制融碳。

      来源:中国网2021-10-09

      加强碳汇(森林碳汇、海洋碳汇、湿地碳汇、草原碳汇等)资源的管理。开展碳基金、绿色抵押、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通过天气类期货、期权来规避天气风险的金融延伸品扩展的市场需求和符合绿色低碳理念。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09-29

      不过,与增加陆地碳汇能力的方法相比,增加海洋碳汇的上述方法争议较大。6此外,直接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并将其封存起来的方法也是未来重要的碳去除技术(daccs)。...将碎石铺在陆地上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将它们暴露在富含二氧化碳的流体中(增强矿化)等;与海洋有关的碳去除技术主要是增加海洋的碳吸收能力,包括将碱性物质(如石灰)撒在海洋上(海洋碱化)和通过给海洋施肥增加海洋碳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9-10

      厦门大学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成立时间:2020年12月31日简要介绍:中心主要围绕碳中和的机理研究、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展开,着力在碳化合物的化学表征及惰性机理、海洋碳汇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过程与机制等10个方向开展研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