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7-17
近年来,在能源清洁化和能源数字化转型的行业背景下,东方电子依托数字化技术打造涵盖“绿色能源建设+智慧能源管理+云化智能运维+虚拟电厂+碳资产管理”绿色低碳核心技术和全产业链生态圈,推进能效提升和碳减排,
来源:海宁市人民政府2024-07-17
(七)改进工艺设备,提高行业清洁化、自动化水平。对超期服役的印刷机、复合机进行淘汰更新,进行设备利旧改造。加强各环节的生产管理及自动化控制,提高行业清洁化和自动化生产水平。
来源:常州市人民政府2024-07-16
(二)生产过程清洁化实施产业绿色招引和绿色规划,推动产业链横向耦合和纵向延伸,推行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推广绿色产品认证,推行低碳供应链管理,加快绿色低碳改造和“智改数转网联”。
来源:常州市人民政府2024-07-15
来源:吉林省能源局2024-07-15
下一步,相关部门将进一步依据职责共同鼓励并推动农村灶具和采暖设备的清洁化改造。下一步省能源局将积极协调项目所在地能源主管部门主动对接,及时推进落实增量配电网园区建设各项条件。...关于建议5:建议加快农村灶具和采暖设备的清洁能源改造。农村灶具和采暖设备的选用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个体行为。在政策推动层面,《吉林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中提出:“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
来源:国家电网2024-07-12
按照国家规划,到2025年、2030年,全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分别达到20%、25%左右,电源结构持续清洁化,新型电网建设加快推进,电力需求较快增长,储能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政策机制和市场建设稳步推进...持续加强新能源接网和送出工程建设,累计建成“19交16直”特高压输电工程;推进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满足各类分布式电源并网和运行需要;加快推进调节能力建设,在运在建抽水蓄能装机9404万千瓦,服务煤电灵活性改造和新型储能发展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4-07-12
来源: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4-07-11
到2030年,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空间集约化、生活低碳化、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能耗和碳排放强度保持在全国领先水平。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4-07-11
高效开发;他们稳妥有序进行电能替代,结合当地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实际,促进终端用能清洁化,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绿动力”。...一直以来,盐城大丰区供电公司始终站位绿色发展大局,在电网建设、服务新能源并网等方面持续努力,全力推动能源供给清洁化,促进源、网、荷、储的协调控制和深层互动。
来源:辽宁省人民政府2024-07-09
(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八)加快提升机动车清洁化水平。...(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大连海关、沈阳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优化能源结构,加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四)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来源:北京市发改委2024-07-02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和世界首个“双奥城市”,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已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具备率先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在高精尖产业加快规划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综合能源基础设施,制修订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标准、图集,在城市更新、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中同步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工程,加快实施交通行业绿色低碳提升工程和交通运输工具脱碳更新工程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2024-06-24
以细颗粒物高浓度区域和工业园区为重点,推广公共领域和重点企业短驳运输、厂内运输车辆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新能源和清洁化替代。加快绿色运输示范...坚持先立后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统筹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深入实施煤炭产业“五个一体化”。积极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
来源:蒙东电力交易中心2024-06-24
新能源市场化交易创新发展,促进了能源消费向清洁化转型。...同步开展了“源网荷储互动的市场化清洁能源消纳”试点建设,试示范效果明显,具备新能源谷段交易和d-1交易能力,实现了新能源进一步参与市场的技术和政策积累。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6-21
曾鸣:从能源消费革命角度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改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终端能效水平,促进终端能源消费的清洁低碳化发展,实现消费侧多能互补和产消一体,进而助力能源消费方式的变革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6-19
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源发展需多能互补,在实现高效、清洁化发电的同时,有序安排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让其参与深度调峰。要进一步挖掘我国水电在装机和出力上的潜力,发挥核电稳定基荷的作用。...储能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都有应用市场,发展商用化的储能、储热技术是能源系统具备柔性、包容性和平衡功能的关键。在经济可行方面,则要兼顾社会用能阶段性的承受能力和长期的经济性。
来源:电联新媒2024-06-14
,重点发展新能源微电网、智慧综合能源系统、虚拟电厂、光储直柔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终端用能清洁化与低碳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与碳排放强度降低。...在此基础上,及时应用科技创新成果,以科技创新驱动能源产业创新,改造提升煤炭、火电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氢能、ccus、核聚变等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推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来源: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4-06-13
、供热能源结构,提高电能使用比例,综合热泵、储热、储冷、储电等多种能源使用形式,通过“源-网-荷-储”协调优化,实现“电、冷、热、水、气”各种能源子系统之间的协同用能服务,逐步实现电源、热源的多样化和清洁化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6-12
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源发展需确立多能互补的策略,在高效、清洁化出力发电的同时,有序安排煤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让其参与深度调峰。...储能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都有应用市场,发展商用化的储能、储热技术,是能源系统具备柔性、包容性和平衡功能的关键。在经济可行方面,则要兼顾社会用能阶段性的承受
来源:国务院2024-06-11
、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新、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老旧机车淘汰更新、邮政快递老旧设备替代、物流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标准提升七大行动,大力促进先进设备和北斗终端应用,促进交通能源动力系统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发展
来源:交通运输部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