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负极材料”相关结果337

      来源:电池中国2022-07-05

      相比于碳酸锂,用氢氧化锂制取高镍三元材料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好的充放电性能。目前,特斯拉“炙手可热”的4680电池采用了高镍正极+硅碳负极材料,以及无极耳技术,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7-04

      其中,一期项目主要建设7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含10万吨石墨化加工),预计在2022年底先投产3至5万吨石墨化加工产能;二期项目主要建设5万吨硅碳负极材料(含5万吨石墨化加工)、5000吨碳纳米管粉体、

      来源:电池中国2022-06-13

      锂电负极材料企业翔丰华,针对钠离子电池开发的高性能硬碳负极材料,目前已在相关客户测试中。...而站在产业链角度,钠离子电池商业化落地也离不开新材料的供应。在正负极材料、电解液方面,当升科技、多氟多、华阳股份、永太科技、联创股份、振华新材等企业都有所规划或布局。

      来源:电池中国2022-06-06

      目前特斯拉的4680电池采用高镍正极+硅碳负极材料,以及无极耳技术,能量密度达300wh/kg,电池容量较目前方案提升5倍、输出功率提升6倍,搭载该电池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可提高16%,电池每千瓦时的成本可降低...值得注意的是,4680电池在结构及材料体系上均有改进,分析师认为

      推动储能技术装备产业化发展!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2022-06-06

      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隔膜材料、电解液和其他配套材料,提升镍钴锰三元系、磷酸铁锂等锂电池正极材料比能量和能量密度,加大对高镍三元材料和硅碳负极材料开展的电解液研发与生产,进一步提高锂电池包装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5-26

      据了解,本次签约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主要利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再生技术,研发、生产及销售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正极材料碳负极材料,形成年产10万吨正极材料,13万吨正极材料前驱体以及4万吨碳负极材料生产能力

      来源:高工储能2022-05-17

      直到2000年硬碳负极材料的发现,其发展才迎来转机。钠离子作为未被开发的“璞玉”,随着宁德时代、华为等头部企业入局加码,产业化进程将大大提速。...复盘钠离子电池发展史,其与锂离子电池同时起源于1979 年法国科学家armand 提出的“摇椅式电池”概念,但由于钠离子电池受制于负极材料,其商业化应用远落后于锂离子电池。

      来源:电池中国2022-05-05

      该项目总投资56亿元,其中作为二期项目的5万吨高端硅碳负极材料生产项目落地玉溪后,将建设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高端负极材料生产基地。...据业内测算,制造1gwh电池大约需求1000吨负极材料。显而易见,未来两大巨头对负极材料的需求都将非常巨大。实际上,早在今年2月“宁王”就已经出手。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22-05-05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起点锂电大数据”id:weixin-lddsj)1、获多氟多领投 航盛锂能电解液项目加速推进企查查资料显示,航盛锂能成立于2021年8月,主要从事锂电池电解液和硅碳负极材料的研发...起点锂电大数据了解到,航盛锂能总部已布局电解液和硅负极材料,电解液规划产能为10万吨/年,其中一期3万吨/年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投产,投产后公司电解液产能可达7万吨/年。

      来源:电池工业网2022-04-25

      近年来,随着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石墨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的贡献逐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硅碳负极材料逐渐进入市场。...据了解,目前石墨负极材料仍旧占据市场主流,但石墨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为372 mah/g,而石墨负极材料目前实际比容量已达到360-365mah/g,改善空间较小,难以支撑市场对锂电池性能的要求。

      来源:电池中国2022-04-21

      目前特斯拉的4680电池采用高镍正极+硅碳负极材料,以及无极耳技术,能量密度达300kwh/kg,电池容量较目前方案提升5倍、输出功率提升6倍,搭载该电池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可提高16%,电池每千瓦时的成本可降低...他预计2022年,全球高镍在三元材料装机中的占比有望提升至50%左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4-21

      延伸阅读硅基负极主要是指石墨掺硅复合材料,掺杂产品包括硅碳负极材料及硅氧负极材料,能够大幅改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被业内看作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电池负极材料

      新钠离子电池发布!已有十余家企业布局钠离子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4-19

      翔丰华针对钠离子电池开发了高性能硬碳负极材料,在相关客户测试中。2022年3月4日,钠离子电池公司众钠能源宣布完成由碧桂园创投独家领投的新一轮融资。...2022年3月31日,远信储能签订《姚安县新能源产业规划与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将逐步引入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双向变流器、储能集装箱、电力电缆、金属机具加工、硅碳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等新型储能上游企业落户姚安

      Q1<mark>负极材料</mark>投扩产复盘

      来源:高工锂电2022-04-15

      此外,btr与针状焦山东京阳合资公司山东瑞阳在深圳启动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建设;湖南宸宇富基成立之初就将目光锁定在碳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一氧化硅以及纳米硅等新领域,并于一季度在广西玉林启动年产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4-12

      一期计划建设规模7万吨石墨负极材料(含10万吨石墨化加工),计划2022年5月底开工,计划建设周期16个月(不含3个月冬歇期);二期计划建设规模5万吨硅碳负极材料(含5万吨石墨化加工)、5000吨碳纳米管粉体

      来源:中国储能网2022-04-08

      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规模化扩张的战略机遇,利用姚安县、楚雄州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发挥龙头企业“吸水”效应,逐步引入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双向变流器、储能集装箱、电力电缆、金属机具加工、硅碳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等新型储能上游企业落户姚安,利用5年时间,实现绿色储能产业年产值不低于100亿元,打造姚安县“百亿级储能装备制造基地”,形成在云南省乃至我国西南地区有影响力和产业协同示范效应的“姚安绿色储能产业集群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2022-04-07

      在磷镍锰系正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电池辅助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驱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科技赋能产业创新的效果更加明显,钠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无钴材料电池、固液混合锂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研发应用取得新进展

      一季度投资超5500亿元!锂电产业链投资热情高涨

      来源:电池中国2022-04-06

      目前在三元高镍领域,多家企业已经开始导入硅碳负极材料,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在磷酸铁锂领域,部分材料企业配合电池企业,通过研发磷酸锰铁锂材料,来提升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低温性能。

      来源:电池工业网2022-04-01

      贝特瑞在年报中表示,随着高镍三元材料ncm811、nca及其他配套材料的技术逐渐成熟,硅碳负极搭配高镍三元材料的体系成为未来锂电池发展趋势,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进程正在加快。

      来源:高工锂电2022-03-25

      翔丰华表示,硅碳负极材料产品处于中试阶段,已具备产业化条件。新安股份指出,碳化硅负极项目的中试工...在动力电池应用领域已经通过主流车企的多轮评测,同时新一代硅氧负极材料项目已经落地。璞泰来表示,公司硅碳负极材料目前以软包电池和方形电池应用为主,有一定数量的中试品在客户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