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2023-07-26
加快推进建设产城融合的浦里新区,围绕建成“双百”城市和万达开800万—1000万人口城镇组群目标,优化产业园区规划布局,做强“一区三组团”空间平台,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浦里城市带,新建城市面积6平方公里...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大功能设施统筹布局,实现区域功能互补、产业协同、融合互动。建立区级部门、乡镇(街道)联动推进机制。坚持一盘棋思维,
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07-13
推动南川、綦江-万盛、大足、铜梁、潼南、荣昌加快扩容提品质,强化与中心城区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快速集聚产业、吸纳人口、完善功能,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现代化郊区新城。...万盛、大足、铜梁、潼南、荣昌、开州、梁平、武隆、城口、丰都、垫江、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等区县城为重点,合理确定城市规模,明确差异化发展路径,全域推进区县城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
来源:宜宾市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3-07-05
高投集团作为高新区重要国资平台,承担着高新区产城融合综合运营商的重要角色,未来将始终秉持诚信、互利、共赢的原则,坚持“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项目、一切为了发展”,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高效的效能,全力以赴为园区企业做好服务保障
来源: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07-03
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空间结构,构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高效有序、紧凑宜居、交通便利的城市格局,加快形成集约紧凑低碳的发展模式。
来源:聊城市住建局2023-07-03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2023-06-25
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发挥中关村在京外首个重资产投资项目的资源优势,建设空间载体,厚植产业环境,完善城市服务,建成京津协作高质量产城融合示范区。...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路径,促进融合化、链群化、协同化发展,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提升绿色石化、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壮大
来源:浙江生态环境2023-06-21
同步引进工程创新中心、科研院所、科学实验室等科创载体,构建零碳发展产研协作平台,建设产城融合的零碳新城。...同时深入挖掘收入来源,依托区域生态综合修复和围垦区综合开发,带动土地增值,导入文化旅游、科创服务等关联特色产业项目,并借助资产运营、土地开发等方式,推动生态优势转化,达到资金平衡,形成一条独具海盐特色的“产城融合
来源:重庆市梁平区人民政府2023-06-19
产业、功能、生态等核心要素,集成集聚产业引领、科技创新、门户枢纽、综合服务等核心功能,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形成以双桂城区为城市核心,东部梁山城区和西部高新区为依托的紧凑型城市格局,着力打造产城融合
来源:河南省政府采购网2023-05-31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日前,河南省政府采购网发布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年6至7月政府采购意向,预计6月启动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购买服务项目采购,采购预算
来源: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3-05-29
来源:能源评论杂志2023-05-23
王成山院士以天津北辰产城融合示范区为例指出,该示范区以四端口柔性多状态开关为枢纽,建成由4条10千伏线路构成的交直流环网。...天津北辰产城融合示范区柔性配电网,解决了线路负荷分布不均问题,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分布式能源消纳率达到100%。随着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配电网的稳定性面临挑战。
来源:天津市北辰区政府2023-05-12
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核心区4条道路施工,启动11条道路建设,集聚各类企业329家,加快绿色新能源装备产业园、京东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主题园区建设,努力打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微中心”。
来源: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2023-05-12
来源:深圳发布2023-05-11
要以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为牵引,着眼于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发展,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现代化产业新城,奋力将深汕特别合作区打造成为深圳重大产业项目承载地、新引进重大项目目的地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孵化器、
来源: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2023-05-09
持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协同推进新区开发和老城更新,加快产业集聚、人口吸纳、城市功能提升,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现代化城市,加快建设百万人口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来源:江山市人民政府2023-05-06
(二)发展目标经过3年努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良好、高能级科创平台集聚、高层次人才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日益优化、产城融合发展不断强化的科技产业新区,高标准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阶段目标,高水平达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认定标准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综合2023-03-31
坚持“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发展定位,围绕“一链引领、双核驱动、三区交融、四心并举、五能协同”的规划理念,以风电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协调联动为原则,秉承“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构建以提升风电产业链实力为引领
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2023-03-30
广东省将继续支持阳江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希望阳江市乘势而上,按照国际风电城规划抓紧推进建设,进一步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和产城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和擦亮国际风电城这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