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微网运行”相关结果1669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3-01-04

      12月29日,国际首个“电-氢-热”微网耦合直流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宁波慈溪氢电耦合直流微网示范工程正式完工,其中氢电耦合核心设备100%国产化,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工程占地12600平米,以“电-氢-热”综合能量管理系统为中枢,以±10千伏、±375伏直流母线为主干网架,依托4兆瓦光伏、0.2兆瓦风电产生的绿电,支撑400千瓦的制氢机和10台60千瓦直流充电机运行

      基于联盟博弈的多<mark>微网</mark>共享储能联合配置与优化

      来源:中国电力2023-01-03

      微电网就是一类典型的能源细胞,若处于同一配网的微网细胞为了保证自身运行,可独立配置储能,但各微网中的储能调度行为会呈现无序性,储能运行效率低下,造成能源的多余损耗和资源的浪费。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2-26

      周群: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电网调度将转变为源网荷储协调控制、输配微网多级协同,企业需要从设备状态全面感知、数据处理、协同运行、多元服务四个方面开展新技术、新装备、新系统的研究工作。...周群:绿色低碳、智能互动是未来电气装备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中国电气装备聚焦绿色电源、弹性电网、柔性负荷、新型储能四个方向,开展智能装备和成套系统研究,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来源:亮报2022-12-21

      “5g+源网荷储”能源枢纽站的投运,不仅具备为淮北电网提供调峰、调频辅助功能,为乡村配电网提供新能源消纳、应急电源保障等多项服务,而且也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微网控制系统、经营运行策略等方面积累了一套可复制

      来源:国网江苏综合能源公司2022-11-25

      11月21日,盐城怡宁产业园智慧净零园区综合能源服务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系统内首个低碳智慧园区成功落地运行。...两大“硬核”助力真正净零碳硬核一:“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能源科创产业园智慧净零园区综合能源服务项目采用“地源热泵+冰蓄冷+风能热泵”联合能源系统,聚合柔性交直流微网、智能配电房、预制舱电储能、电池梯次利用储能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11-22

      设备入网前经过充分检验,可以杜绝性能测试不彻底影响运行稳定性的情况。”王鹏说。传统的仿真、模拟等试验平台呈现的故障情况和现场真实故障情况存在差异,且场景类型单一,不能完全暴露设备缺陷。...去年以来,河南电科院结合新形势下配电网运行的新场景,将交直流配电网、微型抽水蓄能、储能、充电桩、柔性互联、微网控制系统等新元素添加进10千伏配电网真型试验平台中,解决了多种设备通信协议不统一等问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1-21

      但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时变系统,电网结构及其参数一直在变化,调度模式将转变为源网荷储协调控制、输配微网多级协同。电力系统的技术基础、运行机理和功能形态都将发生重大改变。...刘志超:要破解面临的难题,特别是解决安全稳定、用电成本等方面的问题,应不断研究新型电力系统的特点和运行机理,推动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

      广域储能电站定容-选址一体规划

      来源:中国电力2022-11-17

      系统运行性能受储能定容及选址规划影响,目前国内外学者多聚焦于储能定容规划研究。文献基于不平衡功率离散型傅立叶变换分断点的分断原则,完成孤岛型微网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然而一定程度上,储能的定容或选址目标会受到储能定容与选址方案的双重影响,解耦研究易造成储能规划结果偏差,影响储能实际运行效益。

      来源:中山市国资委2022-11-15

      二是赋能微网公网智能互动。“微网”即微电网,是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既能为电动汽车供应绿色电能,又能实现电力削峰填谷等辅助服务功能,有效提高系统运行效率,还能为商业汇聚圈及办公写字楼等提供备用电源,避免在用电高峰时段出现临时停电现象,增强中山用电负荷调控能力

      聚焦 | 许继集团构建“柴光储充一体化”新型电站

      来源:许继集团2022-11-11

      许继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根据该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春厂坝水电站“小散远”的特点和目前常规供电方式,结合分布式光伏系统、储能系统、柴油发电机、监控系统及水电站的用电负荷,通过构建“柴光储充一体化”的微网发电自备电源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11-08

      随着风电、光伏发电、直流输电和新能源汽车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源逐步呈现集中与分散式开发并举特点,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组网方式包括交直流混联、分布式微网等多种形态,负荷差异性和互补性特点愈加明显,电网运行平衡正在从...人工智能呈现的深度学习、人机协同、自主操控等特征为解决电力系统调控运行相关问题、提升智能调控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调控运行水平的相关人工智能技术如下:电网厂站接线图智能识别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余贻鑫:从未来电网体系结构看虚拟电厂发展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2-11-01

      互联输电系统是若干个平衡区(即区域性输电网)互联起来的群集(clusters),每个平衡区是一个集群;每个区域性输电网是若干个配电网互联起来的群集,每个配电网是若干个微网、建筑单元组成的群集,每个微网又可以是由若干个建筑单元互联起来的群集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2-11-01

      互联输电系统是若干个平衡区(即区域性输电网)互联起来的群集(clusters),每个平衡区是一个集群;每个区域性输电网是若干个配电网互联起来的群集,每个配电网是若干个微网、建筑单元组成的群集,每个微网又可以是由若干个建筑单元互联起来的群集

      从未来电网体系结构看虚拟电厂发展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2-11-01

      互联输电系统是若干个平衡区(即区域性输电网)互联起来的群集(clusters),每个平衡区是一个集群;每个区域性输电网是若干个配电网互联起来的群集,每个配电网是若干个微网、建筑单元组成的群集,每个微网又可以是由若干个建筑单元互联起来的群集

      从未来电网体系结构看虚拟电厂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2-11-01

      互联输电系统是若干个平衡区(即区域性输电网)互联起来的群集(clusters),每个平衡区是一个集群;每个区域性输电网是若干个配电网互联起来的群集,每个配电网是若干个微网、建筑单元组成的群集,每个微网又可以是由若干个建筑单元互联起来的群集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2-10-31

      因此亟须突破现有系统的运行机理,提升频率的支撑能力、电压调节能力以及暂态的稳定能力,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三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挑战。...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储能、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微网等市场主体多元发展,在实现协同高效的过程中矛盾日益突出,亟须加强市场运营体系建设。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2-10-31

      因此亟须突破现有系统的运行机理,提升频率的支撑能力、电压调节能力以及暂态的稳定能力,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三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挑战。...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储能、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微网等市场主体多元发展,在实现协同高效的过程中矛盾日益突出,亟须加强市场运营体系建设。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2-10-31

      因此亟须突破现有系统的运行机理,提升频率的支撑能力、电压调节能力以及暂态的稳定能力,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三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挑战。...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储能、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微网等市场主体多元发展,在实现协同高效的过程中矛盾日益突出,亟须加强市场运营体系建设。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2-10-31

      因此亟须突破现有系统的运行机理,提升频率的支撑能力、电压调节能力以及暂态的稳定能力,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三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挑战。...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储能、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微网等市场主体多元发展,在实现协同高效的过程中矛盾日益突出,亟须加强市场运营体系建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0-13

      马国立说,针对雄安负荷多元化特性及保定分布式光伏渗透率高的鲜明特点,正在创新保雄互动、源荷互济、优势互补模式,并在能源聚合、微网调控、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等方面积极探索,打造泛雄安新型电力系统有源配电网实践高地...“依托技术创新和原有装备的兼容并济,实现了对分布式新能源、有源配电网稳态、暂态、未来态运行规律及其特性的精准认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