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负碳”相关结果1151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1-29

      围绕能源、工业等重点领域稳步实施碳达峰行动,布局发展一批低碳零碳负碳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开展粤港澳大湾区产品碳足迹试点,扩大碳排放交易与绿电交易规模。

      来源:广东省人大常委会2024-01-23

      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低碳、零碳、负碳等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和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支持制造业企业使用新能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低碳、零碳、负碳等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和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支持制造业企业使用新能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

      来源: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2024-01-19

      碳足迹评价:助力客户有效识别分析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并协助引入低碳负碳技术。碳管理:通过构建双碳实践绩效指标体系,引导企业统筹发展、减排和安全,高质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支撑集团公司完善绿色产业链与供应链,推动集团大基地协同与服务产业发展,提高集团公司的绿色品牌影响力;发挥双碳技术评价技术上的先发与主导作用,提供碳足迹评价、双碳规划、碳管理等咨询与技术服务,协助客户引入低碳负碳技术

      来源:山西人大网2024-01-16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制造业企业绿色低碳技术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开展低碳、零碳、负碳等先进技术的研发攻关和产业化示范应用,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

      十部门:围绕低碳零碳<mark>负碳</mark>工程、绿色低碳建造等需求 发展相变储能材料等新型绿色建材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01-11

      围绕低碳零碳负碳工程、绿色低碳建造等需求,发展新型低碳胶凝材料、低(无)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材料、相变储能材料、固碳材料、全固废胶凝材料等新型绿色建材。

      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024-01-11

      该系统设计并安装了风力发电装置,不仅使得碳捕集在运行期间实现了原船电力的零消耗,还使船舶达到了负碳排放。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1-09

      徐州华清公司完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的技术开发,包括百千瓦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分布式发电关键技术、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电解水制氢储能关键技术及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共电解(co-soec)二氧化碳转化利用负碳关键技术

      来源:广元市人民政府2024-01-08

      同时,围绕低碳、零碳、负碳等领域,谋划布局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科技项目。

      零碳智慧园区应该如何建——院士领衔、园区实践,各方建议、企业加码!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12-25

      三是园区内供暖采用热电厂余热供暖,供暖碳排放很低;四是园区内建筑屋顶、景观带可供建设小型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面积较大,也有良好的风力、太阳能资源,利于建设分散式风力发电系统与光伏系统,提供大量零碳、负碳能源

      来源:邢台市科学技术局2023-12-25

      二、重点任务(一)开展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聚焦我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科学问题,集聚全市优势创新资源,推动低碳零碳负碳等关键技术研究。...到2030年,掌握更多可应用推广的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应用一批先进科技成果,推广一批低碳技术解决方案和综合示范工程,建立更加完善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有力支撑我市煤炭消费比重降至55%以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来源:桐庐县科学技术局2023-12-20

      瞄准国内外技术前沿,鼓励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强化零碳、低碳、负碳技术攻关。——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产品碳足迹时代来临 上海碳科展与绿色制造展引领企业点绿成金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3-12-15

      碳捕集与利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生态固碳。...上海绿色制造展,将聚焦绿色低碳全产业链创新科技展览展示,展品范围涵盖节能减排、能源管理与转换、资源循环、碳监测与服务、碳捕集与利用、绿色化学品、可持续材料、工厂解决方案等海量绿色低碳前沿科技,大力推动低碳、零碳、负碳等碳中和技术以及可持续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来源:庆元县发改局2023-12-15

      之所以称其为绿电,是相对于传统的化石类能源如煤炭、石油等产生的电力来讲,绿电在其生产过程中,少产生或不产生二氧化碳,是一种零碳甚至是负碳的绿色能源。

      来源: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12-14

      (三)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厦门市工业领域优势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升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创建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

      来源: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12-14

      (三)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厦门市工业领域优势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升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创建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

      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12-13

      应用场景和重点企业,南京、苏州率先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重点领域、关键产业实现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加快培育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氢能、新型储能、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通用智能、虚拟现实、前沿新材料、零碳负碳

      来源:上海市财政局2023-12-13

      支持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提升低碳零碳负碳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的投入,支持相关领域国家级和市级实验室、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支持开展一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推进实施可再生能源、绿色氢能、储能、新型电力系统、需求侧管理、近零碳建筑、低碳智慧交通、碳捕集利用等低碳零碳负碳推广应用。

      来源:央视网2023-12-13

      2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负碳海岛”。...郑德雁举例说,为保证候鸟迁徙,拆除了岛上所有80台风电设施;岛内实现了垃圾分类、污水无害化处理、清洁能源供暖全域覆盖;因生态环境改善,斑海豹数量由近200头增加到400余头;大黑山岛成为中国首个负碳超过

      来源:厦门市科学技术局2023-12-11

      2025年,厦门市重点行业和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积极进展,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一批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有力支撑主要耗能产品和主要行业能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30年,低碳零碳负碳理论与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3-12-11

      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巩固提升新能源等优势产业竞争力,加强低碳零碳负碳前沿技术研发,增强我国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发展清洁能源是新形势下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