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再工业化”相关结果174

      来源:中国企业报2012-10-09

      因此美国近年强调发展实体经济,工业化、再制造业。中美经济一直是既矛盾又合作且不断博弈的关系,博弈就是有矛盾,作为两个经济大国,越往后冲突将越大。...三一重工(600031)总裁向文波在微博上称:三一风电项目在美受阻除了选举的政治操弄以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以华为、三一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高端制造业的崛起对长期由工业化国家统治高端制造业构成冲击,标志中国与工业化国家经贸蜜月期的结束

      来源:OFweek2012-09-20

      美国由去工业化工业化的转变,绝不是简单回归美国制造,而是为了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经过金融危机后的反思,美国人已经认识到长期外包政策,导致国内产业空心,造成诸多社会弊病。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2-09-10

      欧美国家曾经实现了工业化,后来走了一段去工业化的道路,现在又要发展工业,叫做工业化。可是,他们的工厂都转移到中国来了,又想发展工业怎么办呢?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6-27

      并以高新技术为依托,推动产业升级,在既有产业基础上工业化、发展军工经济或新能源产业,特别是新能源产业的工业化。但不幸的是,美国已不具有绝对的优势!进而不得不再次祭出了贸易保护主义战旗。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2012-05-14

      其次,推动欧美国家工业化、加快制造业回流充实经济。...长期来看,贸易摩擦的常态将是欧美制造业回归的必然结果。刘良华说,从光伏行业看,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的差距也就在一两年左右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2-03-26

      专家指出,基于美国的工业化和大选年的政治利益考量,短期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升温渐成趋势。除了继续表示反对外,我国企业亦要通过借美制美绕道出口等方式加强应对。中国的多晶硅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2-03-25

      专家指出,基于美国的工业化和大选年的政治利益考量,短期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升温渐成趋势。除了继续表示反对外,我国企业亦要通过借美制美绕道出口等方式加强应对。

      来源:电源在线网2012-02-16

      为了摆脱危机的困扰,各国正纷纷谋划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实施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化。...同时,努力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紧跟政策投资热点,重点关注国家大力扶持的新兴领域,并充分利用相关专项资金及各种扶持政策,支持新兴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

      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2012-02-10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贸研究部梅新育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选年,奥巴马竞选的执政思路就是,贸易保护和工业化。成立贸易执行机构这种贸易保护的做法,符合奥巴马的竞选执政思路。...而不管是贸易保护还是工业化,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美国国内的就业机会。梅新育说,美国钢铁、汽车零部件、太阳能、风电等行业都在大选年给政客施以压力,让其以贸易保护政策来增加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和就业岗位。

      来源:电源在线2012-02-07

      为了摆脱危机的困扰,各国正纷纷谋划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实施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化。...作为工业制造业的一部分,2011年我国电源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仍维持平稳增长局面,产业各项经济指标基本正常,但生产、出口、效益各方面均尚未恢复至危机前水平。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1-12-13

      美国已经确定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其实现工业化和重塑美国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而中国也必须加快产业技术和品牌升级,重新夺回并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美国工业化与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利益冲撞。光伏业双反只是奥巴马的第一步棋。只有通过新能源、新材料等带动新一轮产业周期,吸引全球资本回流美国,才是美国工业再造的方向。

      来源:上海商报2011-12-08

      与此同时,美国在次贷危机之后力推工业化和招商引资,希望用贸易保护手段落实其工业化和招商引资政策。由于美方初裁已经认定损害存在,中国光伏产业将面临较大冲击,因为现在他们出口远远多于国内消费。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1-10-26

      该州的商业及政界领袖往往会用一个词来描述如今的情形,那就是:工业化。在这个有着悠久航海产业传统的州,如今,可再生能源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已经远远超过了造船业。...原本,从工业的角度看,我们州是德国最弱的地区之一。但是,由于核电已经逐渐被放弃,那么就只能是可再生能源有相应大量的增长。这将是德国未来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我们要在这一领域一路领先。

      来源:北极星电力信息化网2011-10-13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工业化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下制定了战略产业的国家发展战略,如美国选择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汽车,日本则重点发展环保产业。在国家战略下,巨额资金流向了这些产业。...因此,是否应在产业之前充分地进行软科学研究,从而在根本上消除技术路线的选择问题,这成为一些业内人士的建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