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学家圈2021-06-22
实际上应对气候变化,除了减排之外,人类还有一大类奇思妙想,那就是地球工程,希望能够通过非常规的人为手段去减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太阳辐射管理,另一类就是现在常说的负排放技术,如生物能源耦合碳捕获和封存(...蓝碳技术的探索
来源:水泥2021-06-21
中试与工程示范结果表明,原位还原脱硝技术用于燃煤水泥窑炉氮氧化物减排是可行的,该技术的提出为水泥工业实现超低排放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2021-06-17
未来电力系统将形成以“可再生能源+储能”为主的电力供给体系;对于工业行业,需要结合自然碳汇以及 ccus 等负碳排放技术,短期内提高工业端能效、控制煤炭消费以及加快煤炭替代是重要手段;对于交通行业,未来新能源汽车将对传统燃油汽车形成有效替代
来源:科技部2021-06-17
,是钢铁水泥等难减行业深度脱碳的可行技术方案,与新能源耦合的负排放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托底技术保障。...本次研讨会旨在总结我国ccus示范工程实施经验与重要技术成果,研讨大规模ccus示范工程实施落地面临的技术难点和瓶颈,提出未来ccus技术商业化推广路径建议,为《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编制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06-11
ge也为其燃气发电业务制定了清晰的低碳或零碳排放技术路线图。即第一阶段,天然气取代煤电,在现有的技术上可以做到碳减排45%。...“目前,在走向低碳或零碳排放技术路线中,氢以及碳的捕获或封存是实现低碳或零碳发电的可行途径。碳捕获或使用氢作为燃料是目前可行的方法,可以对现有和未来的燃气电厂进行脱碳。”阎福华表示。
来源: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2021-06-10
然而,生物质能源在生长的过程中一直在吸收二氧化碳,若制备成产品则二氧化碳一直储存在材料,直到通过燃烧等途径才释放到大气中,若燃烧过程中采用碳捕集的方式,则生物质能的使用属于负碳排放技术。...从目前来看,同为可再生能源与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相比,生物质能受到关注度不高,只有技术相对成熟的生物质直接发电技术受到关注较多。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09
,开展负排放技术应用推广。...2045-2060年为深度减排期,需以深度脱碳为首要任务,通过负排放技术和碳汇应用为必要的碳排放部门提供中和手段,从而兼顾经济发展与减排行动,最终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来源:中航泰达2021-06-04
该项目由北京中航泰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pc总承包,采用中航泰达自主研发、高硫高氟烟气超低排放技术:高效除氟脱硫组合除尘耦合scr脱硝超低排放技术。且配套建设了首套钢铁行业脱硫废水零排放。
来源:陈成武2021-06-02
宁波明州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翁君杰也在会上介绍了他们公司的概况,分享了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技术运用情况,着重介绍了由上海瀚昱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设计并承包的65t/h生物质锅炉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情况,
来源:中国网2021-05-28
3.减碳技术和负排放技术,对应能源供给清洁化和能源消费电气化,碳捕捉与封存、利用和负排放技术。...部署一定规模的ccs(碳捕捉与封存)、ccu(碳捕捉与利用)等减碳技术以及beccs(配备ccs的生物质能)等负排放技术。beccs及其他碳移除举措14%。
来源:中国石油报2021-05-25
arena过去只允许为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资金,但根据其扩大的职权范围,该机构可投资《低排放技术声明》(lets)中包含的技术,包括储能、低排放铝和钢生产技术等。
来源:汽车总站网 氢智会2021-05-24
第一是通过碳补偿机制,产生碳排放量等同于在其他地方减少的碳排放量,例如通过植树造林、购买再生能源凭证。第二是实现低碳或零碳排放技术,牵涉到风能、太阳能。...世界上大概有17亿辆燃油车,每年向大气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大概是400万亿吨,不光排放二氧化碳,还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所以对人类造成非常大的威胁,所以我们要使用可持续能源。
来源:海报新闻2021-05-24
比如,节能环保行业、相关的节能技术以及碳排放技术,都能创造出新的增长点。至于对国内经济增速的影响,付凌晖认为还需要观察。...降低碳排放任重道远记者查阅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2019年碳排放量为98亿吨,远超同时期的第二、三位(美国48亿吨,印度23亿吨)。
来源:中国华能2021-05-13
根据中试系统数据测算,coap技术与常规超低排放技术运行成本基本持平。...coap技术的成功研发,将为我国燃煤电站率先实现从“单一污染物”控制向“多污染物一体化”控制、从“超低排放”向“近零排放”、从“资源消耗”向“资源回用”的跨越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5-12
但能源化工项目也是把“双刃剑”,其技术线路一旦定型,极易形成锁定效应,中途难以再做调整。换言之,如果一开始选定的是高碳排放技术,那么其长达数十年的项目全生命周期,都将被锁定在“高碳”这条路径上。
来源:《中国电业》2021-05-10
本文重点针对发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技术进行分析,以便为后期烟气排放技术的应用提供有效的参考性意见。...3.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技术可以采用如下三种技术来改造烟气超低排放技术3.1脱硝技术在运用脱销技术之后,系统内部催化剂的填装层数会不断地改变。在实际改造时一定要直接装填原有的备用层。
来源:明晰FICC研究2021-04-29
碳标签:碳标签是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以便推广低碳排放技术。...碳排放强度(简称碳强度):单位gdp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国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但仍高于欧美)。人均碳排放: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人数。碳价格:即界定碳排放的社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