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仅彰显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也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驱动下,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占比将逐步下降,光伏、风电等非化石能源有望加快发展,占比进一步提升,同时,碳技术和碳市场在政策、需求推动下也将逐步得到重视。
碳达峰、碳中和
将分为加速减排期等三个阶段
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主要有:节能降耗,降低能源消费总量,进而降低能源系统碳排放;调整能源结构,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提高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比重;利用负碳技术减碳,如森林碳汇、碳捕集与封存(CCS)、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碳循环利用等技术。考虑减排措施的成本效益与难易程度,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路径预计将分为三个阶段:
2020-2030年为达峰期,需在生产侧和消费侧持续提高能效,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大规模发展清洁能源,推进工业、建筑、交通部门电能替代,引导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和低碳生活方式转型。
2030-2045年为加速减排期,将面临一定的缓冲时间,需依托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系统实现碳排放“稳中有降”并进入减排加速期,将实现交通系统全面电气化,完成农业零碳化改造,推进工业领域减碳行动,同时,开展负排放技术应用推广。
2045-2060年为深度减排期,需以深度脱碳为首要任务,通过负排放技术和碳汇应用为必要的碳排放部门提供中和手段,从而兼顾经济发展与减排行动,最终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碳达峰、碳中和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源和电力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且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未来碳达峰、碳中和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实现,即便达峰也可能有一个较长的峰值平台期出现。同时,我国碳排放基数大,当前减碳政策、措施还不健全,相关技术手段亦不完备,要实现倒U型减碳路径难度很大。相比之下,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约需60年,而我国只有30年,时间更紧,任务更重。因此,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国面临的挑战比其他国家更大。
节能降耗、能源结构调整、
碳技术和碳市场是发展重点
我国能源将从以清洁发展为主线转向以低碳发展为主线,2030年前碳达峰意味着煤炭消费需在此前、甚至2025年前率先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意味着在达峰后几十年内,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量需大幅降低,同时,推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展。因此,围绕低碳发展,从现实有效的途径来看,能源发展的重点在于节能降耗、结构调整、碳技术和碳市场三大领域;从实际产业角度来看,能源结构调整是重中之重。
(一)节能降耗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
我国长期以“保供应”为主的能源发展思路,造成产能持续扩张、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加之我国产业结构中制造业占比较高,导致我国单位GDP能耗居高不下。与末端治理和发展替代能源相比,节能降耗能够带来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减排的协同效应,也是现阶段效果最明显、经济性最好的减排手段。国际能源署研究表明,要实现到本世纪末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节能和提高能效的贡献将达49%。
工业用能占我国能源消费量约65%,能效提升最主要的潜力来自余热余压利用、通用设备的能效提升,以及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流程和系统优化。目前,建筑能效提升处于蓬勃发展期,存量的公用建筑单位能耗水平相较民用建筑更高,未来有很大的节能空间,是下一步能效发展的新动力,将主要集中在建筑围护结构和供暖制冷系统的能效提升。此外,数字化、智能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渗透与应用,也将为传统建筑行业挖掘更深层次的节能潜力。
(二)能源结构调整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从供给端看,需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降低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的消费占比。由于资源禀赋特点,我国能源供给体系以化石能源为主,而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化石能源消费,其中煤炭排放占76.6%,石油排放占17.0%,天然气排放占6.4%。减少碳排放的重点之一是减少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消费占比。
从消费端看,需提高终端部门电气化率,加速化石能源替代。终端部门碳排放主要来自工业、建筑、交通三个领域,减碳重点是提升终端电气化率水平,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预测,到2060年我国终端部门电气化率将由现在的27%提升至64%。
具体而言,工业电气化的重点是工业过程热电气化,主要措施包括微波加热、红外加热、电弧加热等新技术应用;建筑电气化的重点是采暖电气化,热泵是采暖电气化的主要手段;交通电气化的重点是乘用电动汽车渗透率的增长。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需克服电动汽车里程和充电焦虑,主要措施包括电池技术持续进步和充电模式不断创新;另一方面,需形成对燃油汽车的差异化优势,通过智能网联、无人驾驶、人性化服务等创造新体验,使电动汽车成为新兴热点科技和出行体验的载体。
从政策端看,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规划、制度将陆续出台,金融支持力度也将加大。2020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我国八项重点任务之一,提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随后,各部委均表示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开展政策研究和工作部署。其中,国家发改委表示要部署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工信部表示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生态环境部表示正加紧编制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央行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作为2021年十大重点工作的第三位,仅次于货币、信贷政策。
(三)碳技术和碳市场将成为主攻方向
有关研究显示,到2050年我国仍可能有10亿-20亿吨碳排放量,这需要通过负碳技术进行减排。
近年来,各国都在关注负碳技术,主要包括再造林、生态修复、新型建筑材料、土壤固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直接空气碳捕捉与封存(DACCS)、生物质能源碳捕捉与封存(BECCS)、生物质炭(Bio)等。我国在这一领域也有试点示范,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等发电企业现役机组已建成投产多套二氧化碳捕集实验、示范装置,预计未来在钢铁、水泥、化工等高碳行业也将逐步示范应用。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透露,2021年6月,我国将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电力行业首当其冲,涉及2225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十四五”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石化等行业亦将逐步纳入。从中长期看,被纳入碳市场的企业一方面可能受限于排放配额,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技术改造降低碳排放,节省的配额可以在碳市场上卖出获得收益。因此,如何面对碳排放交易市场运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能源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可再生能源替代将
由增量向存量替代演进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明确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时间表,将加速我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期间,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任务艰巨,同时,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的下降趋势不可逆转。未来十年,可再生能源替代将由增量替代逐步向存量替代演进,煤炭消费量也将进入峰值平台区,而后逐步下降。
煤炭等传统能源企业亟需认清形势,主动参与、主动求变,在做好能源供应“压舱石”的前提下,积极减排,主动转型。
控制煤炭增量,优化存量。“十四五”是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建煤矿受审批严、周期长、成本高等影响将更加凸显,加之部分存量资源逐渐枯竭,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将提速,产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对于存量煤矿,需深度运用大云物移智链等先进信息技术,构建智能矿山,实现节能降耗、减员提效,为煤炭行业平稳转型打好基础。
积极减排降碳。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矿井关闭后,采空区产生裂隙,井下瓦斯由此散发到地表,是甲烷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贡献度达20%。因此,甲烷减排日益迫切。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加强煤层气抽采与利用,将成为煤炭开采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之一。
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超前布局。碳达峰、碳中和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央和有关部门持续倡导与积极推动的重要工作,只有超前谋划、超前布局,方能化危为机,变被动为主动,抢占先机。
煤炭等传统能源行业需提高站位,充分认识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刻内涵与深远影响,主动求变,战略性推动化石能源原料化应用及新能源、节能、碳技术和碳市场等相关领域发展。同时,抓住近十年的关键窗口期,探索发挥区位、土地、资金等优势,积极在上述领域布局,以长远视角发掘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的方向、路径与方式,找准转型发展的切入点,把握低碳发展下的新增长点。
(作者系中国信达首席能源研究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9日,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对《辽宁省2025年第三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公告显示,辽宁2025年第三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模835万千瓦,其中风电795万千瓦,光伏发电40万千瓦,全部用于支持无补贴风电光伏项目建设。835万千瓦建设规模分解到沈阳市(2
近期,国家电投、广州发展新能源、广东省电力开发发布最新招聘岗位。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全资产业化子公司,负责实施集团公司B类科研课题项目--高效品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产技术开发。公司2017年9月在北京注册成立,2018年5月中央研究院与南昌
5月8日,在2025年德国慕尼黑智慧能源展览会(ThesmarterEEurope)期间,远景科技集团面向全球发布《2025零碳行动报告》(下称《报告》),宣布自2022年起连续第三年实现运营碳中和,并于2024年成功实现100%可再生电力使用,提前一年达成RE100承诺,彰显出其在绿色能源转型领域的卓越领导力与高效执行力
4月下旬,在大邱举办的2025韩国国际绿色能源展上,盛能杰携全新单相并网逆变器SE2-10.5KTL系列,三相并网逆变器SE100-125KTL-M3系列,以及三相储能逆变器SE12-30KHB系列,精彩亮相。这些新机型具备出色的发电效率和可靠的安全性能,能通过灵活的系统配置满足韩国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作为光伏并网以及储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8日,河南省孟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孟州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显示,支持科技创新,对投资超过5亿元的氢能产业项目,以鼓励氢能产业发展的普惠性政策方式给予不高于5000万元的研发补贴。支持项目招引,聚焦制氢装备、储存装备、运输装备、加注装备、燃料电池核
万物逐绿,春风报喜。在南方五省区,绿色低碳技术加快应用,近零碳建筑焕然一新,绿色发展图景欣欣向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持续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打造近零碳示范区,初步形成评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康巴什区)实施方案发布。根据方案,通过3年创建,达到以下要求:确保康巴什区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2023年康巴什区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碳排放增长趋势减缓;到2025年康巴什区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单位GDP碳排放下降率均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先行先试推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发改委发布《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康巴什区)实施方案》,将大力推广光伏、光热、空气能、风能、储能等新清洁能源在各领域的应用,助力康巴什早日实现碳达峰。方案提出,要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推广“光伏#x2B;”多元化模式,
当地时间5月7日至9日,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的新能源行业盛会——2025慕尼黑国际光伏展(IntersolarEurope)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上海电气电站集团(下称“电站集团”)携太阳能、氢能、多元储能等全矩阵产品及一站式解决方案重磅亮相,与全球能源行业领袖共探清洁能源技术革新与零碳未来。可复制解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的“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中东推介会”在迪拜顺利召开。新能源领域重点企业布诺太阳能、阳光电源、国轩高科、中环新能源、昂科丰、协氢科技、蜂巢能源先后作专题推介。省商务厅,部分省内企业,36家国
电氢协同的价值是通过电能与氢能的深度耦合,构建电为主体、氢为纽带的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新能源消纳,支撑电力系统灵活性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对需要进一步深度脱碳的各用能体系的渗透。——国网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春雁4月23日,由北极星电力网联合北京碳中和学会共同主办的“2025第
5月8—9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决策部署,汇聚行业智慧,科学研判电力行业发展新趋势,共商科技创新突破新路径,
5月9日,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对《辽宁省2025年第三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公告显示,辽宁2025年第三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模835万千瓦,其中风电795万千瓦,光伏发电40万千瓦,全部用于支持无补贴风电光伏项目建设。835万千瓦建设规模分解到沈阳市(2
近期,国家电投、广州发展新能源、广东省电力开发发布最新招聘岗位。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全资产业化子公司,负责实施集团公司B类科研课题项目--高效品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产技术开发。公司2017年9月在北京注册成立,2018年5月中央研究院与南昌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建设电力科技强国贡献力量——在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上的主旨报告(2025年5月8日)辛保安今天我们召开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电力科技发展交流思想、分享成果、凝聚合力,对于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8日,河南省孟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孟州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显示,支持科技创新,对投资超过5亿元的氢能产业项目,以鼓励氢能产业发展的普惠性政策方式给予不高于5000万元的研发补贴。支持项目招引,聚焦制氢装备、储存装备、运输装备、加注装备、燃料电池核
万物逐绿,春风报喜。在南方五省区,绿色低碳技术加快应用,近零碳建筑焕然一新,绿色发展图景欣欣向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持续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打造近零碳示范区,初步形成评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康巴什区)实施方案发布。根据方案,通过3年创建,达到以下要求:确保康巴什区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2023年康巴什区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碳排放增长趋势减缓;到2025年康巴什区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单位GDP碳排放下降率均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先行先试推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发改委发布《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康巴什区)实施方案》,将大力推广光伏、光热、空气能、风能、储能等新清洁能源在各领域的应用,助力康巴什早日实现碳达峰。方案提出,要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推广“光伏#x2B;”多元化模式,
4月29日,中国能建天津电建承建的华能重庆两江燃机电厂二期项目4号机组汽机扣盖完成,为顺利交机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两江国家云计算产业园内,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重大能源项目。本期建设2台H(J)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调峰纯凝机组,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湖南煤电行业高质量发展,湖南能源监管办持续加大对煤电规划建设的监管力度,统筹推进煤电项目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助力全省煤电结构优化升级,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一是加强煤电项目建设进度月度监测,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督导,确保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6日,浙江省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湖州市汽车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实施意见(试行)》通知的公示。通知显示,为加快推进全市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规范加氢站建设与运营管理,促进氢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详情如下:关于印发《湖州市汽车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实施意见(
我国碳市场建设的困境与优化路径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封红丽1沈春雷1姜海东1朱婧1袁甜1朱晔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上海置信能源综合服务有限公司)碳市场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政策工具,通过市场机制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已成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手段。近年来,我国碳市
5月9日,新疆公布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含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共59家。
5月9日,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发布。其中提出,持续巩固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支持经营主体实施石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民用核能、煤炭、电力、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合作项目,维护相关跨境基础设施稳定运营,促进能源运输畅通。双方将致力于加强金砖国家在贸易、财
当地时间5月7日,光伏行业年度盛会IntersolarEurope在德国慕尼黑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携全新质造升级的英利熊猫N型高效组件及“四位一体”智能清洁能源解决方案重磅亮相A2.270展台。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太阳能专业展览交易会之一,IntersolarEurope自创办至今已成为
5月6日,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造林碳汇开发项目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完成挂网公示,是吉安市首个成功实现挂网公示的林业碳汇项目,也是江西省第7个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造林碳汇开发项目,这标志着吉水县“双碳”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该项目以
5月8日,云南公布2024-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录,涉及钢铁、铝冶炼、水泥等行业,共101家。详情如下:
北极星氢能网讯:4月23日,由北极星电力网联合北京碳中和学会共同主办的“2025第二届绿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盛大召开。中国电建河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董舟团队成员刘维安在会议上分享了《氢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舟团队-刘维安当下全球能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落实国家、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部署,结合锡林浩特市实际,锡林浩特发改委牵头制定并印发《锡林浩特市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任务分工清单》,明确年度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确保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清单》围绕能源转型、节能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任务对煤电提出了“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的新要求,煤电技术正加速向“清洁低碳、高效调节、快速变负荷、启停调峰”方向转型。“新一代煤电”一方面要求煤电机组高效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更好地发挥煤电的电力供应保障作用,促进新能源消纳;另一方面要求煤电探索零碳或低碳燃料
4月30日,《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印发,首次系统明确虚拟电厂从“注册接入-能力认证-运行管理-交易管理-保供管理-退出管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要求,并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推动虚拟电厂健康运营,助力新型电力系统高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进一步推进,中国新能源装机比例逐年上升,截至2023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4亿kW,同比增长20.7%,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1亿kW,同比增长13.9%,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6%。目前,通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carbonemissiontradingmarket,CET,下文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