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土行者2021-08-19
结果表明:该地块上层地下水苯最大质量浓度为7 440.0 μg/l,下层为30 000.0 μg/l,说明地下水受到苯污染,且下层地下水污染程度较上层更严重。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2020-12-23
(nitrobenzene compounds,硝基苯类化合物)对环境具有持久性污染,具有很强的“三致”毒性,是地下水环境中比较普遍的有机污染物,美国、欧盟各国及中国已经将其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
来源:环境视线2020-07-23
皮革制品和制鞋行业的三苯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甲苯的毒性虽比苯小,但如果措施不当仍可严重毒害操作者和污染环境。
来源:中国报道2018-03-12
近年来,甘肃兰州地下水苯污染、河北沧州红豆水事件、河南禹州市加油站周边井水石油类污染、腾格里沙漠地下水污染等事件频发,治理情况不容乐观...而且地下水受土壤污染影响巨大,所以地下水污染一直是水环境治理的重点难点。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吴静介绍,我国地下水污染源点多面广,加油站、工业污染源地下水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来源:外贸信托五行财富2017-10-17
若将时间的节点继续回调,我们还能看到,2004年5月 沱江高浓度氨氮废水污染,专家表示最少在合理治理下5年以上方可恢复;2005年11月 松花江苯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2012年1月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
来源:大禹网2017-10-16
在松花江受到硝基苯和苯污染期间,哈尔滨市供排水集团在建设部专家组的指导下,利用第九水厂的技术及时处理了水中硝基苯,达到了水质要求。...颗粒炭和粉状炭作用相同,但颗拉炭不易流失,容易再生重复使用,适合用于污染较轻、需连续运行的水处理工艺,而粉状炭目前不易回收,一般为一次性使用,用于间歇地污染较重的水处理工艺。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7-08-09
近年来,各地屡屡发生居民生活用水被污染的案情,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兰州自来水苯污染,就是一种典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体安全受到各种因素的威胁,很多家庭除了要面对雾霾等空气问题,还得时刻担心家里的生活用水是否受到了严重污染。
来源: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2017-07-03
从1983 年,松花江水系不断遭到了有机物的严重污染,其中地下水中硝基苯类污染物占检出率的2. 9% ,检出数目有3 种,2,4-dnt 就是3 种硝基苯类污染物中的一种典型污染物 ,2005 年11
来源:中国生态修复网2016-01-15
焦化厂的污染土壤分为四层,其中地表以下0到1.5米这一层,污染物主要是多环芳烃,1.5到6.5米这一层是复合污染层,包括多环芳烃和苯、萘;6.5到10米这一层是苯、萘的污染,地下10到18米则是苯污染。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12-24
在松花江受到硝基苯和苯污染期间,利用先进的技术及时处理了水申硝基苯,达到了水质要求。在使用粉状炭时,必须根据所要去除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进行吸附试验,以确定活性炭种类和数量。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15-11-20
事件发生后,7位兰州市民拿起法律武器,将这几家企业推上被告席,要求相关企业对自来水苯污染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进行赔偿。...苯超标事件中,主要成因是因为威立雅3号、4号自流沟超期服役,兰州石化历史积存的地下含油污水渗入自流沟,对输水水体造成苯污染,致使局部自来水苯超标。
来源:中国环境修复网2015-09-29
此案的背景是,2014年4月,兰州市自来水突然被爆出苯污染超标达20倍,一时间举城水荒,中外瞩目。而兰州威立雅是该市主城区唯一的供水商。...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因去年4月兰州市自来水遭苯污染,7名兰州市民联合起诉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已经获得立案,开庭时间尚未确定。
来源:点绿科技2015-07-07
去年兰州水污染事件直接原因是兰州石化公司历史积存的地下含油污水渗入自流沟,对输水水体造成苯污染,而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在当时的时间中的主体责任不落实,对自流沟维修保养不到位,运行管理存在缺陷,信息迟报延报
来源:网易2015-03-04
根据媒体资料,2014年4月11日,兰州发生局部自来水苯超标事件,随后五位当地市民就对自来水供给单位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起侵权诉讼,要求威立雅对自来水苯污染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进行赔偿
来源:新华网2015-02-28
水污染事件发生后,5位当地市民就对自来水供给单位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起侵权诉讼,要求威立雅对自来水苯污染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今年2月兰州城关区法院已对此案正式立案。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4-06-23
富春江发生四氯乙烷污染、汉江武汉段水质发生氨氮超标、兰州自来水发生苯污染、杭州自来水出现异味突发性水污染让饮水安全频频亮起红灯。水环境风险评估预警迫在眉睫。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仝晓波2014-04-23
4月11日,发生在兰州的自来水苯污染事件就是兰州石化积累多年的环境污染的极端表现。不得不指出,当前,各地石化事故频频发生,似乎已进入了高发期,石化事故引发的流毒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2011-06-16
自2006年正式并网发电以来,除2008年由于放水冲洗松花江苯污染导致发电量减少,入库税款呈负增长外,其他年份入库税款以年均94%的速度增长。截至目前,入库增值税9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