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二氧化碳装置”相关结果2048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前天

      “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碳排放双控要求我们不仅要节能,更要用‘绿能’。”...近年来,浙江省以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和能效诊断为重点,大力推动重点用能企业设备装置升级、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源管理提升等,引导重点用能企业主动参与节能降碳。

      来源:中国政府网2024-05-30

      全面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到2025年底,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2.加快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

      中煤10万吨液态阳光项目新能源制储氢工程EPC招标

      来源:中煤易购2024-05-23

      二氧化碳加绿氢制绿色甲醇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华陆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发,2020年10月成功应用于兰州新区千吨级中试装置,并被石化联合会组织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招标文件指出,中煤鄂尔多斯液态阳光项目是通过风光可再生能源绿电制取绿氢,绿氢同现有装置排放废气中回收的co2合成甲醇,项目由625mw风光可再生能源发电、2.1万吨/年电解水制储氢、10万吨/年二氧化碳加绿氢制甲醇

      总投资121亿!水发能源前郭县源网荷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获批

      来源:水发能源集团2024-05-23

      项目利用风力发电电解制氢生产合成氨、甲醇,装置正常运行时基本无二氧化碳排放,项目工艺技术和建设方案上充分考虑并满足国家对“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整体要求,对同类石化项目具有示范作用。...项目建成后,相当于年度节约标煤约139.8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38.76万吨。

      来源:中国石油报2024-05-20

      锦州石化40万吨/年针状焦装置项目于2023年4月开工建设,致力于打造世界级针状焦生产基地,该公司生产的针状焦应用于国内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和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领域...2月,塔里木油田在新疆喀什建设的伽师6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一次并网成功,据测算该项目年发电能力可达10.4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标煤31.2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81.2万吨。

      来源:深圳市国资委2024-05-20

      作为龙岗水务集团的重点科技创新项目,“水-光-储”一体化绿色能源系统整合了低水头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分散式储能等绿色设施,实现清洁能源自产及利用,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以“水-光-储”一体化绿色能源系统成功落地应用为起点,龙岗水务集团将“向绿而行”,陆续推出智能厂级化验室、供水厂水泵效能测试一体化装置、尾水安全回用设施、少人/无人化节约智能厂站等,以节能减排创新举措,

      3.2MW!福州高新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一期屋顶光伏项目顺利并网

      来源:​永福绿能2024-05-17

      富有前瞻的运维装置为电站安全、高效运营保驾护航。电站棚架之间设置了人性化的检修通道,棚架的屋脊线位置设置清洗装置,配合机器人、无人机等先进运维技术,保障了电站高效运维管理。...项目采用10kv升压并网,年可发电约333万度,发电量全额上网,相当于节约标煤1004吨/年,减排二氧化碳2772吨/年,有效提升环境效益,促进低碳园区建设。

      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2024-05-13

      (主体工程包括煤气化装置、煤气净化装置)、一套6万吨/年三聚氰胺生产装置、100万吨/年尿基复合肥生产装置(主体工程包含二氧化碳压缩、脲液合成装置)、配套的公用工程、供热(3台220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4-04-29

      其中甲醇部分占地面积297.82亩,电解水制氢规模54000nm/h、储氢规模52000m(1.5mpa)、风电场至制氢站的220kv线路及配套20万吨/年甲醇合成及精馏装置。...项目全部改造升级后,预计年发电量约5.2亿千瓦时,相比改造前每年可增发电量约1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8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0.05万吨、二氧化硫0.29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来源:驻智利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2024-04-19

      该套装置由232个集装箱组成,其中平均分布有58个逆变器,年均发电量200吉瓦时,供电时长5小时,可为10万个家庭提供绿色能源,每年可减少排放65642吨二氧化碳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4-16

      从2021年开始,贵州电网公司开始组建分布式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团队,3年来无数次实地调研走访,他们找到了提升供电质量的关键突破点,并为此创新研制了两个装置——低压交直流一体化装置和构...据测算,新马村2023年减少碳排放1500余吨,相当于约75000棵树一年吸收二氧化碳的量。此外,新马村建立了碳排放管理体系和监测系统,将建设经验固化为长效管理机制。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4-16

      以上诸多优势使其成为未来可再生能源消纳、热电联供、制氢、碳捕捉(ccus)等领域极具竞争力的技术选项,也可作为未来电-氢-热(冷)综合清洁能源系统的能量转换与调节中枢装置。...技术近年来在双碳战略引领下新能源领域迅速发展起来,该技术即可实现富氢气体、天然气、甲醇等多种燃料的高效率发电,燃料适用范围广,无噪音,无污染物排放,也可实现低能耗电解水制氢,是理想的长时大规模储能技术,还可实现水与二氧化碳共电解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4-15

      同时,世界首个全超导大型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创造高约束模式运行新的世界纪录,中国环流三号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2023年,中国核电机组发电量为4334亿千瓦时,位居全球第二,占全国发电量的4.86%,仅占当前全球平均水平的50%,年度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3.4亿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4-15

      玛尔挡水电站转子由中心体、主轴、扇形体支架、大立筋、磁轭、磁极、集电装置等组成,外圆直径约12.8米、最大高度约3.08米、起吊重量达1050吨,是水轮发电机组最重的吊装部件,也是水轮发电机组最重要的转动构件...投产发电后,预计年平均发电量可达73.04亿千瓦时,可满足182.5万个年用电量为4000度的家庭用电需求,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2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81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3.04万吨。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4-04-03

      该项目应用多项创新技术,项目配备的2台12万nm3/h德国eisenmann立式旋转氧化技术的蓄热氧化装置,是当前国内瓦斯利用领域单机容量最大的蓄热氧化装置,并首次将双机-双级热电联供系统运用于低浓度瓦斯蓄热氧化领域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3-28

      除了释放的能量大,核聚变的过程还不会排放二氧化碳或其他温室气体,因此被视为“终极能源”。经过多年探索,当前,磁约束核聚变被看作较为可行的路径,其实现方式包括托卡马克装置和仿星器。...1970年,我国开始自主设计实验装置;1984年我国初代“人造太阳”环流器一号建成,它标志着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由原理探索进入规模物理实验阶段,使我国成为除美国、苏联、日本和西欧外,自主研制成功中型托卡马克核聚变研究装置的国家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3-22

      在中原油田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园区内,工作人员正在对国内百千瓦级soec电解水制氢项目的核心装置进行吊装施工。...除了制氢之外,soec技术原料适应性广,电解槽进料为水蒸气,在添加二氧化碳后,可生成合成气,再进一步生产合成燃料,如柴油、航空燃油等,在二氧化碳回收、助力碳中和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4-03-21

      主要建设风力发电装机750mw、光伏交流侧50mw/直流侧 60mw、电解水制氢装置、年产20万吨级绿色合成氨装置、2万吨级绿色甲醇装置。项目建成后,将打通绿色氢氨醇规模化生产路径。...项目采用动态工艺仿真模拟及优化技术、合成氨工艺包与关键设备协同调控技术、大规模柔性制氢技术、生物质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技术、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捕集技术,系统操作压力波动、风光出力极端条件下负荷安全调节时长、合成氨电耗水平

      来源: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2024-03-11

      一辆49吨柴油重卡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当于40辆小轿车的排放量。与49吨柴油重卡相比,每辆液氢重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40吨,可实现长途重载车辆零排放,对服务社会民生、生态环境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80kg级车载液氢储供系统工程样机;完成了液氢储供系统和燃料电池及整车的匹配性测试,通过了试车场公路实况考核,在质量和体积储氢密度、单位能耗、供氢速率等方面比肩国际同等先进水平;研制了车载液氢储供系统测试装置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11

      另外,集团还大力发展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技术产业,研发食品级二氧化碳,得到广泛应用。三是新能源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山东能源集团突破了大规模水煤浆气化技术与装备研发的技术瓶颈,建成了2000吨级废锅-激冷型、4000吨级超大型气化全球首套示范装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醋酸酯装置节能降耗、费托合成尾气回收、甲醇装置高效精馏等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