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储氢密度”相关结果157

      来源:宁波市科技计划科前天

      据扬州大学副教授裴玮介绍,当前,主流的高压气态储氢存在泄漏爆炸风险,而固态储氢又面临动力学性能差、质量储氢密度不足等技术难题。...氢能凭借其零碳排放、能量密度高、应用场景多元等突出优势,正成为全球能源革命的核心赛道。但是,储氢技术始终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如何才能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5-04-29

      氢燃料技术方面,已布局大功率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热管理技术以及高安全、高储氢密度的工程化气液氢储供系统集成等关键核心技术。

      来源:中集安瑞科2025-04-08

      4型瓶拥有轻量化、高压力、储氢密度高、耐腐蚀、长寿命等特点,符合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要求,被认为是未来车载储氢瓶的主流产品,同时也在氢气运输领域拥有广阔市场。...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集合斯康氢能发展(河北)有限公司(简称“中集合斯康”)宣布,该公司生产的4型高压储氢瓶产品,通过了tped(移动式压力容器指令)认证,并于近期正式向欧洲客户交付首批产品。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综合2025-04-07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高纯氢化镁和镁合金储氢材料两大系列,具有安全性高、储氢密度高、无贵金属等优势。...该公司围绕镁基储氢材料及装备的开发与产业化应用,致力于构建储、运氢关键材料及装备的研发、生产与服务全链条解决方案。

      来源: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5-04-02

      包括氢燃料电池汽车、氢动力船舶、航空器及轨道交通装备示范应用;大功率、高效率、长寿命燃料电池,高效率氢(氨)内燃机,高压力等级、高储氢密度车载储氢装置应用;钢厂物流、矿山基地、工业园区、港口码头等场景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应用

      来源:福田汽车2025-03-28

      福田汽车在整车技术方面已布局液氢整车技术、大功率燃料电池技术、高效率的电驱动系统及控制技术、冷热能综合利用技术等;在零部件技术方面,同步布局高功率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技术、燃料电池热管理技术以及高安全、高储氢密度的工程化气液氢储供系统集成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2025-03-19

      作为液氢重卡的核心动力源,“赛道1000”车载液氢系统以五项突破性技术奠定行业制高点,核心技术指标测试过程经第三方现场见证:航天级低温绝热性能,静态蒸发率小于3%,运行工况下气瓶压力平稳;质量储氢密度达...10%,实现高效储氢,助力液氢重卡续航冲刺1000km;超临界瞬态响应达4kw/s,燃料电池供氢压力1.3mpa以上;首次实现液氢系统故障诊断,并和整车动力系统联动;液氢系统总重较首代产品大幅降低,实现轻量化集成设计

      来源:明阳氢能2025-01-09

      固态储氢由于具有储氢密度高、安全性能好、成本更低等优势,已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下一代储氢技术。...厦钨氢能作为我国固态储氢材料的龙头企业,利用在贮氢合金方面的技术积累成功开发并量产了以钛基为主的固态储氢材料,良好的解决了固态储氢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充放的需求,显著提高了储氢、运氢的安全性。

      氢能 “专利竞赛”打响!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5-01-03

      其次,储氢密度提升也遭遇瓶颈,高压气态储氢虽应用...储氢环节,新型固态储氢材料与高性能有机液体储氢催化剂专利成果频出,让储氢容器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寿命更长。

      来源:榆林市招商服务中心2024-12-18

      其自主研发的液态有机物储氢技术(lohc),具有安全稳定、储氢密度高、经济性佳的技术优势,能实现氢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的储存和运输,解决了氢能长距离、大规模储运难的行业痛点,填补了相关领域技术空白。

      来源:浦东发布2024-11-22

      此次出运的镁基固态储氢罐,通过氢气与镁合金的化学反应,以固态形式将氢气存储于材料中,属于全球首例大型固态储氢设备,拥有储氢密度大、安全性高、经济便捷等特点,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氢气长距离、大规模出海运输。

      来源:浦东发布2024-11-21

      此次出运的镁基固态储氢罐,通过氢气与镁合金的化学反应,以固态形式将氢气存储于材料中,属于全球首例大型固态储氢设备,拥有储氢密度大、安全性高、经济便捷等特点,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氢气长距离、大规模出海运输。

      来源:天海工业2024-11-05

      试验包括气密性、质量储氢密度、静态蒸发率、维持时间、真空夹层漏放速率、夹层真空度、火烧、跌落及震动等环节,最终液氢介质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8-22

      此次交付的氢能重卡,搭载的是中集氢能大容量6*390l车载供氢系统,整体系统的储氢密度、疲劳试验及爆破试验数据远远优于国家标准,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不仅提升了氢能重卡的续航能力,还进一步增强了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来源:中海石油气电集团2024-08-22

      该设备储氢密度是45兆帕储氢瓶的1.5倍,为国内最大、压力最高的铝合金内胆高压复合材料气瓶,无任何焊缝、一体成型,密封性和耐疲劳性好,循环寿命长,可用于已建、在建和扩建的加氢站、储能站或综合能源一体站等项目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7-03

      “今后,随着储氢密度、氢燃料电池堆的功率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氢、氨燃料动力船舶将是未来零碳能源船舶的重要发展方向。”

      来源: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2024-05-11

      相同外廓尺寸下,有效容积增大20%,携氢量提升至百公斤级,液氢气瓶质量储氢密度达到12%,整体系统储氢密度超过10%。研制了国内首套专用加氢、回气接口。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3-27

      液氢在大规模的应用过程中它的重要的经济性指标就是储氢密度,液氢总的储氢密度我们联合能源总署规定质量的储氢密度大于5%,体积的储氢密度希望大于50公斤氢的情况。

      来源: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2024-03-11

      优化了车载液氢储供系统-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重型车辆底盘结构的构型,在国内率先研制了80kg级车载液氢储供系统工程样机;完成了液氢储供系统和燃料电池及整车的匹配性测试,通过了试车场公路实况考核,在质量和体积储氢密度...本项目以重型燃料电池车辆用户端液氢储供关键技术研究为切入点,围绕重载燃料电池商用车高密度储供氢的行业需求,以航天六院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为项目牵头单位,氢能业务首席专家刘玉涛作为项目负责人,联合清华大学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04

      “镁基材料的质量储氢密度和体积储氢密度都比较高,更小的体积和更轻的重量能储运更多氢。因此,镁基材料特别适合长距离安全存储和运输氢,这是镁基材料在性能方面的重要优势之一。”邹建新表示。...“基于高安全性和高储氢密度,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场景中,镁基固态储氢技术能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波动性和季节性难题,为可再生能源制氢应用场景提供大规模氢气存储技术。”宣锋表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