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储氢密度”相关结果153

      来源:明阳氢能2025-01-09

      固态储氢由于具有储氢密度高、安全性能好、成本更低等优势,已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下一代储氢技术。...厦钨氢能作为我国固态储氢材料的龙头企业,利用在贮氢合金方面的技术积累成功开发并量产了以钛基为主的固态储氢材料,良好的解决了固态储氢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充放的需求,显著提高了储氢、运氢的安全性。

      氢能 “专利竞赛”打响!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5-01-03

      其次,储氢密度提升也遭遇瓶颈,高压气态储氢虽应用...储氢环节,新型固态储氢材料与高性能有机液体储氢催化剂专利成果频出,让储氢容器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寿命更长。

      来源:榆林市招商服务中心2024-12-18

      其自主研发的液态有机物储氢技术(lohc),具有安全稳定、储氢密度高、经济性佳的技术优势,能实现氢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的储存和运输,解决了氢能长距离、大规模储运难的行业痛点,填补了相关领域技术空白。

      来源:浦东发布2024-11-22

      此次出运的镁基固态储氢罐,通过氢气与镁合金的化学反应,以固态形式将氢气存储于材料中,属于全球首例大型固态储氢设备,拥有储氢密度大、安全性高、经济便捷等特点,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氢气长距离、大规模出海运输。

      来源:浦东发布2024-11-21

      此次出运的镁基固态储氢罐,通过氢气与镁合金的化学反应,以固态形式将氢气存储于材料中,属于全球首例大型固态储氢设备,拥有储氢密度大、安全性高、经济便捷等特点,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氢气长距离、大规模出海运输。

      来源:天海工业2024-11-05

      试验包括气密性、质量储氢密度、静态蒸发率、维持时间、真空夹层漏放速率、夹层真空度、火烧、跌落及震动等环节,最终液氢介质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8-22

      此次交付的氢能重卡,搭载的是中集氢能大容量6*390l车载供氢系统,整体系统的储氢密度、疲劳试验及爆破试验数据远远优于国家标准,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不仅提升了氢能重卡的续航能力,还进一步增强了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来源:中海石油气电集团2024-08-22

      该设备储氢密度是45兆帕储氢瓶的1.5倍,为国内最大、压力最高的铝合金内胆高压复合材料气瓶,无任何焊缝、一体成型,密封性和耐疲劳性好,循环寿命长,可用于已建、在建和扩建的加氢站、储能站或综合能源一体站等项目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7-03

      “今后,随着储氢密度、氢燃料电池堆的功率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氢、氨燃料动力船舶将是未来零碳能源船舶的重要发展方向。”

      来源: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2024-05-11

      相同外廓尺寸下,有效容积增大20%,携氢量提升至百公斤级,液氢气瓶质量储氢密度达到12%,整体系统储氢密度超过10%。研制了国内首套专用加氢、回气接口。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3-27

      液氢在大规模的应用过程中它的重要的经济性指标就是储氢密度,液氢总的储氢密度我们联合能源总署规定质量的储氢密度大于5%,体积的储氢密度希望大于50公斤氢的情况。

      来源: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2024-03-11

      优化了车载液氢储供系统-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重型车辆底盘结构的构型,在国内率先研制了80kg级车载液氢储供系统工程样机;完成了液氢储供系统和燃料电池及整车的匹配性测试,通过了试车场公路实况考核,在质量和体积储氢密度...本项目以重型燃料电池车辆用户端液氢储供关键技术研究为切入点,围绕重载燃料电池商用车高密度储供氢的行业需求,以航天六院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为项目牵头单位,氢能业务首席专家刘玉涛作为项目负责人,联合清华大学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04

      “镁基材料的质量储氢密度和体积储氢密度都比较高,更小的体积和更轻的重量能储运更多氢。因此,镁基材料特别适合长距离安全存储和运输氢,这是镁基材料在性能方面的重要优势之一。”邹建新表示。...“基于高安全性和高储氢密度,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场景中,镁基固态储氢技术能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波动性和季节性难题,为可再生能源制氢应用场景提供大规模氢气存储技术。”宣锋表示。

      来源:河北民建2024-01-26

      储氢环节看,储氢密度储氢安全性和储氢成本平衡关系尚未解决,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一定差距。(二)储、运氢应用技术和研发能力不足。储、运氢核心专利基本掌握在国内外的大型企业手中。

      来源:新研氢能2024-01-23

      该产品成果核心技术和设备全部国产化,可实现最高0-120%额定功率范围内秒级快速调节,电源存储体积小、容量大、储氢密度高,安全高效,静音稳定且发电时间长,不依赖加氢站,可实现便捷、快速、智能、无污染、全天候和无限制发电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4-01-17

      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至2050年,氢气管网将密布于城市、乡村,车载储氢将采用更高储氢密度、更高安全性的储氢技术。...从运输领域来看,目前,氢储运技术尚未解决能效性、安全性等问题,且广泛采用的高压氢气运输存在储氢密度低、压缩能耗高等问题,无法实现氢的大规模远距离运输。

      来源:高工氢电2023-12-28

      今年4月,未势能源发布“木星”车载液氢储氢系统,单瓶储氢质量高达80kg以上,液氢系统质量储氢密度≥8wt%,续航里程超1000km,配套长城汽车“新长征1号液氢重卡”进入整车路试阶段。

      来源:工信部2023-12-26

      11.有机液储氢材料(二苄基甲苯、全氢二苄基甲苯)材料放氢后以二苄基甲苯形态存在,材料循环 100 次后质量储氢密度下降小于 2%,循环 600 次后质量储氢密度下降小于 5%;材料储氢后全氢二苄基甲苯含量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3-12-04

      “做出如下答复: 答:镁基固态储氢材料作为未来国家氢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镁是所有固态储氢材料中,储氢密度最高的金属材料,达到气态氢密度的1000倍,液态氢的1.5倍;同时镁储氢是常温常压,可大幅降低成本

      2个氢能研究院获批!河北省公示2023年第二批拟新建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名单

      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2023-11-22

      同时,研究院将根据全国氢能行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及相关行业标准、产业技术政策,以市场为导向,着眼于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基础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研究方向包括:高储氢密度车载储氢系统及关键部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