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斯诺登”相关结果93

      来源:企业网D1Net2015-10-06

      一、隐私泄露当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前技术分析员爱德华斯诺揭露了美国的间谍计划之后,很多人都对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对互联网和手机的监控程度感到震惊,因为这涉及到数百万人的敏感数据。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2015-09-14

      2013年6月底,美国中情局前雇员斯诺爆料,美国情报机关通过思科路由器对中国内地移动运营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等骨干网络实施长达4年之久的长期监控,以获取网内海量短信数据和流量数据。

      来源:和讯网2015-09-06

      斯诺事件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的争论。但无论是斯诺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即斯诺的行为给国际关系带来了一个全新焦点:外交政策和互联网治理日益密切的关系。

      来源:新华网2015-07-01

      2013年,罗塞夫决定推迟原定对美国的访问,原因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前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爆料的棱镜门事件中包括美国对罗塞夫的监听。

      来源:凤凰国际iMarkets2015-05-28

      此前因报道斯诺棱镜门事件获得普利策奖的英国《卫报》最近将目光转向中国核工业。昨日,《卫报》聚焦中国核能背后的安全问题,采访了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两弹一星的参与者何祚庥。

      来源:vsharing2015-05-06

      (调查显示target数据泄露对企业影响超斯诺事件)七、云计算不适合关键任务云计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期阶段主要是用于非关键业务,但是很多度过初期阶段的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在云端处理关键任务,不要忘了,还有很多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政策解读二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4-12-08

      再加上沸沸扬扬的斯诺事件更让各国进一步认识到,来自网络的攻击在分分秒秒中进行着,稍有防护不到位,我们的电力系统就有可能遭到攻击。如果没有一个严密的防护体系,后果可想而知。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4-12-05

      再加上沸沸扬扬的斯诺事件更让各国进一步认识到,来自网络的攻击在分分秒秒中进行着,稍有防护不到位,我们的电力系统就有可能遭到攻击。如果没有一个严密的防护体系,后果可想而知。

      来源:环球科技2014-12-04

      然而,讽刺的是,美国所指控的华为的间谍行为,正是美国对这个中国企业所采取的行动:根据《纽约时报》和《明镜》周刊从斯诺处获得的文件,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秘密入侵了华为总部服务器,监控了华为的高层。

      来源:中国日报网2014-11-23

      但立法议员认为,由于斯诺对政府监控行为的爆料,此类法案通过将面临极大困难。

      来源:每经网2014-11-07

      2013年,自斯诺逃到俄罗斯后,白宫就在当年的g20峰会召开之前放话说奥巴马不与普京单独会晤。此前的暗斗变明呛。今年,克里米亚闪电脱乌克兰入俄罗斯、乌克兰总统大选风波,使得美俄之间矛盾升级。

      来源:MIT科技评论2014-10-23

      主要公司 / 机构:3drobotics,雅马哈(yamaha),precisionhawk2、超级隐私智能手机基于安全和隐私考虑构建的新手机模式反映了斯诺时代的思潮趋势。

      来源:中科同向2014-09-25

      针对2013 年6 月初发生的斯诺事件,中国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于2014 年5月26日发表《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证实斯诺揭露美国窃密中国的内容基本属实。

      来源:人民邮电报2014-08-20

      高度重视网络新空间:技术经济价值2013年以来,斯诺事件的持续发酵和美国棱镜等计划的曝光,深刻地提醒全世界:网络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各国的基础平台和神经中枢,是国家的一种新边疆。

      来源:赛迪网2014-08-12

      2013年,美国人斯诺给世人揭开了数据战争的冰山一角。人们把战略核潜艇称为国之重器。的确,其神出鬼没的毁灭力量令人望而生畏。但是,如果导弹赖以导航的坐标数据被人修改或者提前探知了呢?

      来源:存储在线2014-08-11

      国产品牌崛起表现在国产化趋势到来了,斯诺事件带来的连锁反应,促使中国用户对国产化的需求机会多了,而国产品牌的投标机率和中标机会都比以前多了很多。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4-07-14

      赛迪顾问副总裁、资深分析师孙会峰认为,在斯诺事件的影响下,国内政策、舆论环境都在向有利于国产厂商的方向上转变,这是时代赋予国产品牌大步前进的机遇。

      来源:虎嗅网2014-07-02

      十年恩怨从美国国会调查案到斯诺爆料棱镜门,再到两个月前的美国国安局入侵华为核心服务器且监听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事件,一次又一次,美国人的挑衅行为引起中国舆论集体愤慨和口诛笔伐。...新疆广电网络的常伟表示,华为在国内给很多公司灌输的就是与思科比对,而思科的销售也认为对手是华为,特别是斯诺事件后,政府对信息安全抓的很严格。华为在各个领域给到思科的压力非常大。

      来源:虎嗅网2014-07-01

      十年恩怨从美国国会调查案到斯诺爆料棱镜门,再到两个月前的美国国安局入侵华为核心服务器且监听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事件,一次又一次,美国人的挑衅行为引起中国舆论集体愤慨和口诛笔伐。...新疆广电网络的常伟表示,华为在国内给很多公司灌输的就是与思科比对,而思科的销售也认为对手是华为,特别是斯诺事件后,政府对信息安全抓的很严格。华为在各个领域给到思科的压力非常大。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4-06-12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信息战场,斯诺事件再一次表明,没有硝烟的网络战争一直在进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