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核电国产化”相关结果3097

      来源:中国广核集团2024-06-27

      牵头成立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联合核电企业以及产业链优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完成80余项自主化专项研发并实现成果应用。...发挥自身在核电产业链的引领作用,带动5400多家上下游企业参与“华龙一号”建设,产业链韧性不断增强。

      国家电投“大型先进压水堆非能动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来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4-06-26

      截至2023年底,“国和一号”已实现整机100%国产化能力,有力支撑了核电“走出去”战略。...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是党的二十大明确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先进核电是实现中国“3060”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

      来源:人民网2024-06-19

      打造自主可控的核电产业链供应链日前,漳州核电3号机组浇灌核岛第一罐混凝土(fcd),二期工程建设序幕全面拉开。...’批量化建设过程中,国产dcs(集散控制系统)平台首次应用于核电机组,反应堆冷却剂主管道焊接设备首次采用国产焊机进行焊接,一系列国产新技术、新设备的创制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华龙一号’后续机组的自主化、国产化水平

      来源:《求是》杂志 等2024-06-13

      建立了完备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10年来,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平均造价分别下降30%和60%,白鹤滩水电站、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等一批世界级工程相继投产。...国家电网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水平,构建完整的特高压试验、研究、技术标准体系,研发世界首套完全可控换相技术换流阀,自主研制特高压换流变有载分接开关工程样机,建成新一代电磁暂态仿真平台。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6-13

      10年来,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平均造价分别下降30%和60%,白鹤滩水电站、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等一批世界级工程相继投产●国家电网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水平●构建完整的特高压试验、研究、技术标准体系...持续强化能源技术革命,抢占电力科技最前沿、制高点电力行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特高压输变电、柔性直流、大电网控制等领域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重大成果,建立了完备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

      来源:《求是》2024-06-03

      我国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分类推进技术自主创新、重大装备国产化,扎实开展关键技术装备攻关,积极推进新型储能、氢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特高压输电、先进核电、新能源技术、百万千瓦水电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4-06-03

      建立了完备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10年来,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平均造价分别下降30%和60%,白鹤滩水电站、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等一批世界级工程相继投产。...国家电网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水平,构建完整的特高压试验、研究、技术标准体系,研发世界首套完全可控换相技术换流阀,自主研制特高压换流变有载分接开关工程样机,建成新一代电磁暂态仿真平台。

      来源:上海电气电站集团2024-05-27

      田湾7号机组首套低压焊接转子实现了vver核电低压焊接转子锻件国产化批量制造应用,摆脱了低压转子锻件国外垄断的局面,实现了vver核电低压焊接转子锻件国产化批量制造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防城港核电站4号机组投产发电,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5-25

      国产化能力,有力促进我国核电产业链韧性和实力的提升。...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蔡振介绍,中广核实现了“华龙一号”从技术研发、工程转化、到项目投产的全面落地,带动上下游5400多家核电设备企业实现400多项关键设备自主化,已具备核电整机设备100%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5-14

      冷却塔高218.7米、零米直径约175米,单塔淋水面积20000平方米,是世界首个核电超大型高位集水海水冷却塔,因此被誉为“世界核电第一塔”。...张震表示,廉江核电项目采用的是自主设计、国产化的三代cap1000技术,运用非能动安全设计理念,不依赖于交流电源和能动设备,采用非能动专设安全系统设计。

      山东省发布风电行动计划:到2025年海上风电并网规模达到600万千瓦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4-05-14

      实施“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围绕高技术船舶、海洋新能源、深海高端装备和海洋生物医药等,每年在各类省级科技计划中布局20项左右关键核心技术和国产化攻关项目。...加快推进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盘活用海闲置资源,引导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消化围填海存量资源;做好用海项目手续办理,主动对接用海企业加快项目审核,全力服务核电、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港口等重大工程建设。

      来源:中核集团2024-05-11

      二十世纪末,国际上提出了三代核电技术的概念,并迅速取得了全世界的共识,随后,美、中、法、俄等国陆续在三代核电技术上持续进行攻关。...安全级仪控设备部分软件尚未国产化、燃料组件功率密度和堆芯功率分布等重要参数无法实现实时在线监测、中子探测器的采集精度不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我们无惧。”刘艳阳坚定地说。

      来源:中核集团2024-05-09

      下一步,核动力院将进一步践行“整体·协同”年专项工作要求,与相关方合力加快先导式安全阀的民用核安全机械设备首台套国产化设备供货工作。...由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联合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国内首台核电厂稳压器先导式安全阀,在成都顺利完成全部鉴定试验,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该核电阀门关键技术,打破垄断,具备向核电机组自主供货的能力,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之一,对提升我国核电项目自主性,加快推动我国核电

      来源:中国宝武2024-04-25

      国家高度重视核电材料的国产化,在上海市核电办的推动和上海市经信委的支持下,2018年就设立了工业强基一条龙项目,专项研发核电镍基合金焊材,构建全产业链研发平台全力支持、项目实施过程按季度组织推进全程指导

      来源:华能集团2024-04-23

      示范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3.4%。规划装机容量超过1200万千瓦的山东石岛湾、海南昌江、福建霞浦“三大沿海核电基地”开发格局全面形成。以水风光一体化为重点打造水电发展新模式。...坚持人才、资源、技术“三个集中”原则,优化核电开发管理机制,有力推动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商运投产,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来源:中核集团2024-04-22

      -14同位素依赖进口的难题,实现碳-14供应全面国产化。...今儿,碳-14出堆这个“全面国产化”撬动了什么?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4-15

      “核能产业链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核电装备自主化、国产化水平稳步提高。”...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当前,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及示范取得重大成果,已形成自主化三代压水堆“华龙一号”、“国和一号”国产化品牌,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快堆,以及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先进核电技术

      来源:中国广核集团2024-03-26

      赵福明表示,自开工建设以来,阳江核电在电站设计、设备国产化、施工技术创新和机组调试等多个环节实现了重大突破,同时也培养起了一支由数万核电建设者组成的高素质产业化队伍,推动了核电产业化整体升级。

      阳江核电年度上网电量首破500亿度 创国内核电站纪录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3-25

      赵福明表示,自开工建设以来,阳江核电在电站设计、设备国产化、施工技术创新和机组调试等多个环节实现了重大突破,同时也培养起了一支由数万核电建设者组成的高素质产业化队伍,推动了核电产业化整体升级。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广核携手12000多家企业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链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3-20

      其中,核能科创基金聚焦核电产业链国产化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核电产业链安全可控;光热科创基金聚焦光热发电领域关键技术、材料、装备等投资布局,助力我国光热产业链稳固;核技术科创基金围绕核技术产业科技创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