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球形燃料元件”相关结果47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4-01-31

      该项成果形成了电磁轴承结构大功率主氦风机、高温气冷堆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球形燃料元件生产线等高温气冷堆关键技术装备。

      来源:能源杂志2022-07-04

      固有安全性高高温气冷堆使用独立的球形燃料元件,采用全陶瓷屏蔽材料包覆颗粒燃料元件核心,燃料包壳熔点高,即使在最高达1620℃的运行温度下仍能保持完整性,燃料球破损率在10-6以下。

      来源:华能集团2021-09-13

      示范工程此次达到临界状态是通过球形燃料元件数量和控制棒“双调节”的操作方式,从首次装料到本次临界共历时23天。

      来源:中国华能2021-08-23

      作为高温气冷堆固有安全的关键技术,一个直径60毫米的陶瓷型包覆颗粒球形燃料元件,其背后凝聚的是中国华能携手中核集团、清华大学,对15项燃料核心工艺长达8年的攻关突围。

      来源:中国华能2021-08-23

      据了解,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陶瓷型包覆颗粒球形燃料元件,直径为60毫米,以石墨为基体材料,具有耐高温、高燃耗、抗腐蚀、抗磨损等特点,能够保证燃料元件的最高温度始终不超过其安全限值

      来源:大众日报2021-08-05

      据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示范工程先后攻克超大型压力容器、螺旋盘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电磁轴承结构主氦风机、球形燃料元件工业化量产等多项核心关键设备研发和制造技术,设备国产率高达93.4%

      来源:中国华能2021-01-18

      该技术由中国自主研发设计,已建设完成年产30万个球形燃料元件的生产线,目前已生产73万余个合格的球形燃料元件,后续将按计划分批运抵华能石岛湾工程现场。

      来源:中核集团2021-01-11

      目前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成功完成了双堆冷试,进入了双堆热试阶段;此次发往示范电站的球形燃料元件为7.8万个,是首批交付87万个球形燃料元件的一部分,这些球形燃料元件预计将于今年4月份正式入堆。

      来源:中国华能2020-10-23

      通过各方的合作,大家发挥各自优势,取得了关键技术攻关与工程转化中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攻克了诸如球形燃料元件工业规模化生产等多项“卡脖子”技术,探索出了一条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新途径和新机制。

      来源:中国华能2020-09-03

      高温气冷堆: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采用全陶瓷包覆颗粒球形燃料元件,氦气作冷却剂,石墨作慢化剂,是国际核能领域公认的第四代核能系统中的候选堆型之一,具有良好的固有安全性,它能保证反应堆在任何事故下不发生堆芯熔化和放射性大量释放

      来源:中核集团2019-08-28

      2017年7月17日,第20万个工业化球形燃料元件成功下线……诚如建设之初,中核北方就提出要通过这条生产线的建设、调试、生产运行,达到“出产品、出成果、出经验、出人才、出精神、出示范”的成果,第20万个球形燃料元件的顺利下线

      来源:央视2019-07-17

      当记者来到内蒙古包头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厂的时候,正赶上厂里最新一批高温堆球形燃料元件下线,这些燃料球即将被送往山东荣城石岛湾核电站,成为我国第一座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的动力之源,这也是全球首座将第四代核电技术成功商业化的示范项目

      解密高温气冷堆有多“高冷”?这就是华能人的答案!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9-01-28

      记者了解到,高温气冷堆重大专项自建设以来,攻克了多项核心设备及关键技术,研制出世界上最大和最重的核电压力容器、燃料装卸系统首次应用于工程实践、高温气冷堆球形燃料元件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采用电磁轴承结构的主氦风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1-07

      高温气冷堆重大专项自建设以来,攻克了多项核心设备及关键技术,研制出世界上最大和最重的核电压力容器、燃料装卸系统首次应用于工程实践、高温气冷堆球形燃料元件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采用电磁轴承结构的主氦风机(类似压水堆主泵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2018-11-14

      2017年7月17日,第20万个工业化球形燃料元件成功下线……诚如建设之初,中核北方就提出要通过这条生产线的建设、调试、生产运行,达到“出产品、出成果、出经验、出人才、出精神、出示范”的成果,第20万个球形燃料元件的顺利下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10-31

      “截至目前,年产30万个燃料球的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高温气冷堆球形燃料元件的生产非常顺畅,年产360万个燃料球的关键技术已实现突破,可以满足批量化建设的燃料需求。”

      来源:中国核工业杂志2018-06-13

      我国自主研发建设的全球首条工业规模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第20万个球形燃料元件顺利下线,ap1000燃料元件生产线正式投产。

      预计明年我国将有5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7-12-15

      它的燃料采用包裹颗粒燃料构成的“全陶瓷型”球形燃料元件,堆芯设计可以保证燃料元件最高温度不超过其安全限值1620℃,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建的第三代机组还包括中国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7-11-09

      攻克了主氦风机、蒸汽发生器、燃料装卸系统等关键设备设计技术,球形燃料元件试制成功通过辐照考验,实现了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核心技术上的重大

      来源:中国核学会2017-10-17

      2017年7月17日第20万个球形燃料元件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高温气冷堆元件制造实现了从实验线到工业规模生产线的直接转化,标志着我国在高温气冷堆元件制造水平已走在世界前列,加快推进了高温气冷堆元件商业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