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硅负极电池”相关结果12

      来源:电池中国2025-01-25

      业内认为,2025年有望成为evtol商业化运营元年,高性能电池是关键,短期软包和硅负极电池有望应用在evtol上,长期趋势是安全性更好、能量密度更高的固态电池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10-22

      硅基负极材料正在加速商业化应用。10月中旬,辉能科技在2024年巴黎车展上展出“100%硅负极电池系统。根据德国莱茵实验室的数据,该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可将电量从5%充至60%,8.5分钟充至80%。

      来源:电池工业网2022-05-20

      据悉,在部分电池企业商讨的高比容方案中,硅负极为明确发展方向。在2020年,就陆续有韩国、美国有关硅基阳极电池研发的最新消息传出。2021年,硅负极参与车企明显增加。

      来源:电池工业网2022-01-12

      而目前采用高镍材料和碳硅负极的锂电池,最高单次能量密度仅在300wh/kg左右。...2021年初,广汽埃安发布预告称,其搭载“硅负极电池”的车型将拥有1000km的nedc综合续航里程。2021年11月,工信部发布新一轮目录公告。

      广州发布新政!2025年将实现燃料<mark>电池</mark>汽车规模化商业示范运营

      来源: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1-12-30

      支持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低钴(微钴)动力电池技术研发,突破无线电池管理系统(wbms)、电池管理单元(bms)等技术,提高电池安全性、可靠性、性能和寿命,鼓励硅负极电池、石墨烯电池、燃料电池、固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

      动力<mark>电池</mark>新技术落地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2-03

      言下之意,广汽埃安发布的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和长续航硅负极电池是两种不同的技术,分别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速度慢”和“续航里程短”两大痛点。...“在三元锂电池的基础上增加1%—2%的石墨烯正负极材料,可大幅提升电池充电效率和散热性能。”

      来源:未来汽车报2021-01-22

      1月15日,广汽集团旗下广汽埃安官方宣布,正在按计划推进硅负极电池研发,最高可实现1000公里的综合续航能力(nedc)。此时沈晖将矛头对准1000公里,再度将威马置于行业的聚光灯下。...“如果主流的车型都用1000公里续航的电池,对社会资源将形成巨大的浪费。”

      来源:电池联盟2021-01-20

      ;长续航硅负极电池的普及受成本、消费者接受程度影响,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上汽集团旗下智己汽车推出的“掺硅补锂”技术与蔚来固态电池所用的“无机预锂化碳硅负极”都属于同类技术。不过,硅碳负极电池的普及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广汽集团官方回应:石墨烯基超级快充<mark>电池</mark>与长续航<mark>硅负极</mark><mark>电池</mark>是两种不同的技术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01-19

      公告中称,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与长续航硅负极电池是两种不同的技术,分别解决“充电速度慢”、“续航里程短”这两个动力电池应用中的不同痛点。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7-05-16

      3、世界首款硅负极电池完成认证拥有先进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开发商enevate公司,宣布已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硅主导的锂离子电池,应用于智能手机和其他消费类,并且已经通过了全球安全和质量认证(包括un 38.3

      来源:车云网2015-11-13

      滑铁卢大学的研究人员和通用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合作,研究了电池硅负极的热处理技术,解决充放电时硅负极体积收缩膨胀率过大的问题。...我们知道,电池负极材料和电池的安全性也有很大的关联,而硅负极材料的短板在于安全性较差,充放电的体积变化极大。每一次充放,硅材料体积收缩膨胀率高达300%。

      来源:车云网2015-11-12

      滑铁卢大学的研究人员和通用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合作,研究了电池硅负极的热处理技术,解决充放电时硅负极体积收缩膨胀率过大的问题。...我们知道,电池负极材料和电池的安全性也有很大的关联,而硅负极材料的短板在于安全性较差,充放电的体积变化极大。每一次充放,硅材料体积收缩膨胀率高达30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