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捕集与利用”相关结果2304

      来源:国家电网报20小时前

      在能源领域巩固新能源、综合能源、储能、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氢能、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等未来产业,改造提升煤炭等传统产业,推动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升级,实现产业多元化、低碳化

      来源:中国能源观察2024-06-17

      利用封存)技术和方法,全方位实现ccus技术与新能源、生物质能、化工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耦合,变废为宝,物尽其用,真正打造零碳和负碳的煤基气、煤基油、煤基电、煤基氢,努力构建零碳煤基能源体系,让其从根本上摆脱

      氢车免高速费!绿氢生产政策松绑!2024年4月氢能政策汇总!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6-17

      其中氢能方面指出:面向绿色低碳、智能、高效、多元化发展方向,以技术突破为导向,重点推动氢能制—储(运)产业环节的电解水制氢、生物质制氢、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技术,电化学储能、氢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及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

      来源:新华网2024-06-12

      ccus指的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是指将co2从工业排放源中分离后或直接加以利用或封存,以实现co2减排的工业过程,为煤电机组减碳固碳提供了关键的路径。

      考虑<mark>碳捕集</mark>和气网混氢的气电耦合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来源:中国电力2024-06-07

      储液式碳捕集依靠装置协同作用,将碳的吸收与释放过程解耦,提高系统运行灵活性。...储液式碳捕集机组利用储液罐的设计,将碳吸收和碳利用的流程解耦,实现在高峰负荷时吸收并存储碳资源,而在低谷负荷时释放利用碳资源。

      来源: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2024-06-04

      包括重点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术;黑土地固碳减排技术;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七)清洁生产。...(三)土壤污染防治及地下水修复与管控。包括污染地块、农用地、工矿用地的土壤污染防控、修复和可持续安全利用技术;黑土地保护技术;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四)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整理2024-06-03

      该项目总投资70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计划投资3.6亿元,利用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在吴忠市通达煤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内捕集18万吨/年气态二氧化碳,通过加氢合成12万吨/年的绿色低碳甲醇。...2022年6月30日,全球首款甲醇混合动力轿车——吉利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上市,与吉利完全正向研发的远程甲醇重卡在贵阳同步交付。

      来源:山西省生态环境厅2024-05-30

      入库项目分为减缓气候变化类项目和适应气候变化类项目,包括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碳捕集利用封存、控制非能源温室气体排放等8个体系,涵盖低碳工业、低碳农业、低碳交通等26个细分行业,致力打造气候投融资模式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低碳院之声2024-05-30

      igfc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项革命性前沿技术,对推动co2减排和煤炭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igfc是将煤气化与燃料电池结合的发电技术,可实现煤基发电由单纯热力循环发电向电化学发电的技术跨越,突破卡诺循环的限制,大幅度提高煤电效率,降低co2捕集成本,碳捕集后供电效率可以达到55%以上。

      发电企业碳市场履约面临多重挑战

      来源:电联新媒2024-05-29

      从回收利用二氧化碳来看,根据《中国碳捕集利用封存年度报告(2023)》研究显示,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电力行业碳捕集成本为200-600元/吨,整体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其他减排手段相比仍不具备竞争优势

      新增集中式风电、集中式光伏配储10%!国家碳达峰试点(杭州)实施方案印发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2024-05-29

      推进碳捕集利用技术研发攻关,加大相关企业招引和培育力度,探索在水泥、热电、化工等行业开展试点,构建二氧化碳回收利用产业链。...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推动碲化镉、钙钛矿等技术迭代应用,加强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与装配式建筑融合发展。到2025年和2030年,光伏装机分别达到480万千瓦、650万千瓦。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5-28

      公司依托丰富的天然气、煤炭和石油资源,建成了以液化天然气(lng)、甲醇、煤炭、煤焦油、乙二醇为主要产品,以煤化工产业链为核心,以能源物流为支撑的综合能源产业体系,并形成了天然气、清洁能源(氢能)、碳捕集利用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2024-05-28

      支持能源领域重点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支持高效能源存储和低碳能源系统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探索支持生态固碳以及规模化、全链条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试验示范工程建设。...完善绿色金融信用体系,依托省“金服云”平台,依法依规对接省双碳综合管理平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信息与金融信息共享,为金融机构提供多渠道、多维度的绿色产业、项目与企业信息

      来源:CLEANdata2024-05-23

      工业脱碳必须加速——虽然我们看到许多有前途的新技术出现,但还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激励产业集群以及能源和碳捕集资产的共置,以优化废热、本地能源储存和碳捕集利用。...它利用一系列看似合理的净零情景,确定了设计、交付和运营负担得起的、理想的和有弹性的未来能源系统的创新优先事项,该系统以低碳产品和服务为基础,作为充满活力和竞争性的经济的一部分。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2024-05-22

      igfc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项革命性前沿技术,对推动co2减排和煤炭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igfc是将煤气化与高温燃料电池结合的发电技术,可实现煤基发电由单纯热力循环发电向电化学发电的技术跨越,突破卡诺循环的限制,大幅度提高煤电效率,降低co2捕集成本,碳捕集后供电效率可以达到55%以上。

      来源:成都市新都区经济和信息化局2024-05-17

      四是低碳原料替代、生产工艺深度脱碳、碳捕集利用封存、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工业低碳零碳负碳技术。...二是可再生能源高效低成本制氢、氢能利用、新型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利用、工业绿色微电网、电能替代、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

      西安丝路碳中和技术与成果博览会暨西安丝路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邀请函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4-05-16

      (三)节能低碳技术展区包括节能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绿色制造、节电节水节气产品、工业余能利用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绿色建筑等。(四)数字能源展区。

      来源:中国船舶2024-05-16

      由于船用碳捕集技术尚未大规模使用,国内各港口暂未建成完善的二氧化碳回收配套设施,液态二氧化碳的卸载与转运成为难题。...齐耀环保作为首台套设备提供者,针对港口缺少二氧化碳回收配套设施的现状,创造性地制定了一套完备的船用二氧化碳卸岸的技术体系和操作体系,派瑞科技在co后端消纳利用方面充分发挥了其产业优势。

      来源:人民日报2024-05-15

      发布绿色低碳产业转型指导目录,扎实建设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支撑先进高效光伏电池、漂浮式海上风电、氢基竖炉冶金、碳捕集利用封存、第三代核电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关于开展2024年北京市低碳试点工作的通知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4-05-15

      1.先进低碳技术试点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系统优化、绿色制造、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领域,征集一批减排效果好、应用场景广泛、推广价值高的先进低碳技术应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