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转移”相关结果1046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6-24

      需考虑提前规划“西电西用”国网能源研究院研究认为,“十四五”以来,碳排放相关政策对控排企业、出口型企业和国际供应链企业的影响不断增强,工业产业布局逐步呈现向清洁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转移集聚的趋势,尤其是西北五省和内蒙古工业增加值增速远超全国平均增速

      来源: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2024-06-21

      据介绍,根据对图例中表示发电量或负荷量节点的大小,和表示厂站节点实时碳强度的颜色,以及表示线路上碳强度转移的方向这张“电碳一张图”的分析,发现天津宁河、静海等地区的光伏等新能源出力较大,向外提供绿色电力...;滨海地区自身火电较多,发电碳排放较多;在新能源大发时刻绿色电力通过电网输送到了滨海,使得滨海的电力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由0.652克/千瓦时降低至0.563克/千瓦时。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6-18

      德国大众、巴斯夫等企业因为欧洲能源价格高涨对外转移产能。美国趁机出台《通胀削减法案》等一系列保护主义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剧欧盟产业外迁压力。...德国相关研究显示,电动汽车行驶在全生命周期内累计碳排放较同级别柴油车低36%。

      来源:平顶山市科学技术局2024-06-13

      开展交通运输领域能耗与碳排放实时监测、碳排放核算评估、大型交通枢纽(近)零排放等低碳技术研发,研发交通污染与降碳协同治理、载运工具污染排放净化控制等技术,推动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围绕“7群12链”,初步构建我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大幅提升我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减污降碳技术转移转化应用能力,扩大绿色低碳科技供给。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6-07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发展,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其他行业化石能源消费向电力消费转移,我国电力需求将刚性增长

      来源:海南省人民政府2024-06-04

      严防“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死灰复燃,巩固好前期“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果,科学分类施策,疏堵结合,杜绝“一刀切”。(四)优化含vocs原辅材料和产品结构。...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和我省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原则上采用清洁运输方式。

      来源:海南省人民政府2024-06-04

      严防“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死灰复燃,巩固好前期“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果,科学分类施策,疏堵结合,杜绝“一刀切”。(四)优化含vocs原辅材料和产品结构。...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和我省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原则上采用清洁运输方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5-30

      不过,《报告》同时显示,2023年我国生活垃圾发电行业正逐步呈现向中西部及东北等地区转移的趋势。此外,在供热领域,生物质能也逐渐发挥出优势。...《报告》显示,比如,在工业部门,钢铁、水泥等产品的高温加热和原料处理过程中,可采用生物天然气作为燃料;在交通部门,航空运输公司可采用生物航煤减少碳排放

      发电企业碳市场履约面临多重挑战

      来源:电联新媒2024-05-29

      当前火电企业减排手段有限碳市场建设的初衷是通过市场手段促进企业开展有效减排,并引导资本向减排技术转移。但目前火电企业自身缺乏实际有效的减排。...18%,而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数据来看,“十四五”前两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相比2020年下降4.6%,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十四五”后三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平均要保持年4.5%左右的降幅,因此市场普遍预期配额基准线将进一步收紧

      来源:常州市发改委2024-05-23

      着力降低单位产出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增强能源系统运行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双轮驱动,协同发力。...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强化政府规划引领和政策协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推动能耗、排放要素合理流动、产业有序转移、产能优进劣汰,建立健全节能降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内外畅通、共建共享。

      来源:石嘴山市生态环境局2024-05-23

      严格承接转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严防产业转移变为污染转移。(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生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管局配合,三县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负责落实)3.全面开展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

      安徽省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方案(试行)发布

      来源:安徽省发改委2024-05-20

      (7)支持试点园区创新应用场景,与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合作建设一批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加快先进成套绿色低碳技术装备、节能产品首试首用。...(4)支持试点园区加强碳排放管理专门机构建设或人员配备,常态化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和水平。(二)突破零碳关键技术。

      《安徽省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方案(试行)》发布

      来源: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5-17

      (7)支持试点园区创新应用场景,与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合作建设一批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加快先进成套绿色低碳技术装备、节能产品首试首用。...(4)支持试点园区加强碳排放管理专门机构建设或人员配备,常态化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和水平。(二)突破零碳关键技术。

      安徽省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方案(试行):支持试点园区将能源资产以虚拟电厂形式参与电力交易

      来源:安徽省发展改革委2024-05-17

      (7)支持试点园区创新应用场景,与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合作建设一批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加快先进成套绿色低碳技术装备、节能产品首试首用。...(4)支持试点园区加强碳排放管理专门机构建设或人员配备,常态化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和水平。(二)突破零碳关键技术。

      来源: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4-05-10

      充分发挥四川省资源禀赋优势,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引导有色金属行业产能向可再生能源富集、资源环境可承载地区有序转移。(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深化技术节能降碳。...聚焦我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总体目标,以构筑低碳产业格局为基础,以低碳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关键,进一步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快我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

      《四川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

      来源: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4-05-10

      充分发挥四川省资源禀赋优势,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引导有色金属行业产能向可再生能源富集、资源环境可承载地区有序转移。(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深化技术节能降碳。...四川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指出:“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用能结构明显优化,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重点产品能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2024-04-28

      统筹推进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稳妥推进地炼产能整合转移,加大短流程炼钢工艺推广。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清洁生产,加快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工业园区建设。...到2035年,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形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提升,生态安全更加稳固,美丽山东目标基本实现。

      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 微电网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4-26

      数据中心温冷业务(东数西算)、绿氢、工业硅等行业未来增长空间和用能需求都很大,并可以适应新能源的波动性调节负荷,这些产业可以考虑向西部转移,和新能源大基地配套布局。...我国工业领域能源消费占总量三分之二左右,碳排放占比达到70%,是未来实现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4-04-26

      中长期看,我国能源电力供给和消费都面临关键影响因素变化大、不确定性增多等挑战,供给侧结构加快调整,随机性波动性增加;需求侧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其他行业化石能源消费向电力消费转移,需求总量将持续刚性增长

      来源:亮报2024-04-25

      中长期看,我国能源电力供给和消费都面临关键影响因素变化大、不确定性增多等挑战,供给侧结构加快调整,随机性波动性增加;需求侧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其他行业化石能源消费向电力消费转移,需求总量将持续刚性增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