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民企涉“核电”进行时

2012-02-22 11:04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核电机组核电建设核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在产业链的设备设计制造环节中,国有大企业近年主要攻关核电重大装备,如核岛中的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主管道、主泵等。一些关键零部件、原材料仍在大批进口国外产品。

去年7月15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调整三代核电机组等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后,三代核电机组的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与二代核电机组一样,也享受了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等优惠政策。

据上述业内专家介绍,民营企业参与核电建设,提供设备、提供材料的积极性很高,现在真正在产业链上有所作为的企业也有一些,比如其研发生产的各种管材、核级电缆、钢板、密封件等,已经打破了国外垄断。

然而,民营企业在填补国内空白后,转眼又遇到了困境。

“现在的情况是,在打破国外封锁之前,国外产品要价高。一旦国内的产品生产出来,国外产品的价格也跟着压下来。但民企现在普遍反映,因为产品的实践经验少,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度还不高,往往是国内产品把国外产品的价格压下来了,但核电业主又选择了价格相当、质量有保障的国外产品。”上述专家表示。

努力打破国外垄断的民营企业,在免税方面没有优惠,还得不到市场认可,难免会叫屈。

“民企对中国核电制造业,乃至整个装备制造行业都有重要意义。不仅打破国外垄断、降低市场价格、节省国内企业的采购成本,还加快了相关设备的国产化。”该专家解释说。在他看来,不给民企实践的机会,如何谈得上发展,核电行业还是要支持民营企业。

抓住机遇挤进市场

都想“分羹”核电市场,涌入的企业太多,会不会造成产业链上产能过剩的情况?业内有人担心核电产业链的大浪淘沙过程不久会出现。

“核电产业的发展不会如风电和光伏那样失控,首先因为核电产业门槛较高,且处于军用向民营过渡的阶段,能够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数量有限,不会出现风电、光伏等产业的一哄而上现象。其次,核电行业的需求较为清晰,客户主要是核电站,明确的市场需求有利于遏制不合理产能。”萧函告诉记者。

有诺大的市场,但又成不了供货主流,民营企业多次向行业呼吁和反映问题。在业内人士看来,国产材料和设备的成熟度、可信任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先要想方设法挤进去,才能逐步占领市场。

“核电产业对技术要求高,这是民营企业进入核电产业必须跨过的门槛。没有过硬的技术作为保障,根本不可能在核电产业中获得业绩。”萧函表示。

“即使经历了福岛核事故,国内核电发展目标有所下调,但是到2020年装机容量也不会低于7000万千瓦,因此所谓核电产业饱和的现象从长期来看是不存在的,核电市场空间十分巨大。在这一市场中,民营企业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细分市场中站稳脚跟。”萧函分析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机组查看更多>核电建设查看更多>核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