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技术报道正文

详解2011-2013年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组图)

2013-09-12 08:5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整理关键词:核电技术核反应堆核能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核工业发展将何去何从?未来怎样加强核安全?核工业全球化时代,我国面临什么机遇和挑战?9月11日至13日,以“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召开。我国核领域近半数院士聚首哈工程,把脉核科学技术未来发展走向,助力核科技事业发展。

核学会年会现场

本届学术年会共收到论文1206篇。大会主要以大会特邀报告、分会场口头报告、张贴报告三种形式进行,发布了2011年6月—2013年6月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分别为大亚湾实验发现中微子新的振荡模式、中国实验快堆并网发电、气体离心法铀浓缩技术完全实现自主化和工业化应用、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等内容。并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和学者就核科技发展政策环境、基础研究、核能三代、四代技术、核能装备制造等进行演讲。此外,本届年会还举办以“传承科学精神——纪念玻尔模型建立100周年”为主题的青年报告会,届时,胡思得、邱爱慈院士等将与1000余名高校学生和青年科技工作者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弘扬老一辈核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将科学精神的“正能量”发扬光大。

另外,本届年会增设“核能产业论坛”与“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评选两项重要内容。“核能产业论坛”围绕当前核能产业领域的热点、重点、难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交流与讨论,依托中国核学会年会的强大学术平台和专家智库资源,有效地推动核能产业“产学研用”的高效结合。

据悉,中国核学会学术年会是我国核科技界学科设置最全、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每两年召开一次。本届大会旨在搭建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展示和交流两年来核科学技术各个学科领域的创新成果,推动各个学科交流、交叉与融合,促进核科技人才的进步与成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核电、核燃料关联产业、核技术产业、核基础科学、核医学、核农学等学科的全面发展,使核技术更多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本届学术年会由中国核学会主办,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和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承办。

作为人类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创造之一,核能仍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之一。当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17台,装机容量1474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8台,装机容量3056万千瓦。根据核电发展相关规划,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我国核电已经进入积极稳妥发展的新时期。哈尔滨是中国核工业人才培养和装备制造基地,现拥有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电气集团等具有中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的核科技科研机构和制造企业,为中国的核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13年中国核学会年会在哈尔滨召开,对推动哈尔滨核科技创新与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东北网)

下页附“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2011.6.30-2013.6.30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技术查看更多>核反应堆查看更多>核能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