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除灰除尘报道正文

跨越27年的两起粉尘爆炸事故(组图)

2014-08-15 09:18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陈璇关键词:昆山爆炸工业粉尘除尘措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业内角度来看,昆山这场爆炸的“病灶”,也没有太特别的地方——建筑设计不合理、防护装备不齐全、除尘措施不到位。

单位,哪还有单位

这些天来,安抚楼麻将桌上的话题,总是少不了昆山的爆炸。

作为过来人,几个牌友们对昆山烧伤者的未来略微感到有些担忧。

“会不会赔一笔钱就完事了?”

“以后谁来管?”

这么多年来,让他们稍感安慰的是,自己是有“单位”的人。

单位曾经给予他们慰藉和保障。悲剧发生后,亚麻厂在百天里迅速为他们建起两栋安置楼,还粉刷成明快的黄色,在周围一片老旧苏式红砖楼的映衬下,显现出一种特别的格调。

单位的安抚办专门解决他们的各种诉求。每年,他们还会在安抚办的组织下外出疗养,去过北戴河、三亚,还有哈尔滨郊区的黑天鹅度假村。

他们的活动室不久前发生一次小火灾,室内墙壁烧得漆黑,安抚办找工人为他们重新装修。他们嚷嚷着夏天热,于是活动室装上了中央空调。有人解释说,对烧伤的人来说,夏天最难熬,因为他们烧毁的皮肤没有汗腺,不能排出汗和毒素。

如果没有遇到那场灾难,这些工人的生活可能会走上另一条轨道——目睹国营工厂从辉煌走向衰落,经历国企改制,工龄被一笔钱买断,下岗或者提前退休,然后像楼前卖布鞋的老同事一样抱怨“退休金今年咋还不涨”。

“单位”在改制中被卖掉后,他们中的一些人至今还怀念着它——尽管它给他们带来那么伤痛的记忆以及难以消除的疤痕。

亚麻厂改制后,他们赖以生存的国营单位在事实上已不存在,但是体制仍然为他们“兜底”。改制时,在解决工厂职工这个“大包袱”时,历史遗留下的烧伤工人被单独对待。新的亚麻厂不想再负担他们,但当地政府财政继续为他们付“工资”。一直陪伴他们的安抚办也保留至今。

但体制不能抚慰的还是有很多。对于这群已经失去青春、容颜和劳动力的人来说,他们花好几年时间接受了烧伤这个残酷的事实,但疾病随之而来。烧伤后遗症日渐在他们身上浮现,心脑血管出现病变,肝、肾等器官有了衰竭的征兆。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当初输血时感染上丙肝和乙肝,病毒潜伏了20多年后开始活跃。

一位男家属心酸地说,他不敢和妻子盖一床被子。因为夜里妻子烧伤的手臂会不由自主地抽搐,“打到我身上,吓得我心脏咚咚跳,心里落下病了”。

他们中很多人感叹,婚姻在凑合中“糊里糊涂”地过了20多年。当初,他们的婚姻带着更多现实的色彩。女工在烧伤时大多20岁左右,大部分还未婚。为了帮这些女工组建家庭,工厂开出了在当时看来很优厚的条件——凡是跟烧伤女职工结婚的,可以解决城市户口,并且在厂里安排工作。这在当时成就了较高的结婚率。

即使有人过得不如意,但不太敢想离婚的事。一位女伤员说:“孩子已经够可怜了,有个烧伤的妈就挺自卑的。如果又活在单亲家庭里,不是更可怜。不能让孩子再受到伤害了。”

在她的叙述中,别人的生活还不如自己:“有家属不想过了,拿着工资卡跑了。也有人跑了几年又回来了,日子还是照常过。你说,又能咋样呢?”

如今,伤员们人过中年,陆陆续续进入更年期。在一个长年关注这群人的医生看来,这是令人担心的阶段:“这么多年过去,他们的心情看上去平复了。等他们到了更年期,没完全排解的情绪可能会再次爆发,引起精神问题。”

有人的挎包里终日装着治疗抑郁症的药片,还有的男家属不得不忍耐妻子突然爆发的脾气。

原标题:爆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昆山爆炸查看更多>工业粉尘查看更多>除尘措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