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小水电遭遇窝电困局

2014-09-22 11:29来源:《财经》杂志关键词:小水电水电站水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该人士介绍,装机1万千瓦以下的电站多是厂网分开时剥离出来的电站,而装机1万千瓦以上的电站多是新建的民营电站。

目前,怒江州2.5万千瓦以下电站,年实际发电量还不足设计发电量的一半。

造成这一“窝电”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电网、电源建设不同步,电网接入能力弱,电网公司又过于强势,这让水电上网难上加难。

两年前,位于云南保山市的敢顶河电站曾向保山电力公司递交报告,请求允许限负荷并网试运行。几日后,该电站接到“开关站改扩建完成前,不同意并网运行”的回复,并被要求与电力公司共同承担开关站改扩建工程费用,约计140万元。而按照双方此前的约定,开关站仅需做变压器增容工作即可,投资也仅需20余万元。

敢顶河电站的投资商认为保山电力公司的要求并不合理,遂没有答应,此后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该电站处于空置状态,具备投产能力但没有发电。

另一位小水电业主透露,其投资的电站即使附近有变电站,仍被当地电网公司要求接入几十公里之外的另一变电站,该项接入工程需要增加投资上千万元,费用全部由业主承担。否则,电站就无法实现并网运行。

一家水电央企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地处偏远地区的项目开工后,企业会和电网公司协商加快电网建设步伐,若电网规划与建设进度衔接不上,企业一般会自己先自建线路。

“央企实力足,但民企没有这个实力。”上述投资人士说,电网建设投入成本相当高,有时甚至和建设一个水电站的成本一样多。

前述小水电业主表示,云南很多小水电投资方均希望五大电力集团尽快到缅甸建大水电站,然后把电力卖到中国,这样国家会推动电网建设,小水电就可以搭顺风车。“民企和电网公司没有谈判权,电网建设需要依靠央企去谈判。”

悲观人士指出,即使电网建设跟上脚步,一旦水电电量供应达到一定负荷,首先被挤压的肯定是小水电,“毕竟你和电网公司的议价能力不如大企业强”。

水电并入电网的比例四川最高,超过50%,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的水电并网比例均在35%左右。

移民困惑

建设过程中不间断爆发的移民问题亦造成众多小水电的“烂尾工程”。多位受访人士表示,由于电价一直稳定,水电建设成本的提高会大大加剧民营企业资金负担,尤以湖南、湖北最为突出。一旦出现移民纠纷,既无钱又无关系的民企普遍缺少妥善解决路径。

“其实企业愿意和老百姓直接对话,也愿意按标准上限支付。”参与移民工程的负责人说,但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移民只能由地方政府负责搬迁和安置,小水电移民征地补偿标准亦由地方政府制定执行,企业除支付移民费用,不得直接参与移民谈判。

这一规定为地方政府假手水电谋取其他利益诉求创造了腾挪空间。

一位在湖南从事水电开发的投资人表示,地方政府想从移民中获取收益的心态比较普遍,很多水电开发中出现的移民问题并不是由投资方引起,而是因为地方政府多方索求。

该人士透露,在湖南省,一个水电项目牵涉到的具体淹没土地面积,需要地方政府作为第三方参与丈量。有的库区内每亩地平均可获补偿10万元。当地农民每亩土地平均年收益不足2000元,对库区农民而言,一次性获得50年的土地收益补偿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对于投资企业而言,也愿意按章办事,以保证工程建设如期推进。可在支付移民款项时,地方政府往往要求投资方将移民款项先拨至政府账户,再由政府拨给移民。而诸多移民问题也多在此刻发生。

原标题:小水电遭遇窝电困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