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技术正文

高温气冷堆产业化布局提速 江西湖南或先落地

2015-03-11 08:46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朱学蕊关键词: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中国核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为国内最早建设示范工程的自主知识产权四代堆型,高温气冷堆正成为中国先进核能技术产业化的重要角色。

科技部3月2日发布的消息显示,我国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关键设备研制又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全球首座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目前结构施工进展顺利,预计2017年11月建成并网发电。示范工程的进展、设备研制、设备制造和供货,是高温气冷堆商业电站布局的重要前提。伴随国内核电重启,高温气冷堆技术产业化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中国核建提前布局、加快推进的战略已然清晰。

2月初,中国核建先后与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上海电气签订了深化核能领域合作协议、江西瑞金高温气冷堆核电项目设备供货意向协议。高温气冷堆落地湖南和江西呈现加速之势。

相关信息显示,自2013年开始,中国核建就在江西瑞金开展高温堆电站的选址工作。目前,江西省发改委已经同意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厂址普选报告已通过国家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评审,初可研报告即将编制完成。

在与上海电气签订瑞金高温堆设备供货意向协议时,中国核建总经理、党组书记王寿君透露出了中国核建在高温气冷堆产业化上的思路,即“60万千瓦高温堆项目的关键在于设备制造和供货”,“紧紧抓住核电超车机遇期,加快推进江西瑞金高温气冷堆项目,努力实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核电机组早日建成发电。”

高温气冷堆产业化如何推进,自然也离不开核电业界的认可和支持。

1月12日,“60万千瓦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总体方案”通过中国核建组织的专家评审。评审组成员均来自中国核建外部,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等。评审结论肯定了总体方案研究的意义和前瞻性,并认为,在经示范工程验证的技术和设计基础上,采用多模块组合形成60万千瓦机组技术方案的总体思路正确,可以实现;建议继续优化设计提高经济性,深化多模块的运行控制方案研究,进一步完善设备制造、工程建设、调试启动等内容,充分发挥高温气冷堆的优势。

对于这次评审,中国核建认为,这标志着60万千瓦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产业化准备工作全面开启。

记者从中国核建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在10万千瓦-100万千瓦的容量区间内,60万千瓦高温堆在经济性上最为突出,未来上网电价初步估计在0.48元左右。而目前我国核电标杆上网电价是0.43元。此外,出于核电机组未来是否保持基荷电源地位,是否会参与电网调峰的考虑, 60万千瓦机组在特殊情况下对电网的影响较小。而且,考虑到差异化发展,未来海外市场不一定都需要大型机组,60万千瓦机组也有一定优势。“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单堆功率不大,可通过多模块组合的方式逐步扩大容量,一次投资可以降低,市场适应能力较强。”

原标题:高温气冷堆产业化布局提速 江西湖南或先落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高温气冷堆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中国核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