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访谈正文

能源互联网那些脑洞大开的问答

2015-04-22 08:40来源:国网英大传媒关键词:能源互联网电网企业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曹寅: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能源互联网行业首席分析师)

BAT(百度 阿里 腾讯)加入让互联网+能源有新面貌,各位老师有没有发现哪一家企业开创互联网+能源第4家超级企业呢?

曹寅:华为现在看来是在能源互联网方面做到较前沿的。其战略非常的清晰,就是智能切入光伏市场,又利用数据功能采集数据,数据采集和远程运维,以后还会做其他的比如虚拟电站,都是可以一步一步往下推导。华为基于华为能源公司还做微网。但是,将来会利用ICT技术,所有都是可管理、可享用的。所以,能源电力市场不是一个BAT想玩儿就可以玩儿的市场,这个市场要求是很高的。所以,要去玩儿不仅有互联网心,不仅有ICT基因,还得有硬件和软件基因。这个是这家公司现在不能够做到的。但是,BAT最好是什么?战略发展方向就是建平台给其他企业,给其他有技术有资源企业提供一个平台就是可以了,越往下就不是能力所及了。

谈到能源互联网、电网与“互联网+”这个概念,目前能源互联网的进程和世界各国相比,我们究竟是处于哪一个阶段?请为我们定位一下?

曹军威:我国能源互联网处于什么阶段,先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看国外进展情况,德国的一些理念和项目都是08年才开始做。最早提出能源互联网的杂志,在04年有文章从新能源这个角度用一篇文章阐述过,仅仅10年时间。在欧美,电力不是处于高度发展时期,反而中国这10年处于一个需求高速发展、高速成长阶段,也许在某种程度上会引领潮流很重要的一个力量。当然,能量的交换比信息的交换更复杂,真正像能源互联网分享也是有一些技术瓶颈。现在新能源发展、储能、电力电子这些技术还是浅期,还没有到爆发点,还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但是,跟全世界其他的国家相比,我们在学术研究上、在产业发展方面还是很有机会的。所以,也是希望大家一起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

(曹军威: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院务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能源局近期召开的国家能源互联网工作会议,媒体有报道,要建立中国能源互联网联盟,这个联盟里面包括了电网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互联网公司。您认为电网公司在联盟之中是会发挥什么作用?是处于什么位置?

曾鸣:在国家未来能源互联网整个建设当中,电网企业的互联网的定位是什么?未来在中国国情下的电网企业在能源互联网当中作用是最关键的,或者说,起到了一种枢纽式作用。为什么这样说?电力有很多的特性。从物理层面来讲最大特征就是产供销瞬间平衡。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可预见未来这一段时间,这个物理特征不会发生改变。作为电网企业,它起到了枢纽,关键是承上启下作用。具体地说,横向多元互补即一次能源互补,二次能源互补。纵向有各种电源与电网,输、配、负荷和储能之间的协调,这个协调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下一步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有专家讲到了讲到了德国很多案例。中国和德国比,我们面临着的问题比他突出,我们迫切性比他更强。现在来看,德国没有我国电网规模这么大,电力这么多年发展很慢。我们10年间电网发展突出,而且面临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随机波动这种已经不像传统的时候那样了。需求侧是需求波动,就特别需要能源互联网。这种能源互联网在电网企业当中定位非常重要。电网有大数据,财务、调度、运行等都有大数据。电网企业是在能源互联网当中要起到枢纽的关键作用。离开了电网做某一些节点上面的所谓的能源互联网,比如开通一个支付宝,找一个更好缴费方式等。但是,需要一个链式改变,不应该在某一个节点上,特别需要电网的枢纽作用。

请根据您现有研究或者现在形势,预测和规划未来的电网的商业模式什么样子的。

佟大力:这几年在智能电网建设当中,商业模式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范围比较广。在能源互联网提出以前,我们也是提出了一个口号,就是IT改革电力。能源互联网概念出现之后能更好诠释我们的思路。把互联网因素植入到电网。国家电网在智能电网的示范建设的阶段,也有运营方面的探索。所以,未来电网的商业模式还是,未来通过服务产生价值。目前来说分几个方面。第一,未来一些客户端应用一定是用户必须的。这个客户端用户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和资本市场紧密相连了,客户端价值和金融延伸品进行连接,现在也在进行这方面的评估和策划。第二,未来电力会有一张通信网,是不会比目前电信运营商差的。也会向社会用户提供一些内容。

原标题:能源互联网那些脑洞大开的问答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电网企业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