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市场正文

【深度解析】为什么是“能源+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能源”

2015-05-12 09:14来源:凤凰财经关键词: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互通能源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I-Energy:说到这里很多人就会问,如何突破?

张杰:能源消费端的突破,包括如何把电力、石油、天然气等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能源纳入到互联网这个体系中来,就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来进行整合,比如给家庭、社区、工业园区、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提供一揽子能源解决方案,解决它的水、电、气、油甚至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暖气供应、冷气供应,整个能源资源的成套解决方案,是人性化、智能化甚至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消费端如果发生这样的变化以后,生产端就要作出响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供应产品。比如我们研究,这个社区环保人士比较多,需要风能和太阳能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那好我按照你的需求给你提供服务。也许我们今天谈的是比较理想化的状态,现有的能源结构达不到,但是一定要有突破口。

I-Energy:会不会有这样一个问题,需不需要一个第三方来证明你给我提供的东西就是我想要的呢?

张杰:这个就需要互联网技术进行整合,就是智慧能源的概念。在国外实际上已经成熟了,比如美国和欧洲,用户都知道自己用的是什么电,因为电价就把它们区分开了,就是电价杠杆。比如太阳能风能就比火电贵,国外都是竞价上网,而且有峰谷电价,国外早就已经有技术手段实现了,在中国没有实现是因为电网的结构和垄断性地位、电改没有推下去造成的。

我们拿电来做例子。现在有企业在尝试微网能源解决方案,假如说以天然气为基础,在一个包含学校、酒店、商场、社区、医院的综合片区内构建一个能源供应系统。天然气可以做到冷、热、电三联供,看看能不能做到离网运行或者说孤岛运行。我就提出来建议企业做两套体系,一个是完全自给自足的独立能源供应体系,一个是与大电网能够相互切换的能源供应体系。

I-Energy:如果能做到孤岛运行,为什么还要和大电网进行匹配呢?

张杰:只是一个备用,假如内部出了问题以后,大电网能够补充进来,有一个后盾支撑。实际上成熟以后并不需要这个了,自己就能独立运行,不需要依靠电网过日子。这个就由市场来决定,收多少电价、多少制冷的费用、供热的费用,老百姓自然就会算账,如果总的算下来更便宜,服务又方便,那何乐而不为?就算在现有的垄断格局下,这样一个系统都是可以建设的,比如前面说到的以天然气为基础的能源解决方案,是可以实现的。

电网公司将来可以去卖石油吗?为什么?

I-Energy:现在很多人认为比较好操作的就是电力互联网,有电网公司的人就提出能源互联网就是智能电网2.0,是不是这样?

张杰:所谓的智能电网2.0也好,坚强的智能电网也罢,实际上电网公司都没有认真地从“消费端”考虑问题的,电网公司掌握了中国最大体量的用户大数据,如果电网公司用不好这些数据的话那就是电网公司本身的问题,或者基于其垄断角度考虑的,这就意味着电网公司所推从的能源互联网根本没有找到方向。所谓智能电网,远距离输送都不存在问题,核心问题是对终端上亿的大数据能不能用好。现在电力的能源互联网发展方向是存在问题的,问题就是没有考虑对消费终端大数据的挖掘。

I-Energy:照您这么说,以后电网公司不仅是卖电了,还要去卖燃气?那不是更垄断吗?

原标题:能源+互联网还要加金融才完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能源互联互通查看更多>能源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