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中国核电打造国际市场新形象

2015-06-29 11:38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关键词:中国核电核电建设核电走出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需求来看,核电未来主要市场在新兴经济的发展中国家。从发展来看,全球核电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上海市核电办公室核电信息处处长周凌表示,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预测,至2030年,全球核电总量的增长率低值为8%,而高值将达到88%左右。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除中国以外还涉及到已有核电的国家和地区有19个,计划发展核电的国家和地区有25个,规划建设核电机组140台左右,总投资规模将超过1.2万亿美元。除此之外,核电机组的延寿也具备一定的市场空间。未来10-20年,全球的延寿机组预计也将达到230-280台左右,市场规模将在1200亿-1500亿美元。

“到今年年底,全国运行机组的总装机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届时,中国的核电规模将在全球排名第四,核电的总发电量将超过日本。”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表示,根据核电发展规划,到2020年之前,我国还要新增核电装机量3500万千瓦,每年新增核电投资1000亿元,其中装备占500亿元。这也就是说,未来5年核电投资总额将达到5000亿元。

“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如果依靠自有力量有两条出路:第一是煤炭的清洁化利用,第二是发展核电产业。”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秘书长胡卫平表示,由于煤炭的清洁化利用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的核电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核动力事业部主任李晓明表示,“华龙一号”主要设备为国内制造,全球首个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国产化率约为85%,批量化生产后国产化率力争达到90%乃至95%。据李晓明粗略估计,每出口一台“华龙一号”,将带动约70亿核电装备走出去。

韦平表示,从全球发展来看,现在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对核电的发展仍然会有很大需求。

核电成对外发展新名片

中核集团副总经理俞培根表示,“华龙一号”成功落地,标志着中国步入了世界先进核电技术国家的第一阵营。与此同时,在政府和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结合中核集团得天独厚的融资优势。可以说,“华龙一号”是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王牌和主力军。

资深核电专家朱书堂表示,截至今年5月底,山东石岛湾CAP1400示范工程核岛部分施工设计已完成76%,常规岛部分施工设计已完成70%,各项试验均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就绪,目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待国家层面最后的开工核准。同时,CAP1400设备国产化推进顺利,关键设备基本都实现了自主化设计和国产化制造,设备总体国产化率有能力达到85%,目前暂时未具备国产化条件的正在研发或安排相关工作,预计3-5年内可以完全实现CAP1400设备国产化。

原标题:中国核电打造国际市场新形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核电查看更多>核电建设查看更多>核电走出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