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市场正文

能源互联网撬动能源转型 近万亿美元红利并非唾手可得

2015-12-17 08:28来源:能源杂志作者:丁民丞关键词:能源互联网能源消费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源互联网撬动中国能源转型

德国的能源转型走到世界前列,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在传统能源系统中,电力负荷低谷是在晚上。然而,德国的用电低谷却发生在白天,这是因为德国在政策扶持下安装了大量的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被充分上网消纳。很多家庭用户实现产消一体化——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他们白天生产电,消纳掉了部分用电负荷。

对于艰难推进能源转型的中国而言,德国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样板。而能源互联网则为转型提供了完整的思路。第一,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通过电网或通过电动汽车,从上游的油气和发电到终端消费者,把每个企业、每个商户、每个居民用户连接起来。第二,能源形式的“互换”。在以微网和冷热电三联供和各类储能技术加速进步的情况下,不同形式的能源转换将成为可能,使能源用户的用能选择更加多样、成本下降、效率提升。第三,能源技术数据和信息技术数据的“互用”。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物联网。我们熟知的智能电网、智能制造、机器和机器的对话都将针对能源企业和用户的新需求而迭代更新。人工智能、生产自动化与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互相融合会为能源行业全面提升生产力。第四,整个网络中能源分配方式的“互济”。能源互联网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帮助供需双方实时互动,平衡能源生产和消费,跨越时间和空间地调剂有限资源。第五,能源生产消费和商业模式的“互利”。能源互联网将产生颠覆式创新和全新的商业生态,但新进入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并不是赢者通吃的零和游戏。作为彼此平等的能源产消共同体,各企业将运用互联网资源、用户资源和能源资源各自进行差异化定位、互利共赢。

▼能源互联网必定打破行业界限

现在,领先的能源企业都想变成高科技企业,而领先的高科技企业也跃跃欲试,想变成能源服务企业!传统能源行业包含电力、煤炭、石油、燃气等,而能源互联网打破了这些行业界限。

传统的能源行业和新兴产业互相渗透,共同角逐能源服务市场。例如,超市会进入能源零售领域;电信供应商、家电家居制造商和零售商,也会利用智能家居的产品和服务进入能源服务领域;此外,高科技企业也在围绕能源互联网提供解决方案,甚至使电动汽车也成为移动储能装置。

当下,越来越多的非传统企业正在介入全球能源市场。同时,中国也在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并逐步放开零售市场。因此,未来用户会对能源服务商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英国的比价网站,已成为提供各家供应商的电价与服务信息的平台,帮助线上用户选择性价比最优的用电方案。每年有600万英国用户更换他们的电力供应商,其中57%是因为使用了比价网站。可见,互联网平台对未来能源市场的冲击是真实的,不是纸上谈兵。

原标题:能源互联网带来近万亿美元市场,谁能分享能源转型红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能源消费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