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能源互联网渐入佳境 储能依然是其精髓所在

2016-01-18 10:05来源:电池中国网作者:王建军关键词:储能储能系统能源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储能依然是能源互联网的精髓所在

能源互联网是以互联网理念构建的新型信息能源融合广域网,它以大电网为主干网,以微网为局域网,实现能源的双向按需传输和动态平衡使用。

储能系统是能源互联网行业的关键节点。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张静指出,发展能源互联网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能源供给侧改革以及能源消费革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就决定了未来电力的潮流控制、分布式电源及微网将实现广泛应用,储能技术将是协调这些应用的关键一环。

以2014年为例,全年我国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81.3MW,同比增长55%,储能市场容量巨大。从整体来看,除传统的能源套利外,风光电站、分布式及微网发电、调频辅助服务等对储能均需求巨大。

此外,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逐渐升高,其对电网冲击以及弃风弃光问题也需要储能参与解决。

业内专家介绍,近些年来我国着重推动多种储能技术快速发展,大有追赶美日德等先进国家之势。我国在多种储能技术方面均有项目应用和技术进展,相关产业对其需求巨大且强硬,未来发展势头良好。

核心技术大数据支撑起能源互联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峰表示,能源互联网将带动经济增长,实现绿色、协调、高效发展,支撑能源供给、消费、体制和技术革命。

提到能源互联网,不能不提的是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大数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未来整个能源互联网生态圈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传统能源行业,大数据并不处于核心地位,因为传统能源行业的商业模式是公用事业类的。而在能源互联网时代,基于精细化的商业模式,大数据的核心地位将得以体现。

迈哲华投资管理咨询公司总监曹寅认为,如何与大数据企业进行合作并从中获取利润,是未来构建能源新生态圈过程的核心。现在对大数据的分析利用虽存在于能源行业,但其数据利用程度还远不够,从事大数据分析的企业都不在能源领域,对能源行业认识欠缺。

业内专家分析,发展能源大数据服务应用新模式包括积极推动拓展能源大数据采集范围,逐步覆盖电、煤、油、气等能源领域及气象、经济、交通等其他领域;实现能源资源、新能源、电动汽车、储能电站、输变电、配用电、终端用能大数据的集成融合;研究依托国家电网公司构建国家能源大数据信息中心,逐渐实现能源大数据资源的集成和共享。

未来能源企业可能呈现出两种业态:能源企业向高科技企业转变,高科技企业向能源企业转变,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如光伏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对可再生能源业而言就有一个加速整合的作用。

例如,远景能源的“阿波罗光伏云”推出类似滴滴打车的服务功能,一方面对接电站的业主,一方面对接运维服务商,可以时时监测用户的光伏板。目前已经有数十家银行、融资租赁、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在使用。

推荐阅读

换个思路玩储能:200个气球可以驱动2兆瓦的电站

看完这篇关于电池的高票回答 可防储能大忽悠

回顾储能产业要闻 2016储能大时代开启

原标题:【年度盘点】能源互联网:在不经意间“渐成气候”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查看更多>储能系统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