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企业正文

上海电力2015年年报:装机、发电量及核心竞争力分析(图表)

2016-03-29 10:2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上海电力火电2015电企年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行业情况

根据中电联报告,2015 年,受宏观经济尤其是工业生产下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转型升级以及气温等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 0.5%、增速同比回落 3.3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 1.4%、40 年来首次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放缓,导致黑色金属冶炼和建材行业用电同比分别下降 9.3%和 6.7%,两行业用电下降合计下拉全社会用电量增速1.3 个百分点,是第二产业用电量下降、全社会用电量低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两行业带动全社会用电增速放缓的影响明显超过其对经济和工业增加值放缓产生的影响,这是全社会用电增速回落幅度大于经济和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幅度的主要原因。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比重同比降低 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比重同比分别提高 0.8 个和 0.6 个百分点、分别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0.9 和 0.6 个百分点,反映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效果明显,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拉动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正在从传统高耗能产业向新兴产业、服务业和生活用电转换,电力消费结构在不断调整。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年底发电装机达到 15.1 亿千瓦、供应能力充足,非化石能源发展迅速、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提高到 35.0%;火电发电量负增长、利用小时降至 4329 小时。全国电力供需进一步宽松、部分地区富余。 展望 2016 年,预计宏观经济增速总体将呈现稳中缓降态势,电力消费增速将维持低速增长;全年新增装机 1 亿千瓦左右,预计年底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16.1 亿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进一步提高至 36%左右;全国电力供应能力总体富余、部分地区过剩。火电设备利用小时进一步降至 4000 小时左右,加之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下调、部分省份大用户直接交易操作过程中降价幅度较大,都将是大幅压缩煤电企业利润的因素。

二、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未发生重大变化。

其中:境外资产 6,583,400,020.38(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 12.66%。

三、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电源结构和布局优势

在加快煤电低碳高效发展的基础上,公司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新能源产业,大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比重,资产结构日益优化。截至 2015 年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 936.27万千瓦,清洁能源占装机规模的 30.79%,60 万千瓦以上装机容量占总煤电装机容量 70.9%。 公司产业辐射全国,上海漕泾电厂、安徽田集电厂、江苏阚山电厂等已经成为当地名牌发电企业,公司的新能源项目覆盖江苏、安徽、内蒙古等地区,电力服务市场已经开拓到山西、新疆、内蒙古等地。海外发展布局全球,其中日本光伏项目投产,成为中国企业在 G7 国家第一个实现投产并盈利的项目;参股马耳他能源公司和控股德利马拉三期电站, 成为公司在欧洲的第一个落地项目;公司还承接了伊拉克、土耳其等国家开展电站运维业务,并不断延伸海外能源服务范围。

2、持续发展优势

公司顺应低碳经济、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导向,按照“做精上海、做优国内、做强海外”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一二三四"发展举措。 积极有序做好国内发展项目。上海前滩能源中心项目实现开工。哈密燃机一期工程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二期获得核准。公司的新能源发展覆盖江苏、安徽、浙江、新疆、内蒙古、广西等省市,电力服务市场已经开拓到山西、新疆、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2015 年,公司新增生产能力 60.51 万千瓦,核准规模 114.9 万千瓦,开工规模 57.98 万千瓦。 以在海外再造一个上海电力为目标,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土耳其大型燃煤发电项目通过土耳其政府的核准,成为目前中国企业在该国最大的投资项目。坦桑尼亚燃气电站完成可研审批,正式获得项目开发权。埃及煤电、莫桑比克煤电以及黑山新能源项目等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3、技术和人才优势

公司坚持“科技兴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公司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重点围绕高效清洁发电、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三大技术领域,积极开展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技术合作。公司所属淮沪电力田集二期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3 号机组获得全国火电 600MW 级超超临界湿冷机组竞赛一等奖第一名、国资委 600MW 超超临界等级最优供电煤耗奖等称号。公司所属漕泾电厂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成为上海市首家达燃机排放标准并消除烟囱冒白烟的煤电厂。

公司加强职业发展“双通道”建设,对首批评聘的 26 位“双通道”技术专家、技术带头人实施动态考核。生产人员中高级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比 59.76%。在国家电投的各类技术比武中,获得 2 项团体第一、4 项个人第一,7 人荣获中央技术能手和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4、管理创新优势

以"建成国际一流能源企业"为目标,公司不断深化管理创新,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持续巩固了基于 EVA 价值管理的 KPI 绩效考核体系,稳步推进 BPR 流程优化、QHSE 体系和 ERP 系统的建设,不断夯实管理基础,形成了覆盖煤电、气电、新能源板块的 ERP 模板。启动了为期三年的精益管理提升活动,并着手构建“互联网+信息化”的 PRO 平台。

5、融资能力优势

公司在境内外市场积累了良好的市场信誉优势,融资渠道广泛、融资能力强,可保证公司资金链安全,有效降低融资成本。继续保持国内 AAA 主体信用评级,惠誉、穆迪、标普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给予公司投资级的主体评级。成功发行 5 亿美元债,打通海外直接融资渠道。在央行持续降息的背景下,通过发行美元债、超短融、优化续存债务、争取低息外储贷款、上海自贸区贷款等手段,全年综合筹资成本持续降低。 2015 年年度报告

第四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015 年,公司董事会在全体股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年奋斗目标,主动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激烈的竞争环境,统筹境内外两个市场,进一步夯实并完善“一二三四”战略发展体系,继续坚持“抓发展、增盈利、促和谐”中心任务,发展质量持续优化,经营业绩稳步提升,超额完成了股东大会确定的利润目标和各项任务。

截至 2015 年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 936.27 万千瓦,清洁能源比重达 30.79%。2015 年,公司全年发电量完成 352.3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9.86%;供热量完成 1388.56 万吉焦,同比增长24.4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13.32 亿元,同比增长 0.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 4.79 元,同比增长 5.1%,基本每股收益 0.62 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3.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10.25 亿元,同比增长 57.52%;基本每股收益 0.48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0.24%,同比增加 2.9 个百分点。

相关新闻:华能国际2015年年报:装机、发电量及核心竞争力分析(附社会责任报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上海电力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2015电企年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