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天津十三五规划:主力电厂燃煤机组达到超低排放 加强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全文)

2016-05-06 08:2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天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建设全国产业创新中心和国际创新城市。

一、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发挥创新政策优势。用好"6+4"政策,加强政策统筹和创新,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创新、创新人才汇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体制机制,形成特色鲜明、协调有力、长效管用的创新创业发展政策体系。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优势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优势,推动"双自"联动发展、互促共进。构建特色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一区多园",促进各园区转型升级,以产业链、创新链拉动人才链,形成特色产业和专业人才的双重聚集,构建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打造创新主体集聚区、产业发展先导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和开放创新示范区。强化孵化载体功能。建成涵盖公共技术平台、育成中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的孵化育成体系。整合创新服务资源,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促进科技服务企业、专业服务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发展。

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突破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聚焦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命健康等基础前沿领域,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实施智能制造、大数据与信息安全、新药创制等重大科技创新专项,攻克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实施大气污染治理、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等重大创新示范工程,加强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到2020年,突破1000项关键技术和产品。

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领军企业培育、"小升高"、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小壮大"、并购"双百"和企业上市融资六大工程,优化政府公共服务、技术平台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和园区服务,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力、规模、服务升级,建设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区。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向规模化、高质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到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0万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5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0家。

培育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深化部市、院市合作,集聚一批国家级科研院所和高端研发机构,提升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建成五家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一批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创新体系。鼓励发展民办公助、国有新制等新型研发机构。

三、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构建众创空间。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运营创客中心、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平台载体,完善创业培育服务,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高水平众创空间。把"双创特区"建设成为高水平创新创业示范区。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构建普惠性创新创业支持政策体系,鼓励科研人员、大学生和境外人才来津创新创业。激发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打造敢于创新、乐于创业的创客文化,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

四、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建立创新资源和平台开放共享机制,共建科技成果库,推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学工程和科技信息资源等共享共用。推进京津冀国家级大学创新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建设跨区域产业技术联盟。与北京共建武清、东丽和北辰等创新社区。探索建立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机制,与京冀联合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孵化基地,推动科技人才联合培养和自由流动。

协同开展科技攻关。重点加强绿色交通、清洁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集成应用。加快实施大气污染防控、水体污染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联合攻关。

五、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促进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全面发展。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培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创造一批科技含量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前景好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支持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发展,建设华北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打造集专利转让、许可、融资、托管、评估等服务于一体的运营平台。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升知识产权执法能力,做好维权援助与调解。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构建便捷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到2020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件。

六、强化人才支撑体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深化实施"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和博士后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发展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促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开展以"职业培训包"为主要模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一包方式管培训"。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坚持用好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制定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加快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各类专门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进一步实施"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千企万人"等人才计划,集聚高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面向全球招人聚才,实施引智引才重大工程,构建海外人才发现、发布、对接、评价机制。鼓励"双创特区"建设人才改革试验区。

健全人才使用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形成以能力、业绩、贡献为主要标准的人才评价导向。到2020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345万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5年。

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全面实施"人才绿卡"制度,实现"一张绿卡管引才"。建立多元化、多功能、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和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创新基地。构建京津冀人力资源信息共享与服务对接平台,建立高级人才双向聘任制度,推动资质互认。

七、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创新科技治理方式。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实行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机制,完善科研项目管理流程。改革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制度。

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实施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赋予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和处置自主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

加速科技金融融合。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积极开展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科技金融服务。支持设立种子基金、天使基金、众筹基金等,完善创业投融资体系。

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建立科研院所自主化发展机制,推动公益型院所建立理事会治理机制,转制院所建立现代企业治理制度。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绩效、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科研院所评价体系。

第四章建设管理高品质的现代都市

深化落实"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空间发展战略,主动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构建以双城、辅城和中等城市、特色小城镇、美丽乡村为骨架的现代城乡体系,推进陆海统筹,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打造功能完善、智能精细、宜居宜业的现代都市。

一、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做优"双城"。中心城区坚持内涵集约式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更多亿元楼宇,推进城市、产业、生态、文化融合,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优化提升城市主中心小白楼、友谊路、文化中心周边地区、海河东岸等节点功能,推进西站、天钢柳林等城市副中心功能再造,推动海河上、中游及新开河两岸综合开发,提升改造大胡同地区,构建环天大南大知识经济创新圈、陈塘科技商务区。滨海新区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做优做强先进制造、国际航运、国际贸易、金融创新和滨海旅游等功能,加快中心商务区等重点区域综合开发,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创新与其他区县联动共赢合作模式,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宜居新城区。

做强辅城和中等城市。按照辅城定位,推进环城四区优化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区。东丽区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智慧生态新城区。津南区做强教育经济、会展经济和楼宇经济,建设产城一体化创新示范区。西青区加快南站科技商务区建设,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打造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示范区。北辰区着力推进北部新区开发建设,积极发展科技研发、高端装备和现代物流等特色产业,打造北部城市副中心。按照中等城市标准建设武清、宝坻、静海、宁河、蓟县,打造京津冀城镇体系重要节点。武清区着力提升城市和产业园区功能品质,建设成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京津发展轴节点城市。宝坻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打造优势突出的产业重镇和环境优美的活力新城。静海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生命健康、旅游度假等产业,建设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新兴城市。宁河区重点依托津冀芦台协同发展示范区、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打造京津产业新区和生态魅力新城。蓟县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绿色食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京津冀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休闲之都。

做特小城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示范小城镇,推动"三区"联动发展,继续实施"三改一化"改革,稳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产城融合试点和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试点。培育杨柳青镇、华明镇、小站镇、双街镇、崔黄口镇、大邱庄镇、七里海镇、下营镇等一批历史文化悠久、产业特色鲜明、区位优势突出的特色小城镇和经济强镇。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84%。

做美新乡村。实施农村道路联网、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健全卫生保洁、设施养护等长效管理机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呵护园林田塘,保护特色文化村落,保留村庄原有形态,建设别致多样、干净整洁、留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打造一批农家乐、渔家乐,使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路。

融入区域空间格局。推动沿京津发展轴的武清区、中心城区、环城四区、滨海新区加快发展,打造京津冀区域高端产业发展带、城镇聚集轴和核心功能区。推动宝坻区融入京唐秦发展轴,建设产业升级发展带。促进天津平原地区与北京、廊坊及保定平原地区深度融合,打造要素资源集聚、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的核心区域。推动滨海新区成为东部滨海发展区的核心区,携手河北省沿海地区形成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滨海型产业聚集和城镇发展区。推动蓟县山区与北京山区、河北省张承地区共同建设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态涵养区。规划建设"微中心",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

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推进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形成海洋装备制造、海水利用等先进制造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海洋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海洋渔业、海洋盐业等传统产业。深入推进科技兴海,建成全国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高效转化集聚区。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加强海域使用管理,集约节约高效用海。加大海洋污染防控力度,全面治理入海排污口。实施海岸线综合整治工程,到2020年,海洋自然岸线保有量不低于18公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天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