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保定十三五规划:推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 加大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力度(全文)

2016-05-11 08:3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热电联产保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完善文化管理机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继续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推动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保护其合法权益。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和方式。推进和规范各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文化服务工作,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文化投入机制。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注重机关、学校、家庭、企业文化建设,繁荣社会大众文化。创新公共文化运行机制,用好免费开放阵地,形成文化资源共享格局,真正实现公共文化普惠于民。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推动文化行政部门职能转变,更好发挥政府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互联网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建立健全确保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第十一章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民生事业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目标。

一、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十三五”期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4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更加有利于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工商注册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和劳动人事政策,鼓励和扶持更多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组织实施“创业帮扶”工程,引导和扶持更多的劳动者创办小微企业或成为个体经营户。

多渠道扶持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积极发展互联网创业就业模式,推进电子商务领域创业就业。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重点扶持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

改善就业服务环境。加强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就业信息网络向社区和农村延伸,整合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服务公共资源,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指导督促企业增强劳动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改善劳动条件,落实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及劳动争议调处机制的作用,依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依法保障职工基本权益。

二、着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完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稳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建立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健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事业绩效工资。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补贴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提高财政补贴的导向性和效能。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要素资源,特别是健全农村征地补偿制度,提高补偿标准,增加农民土地增值收益。拓宽农民投资渠道,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三、实现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

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与京津社会保险顺畅衔接,推动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实现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以建立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为重点,全面建成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网络体系。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加快把农民工、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等各类群体纳入相应的保险,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对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跨区域转移接续政策,实现医疗保险京津冀区域内就医直接结算。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全面实现各类社会保险的市级统筹和地区、群体的全覆盖。到202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97万人。

完善社会救助福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推进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谋划建立一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做好孤残弃儿、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救助工作。做好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加快建设公益城市,积极发挥红十字会、公益性基金会组织的示范作用,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公益和慈善事业。完善社会捐赠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志愿(义工)服务活动,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实现慈善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整体推进民政事业。深化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全面落实各项优待抚恤政策。重视做好退役士兵接收、培训和安置工作,加强军供保障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民政法制建设,加强殡葬执法,推行殡葬普惠和“绿色殡葬”。

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创新住房保障方式,逐步从实物保障为主转向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并重,探索建立保障对象和政府共有产权制度。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有效缓解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问题。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力度,将各县(市、区)符合棚改条件的项目充分纳入改造范围,提高棚改项目货币化安置比例,推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加大棚户区改造贷款融资力度,做好棚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省下达的棚户区改造责任目标任务。

四、加快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

实施教育提智惠民工程,优化教育布局,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教育强市建设步伐。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实施京津名校引进工程,主动接受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外溢,采取集团化办学、托管代管、合作共建等合作方式建设一批知名大学或中小学分校。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和保障激励机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提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水平和保教质量,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根据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情况,加快布局和建设一批公办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布局、优质发展,缩小校际差距。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化、多样化发展。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率先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到2020年,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6.5%和92%。

发展优质的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面向经济主战场的职业教育,建立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机制,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要求。加快培养模式与办学模式创新,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建成一批面向京津冀的职教园、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重点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特色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

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创新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引入国内外一流高等教育机构支持民办高校发展,提高办学层次。吸引京津重点高校到我市设立分校,与我市高校共建特色学科,创建京津冀创新创业大学,组建“京津保高校联盟”。支持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共建工程技术研发机构,提升高等学校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做特做强市属高校,进一步引导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增强自身的办学能力,提高办学水平。着力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学科体系。到2020年,全市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42%。

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发展社区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老年教育,做好成人高等教育和自学考试工作,建设市民终身教育平台,推进终身教育开放互动发展。大幅提高继续教育参与率,实行成、职、普三教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结合的教育培训服务,推动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城市的形成。

五、积极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一)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为核心,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到2020年,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5.6张,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3人,注册护士数达到2.9人。

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医药价格,实行医药、医保、医疗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进社会办医,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或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康复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办医体系,更好地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医疗服务机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建成全覆盖的卫生监督基层网络和妇幼保健、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精神疾病的防治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卫生应急能力,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

加强与京津医疗卫生联动协作。加强与京津医疗卫生机构的联动协作,积极承接京津医疗资源转移,分流进京就医人员。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诊疗、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和全科医生首诊制度,积极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和医疗人才流动。整合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组建京津医疗联合体,建设京南医疗服务集中区。

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以京津冀中药产业联盟为依托,加快安国中药都建设。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打造我市中医品牌,加强基层中医院建设。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加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设置,增强中医科室服务能力。到2020年,力争县级中医医院全部达到标准化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能力,80%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机构实现标准化。

深入推进健康保定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健康保定”建设行动,显著提升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卫生达标活动开展质量与水平。全面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镇村、健康家庭创建活动,提高城乡居民整体健康水平和卫生文明素质,为市民营造健康安全的城市生活环境。到2020年,市区达到国家级卫生城市标准,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保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