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保定十三五规划:推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 加大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力度(全文)

2016-05-11 08:3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热电联产保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着力推进京津保协同创新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为重点,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打造京津保创新共同体。

建设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以京津保产业链、资金链对接为突破口,促进京津保创新链融合。秉承“对接京津高端研发、实现保定高效转化”的理念,大力发展社会化的科技成果转移服务机构,完善对接京津的技术交易网络,加快建设高水平的京津保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建设石保廊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京南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为契机,以白洋淀科技城、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保定国家大学科技园、长城汽车新技术中心、中国电谷产业园、中国电科院涞水产业园、涿州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碑店国家建筑节能技术国际创新园、安国中药都等创新平台为依托,推动全市新兴产业发展聚集,形成京津保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一城多园”的发展新格局。加强科技成果孵化和中试基地建设,完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发布制度和技术转移制度,促进京津科技成果与我市产业化平台和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将我市建设成为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高科技成果产业化高地。

增强重点产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在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提高技术攻关的组织程度,大力推进企业与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企业参与高校院所早期研发,形成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以国家级保定大学科技园为依托,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我市企业转化应用。充分利用各级驻保科技资源,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人才、项目支持。鼓励各类企业联合驻保高校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与京津协同创新的合作能力。支持驻保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研人员围绕我市产业发展进行科研攻关,推动驻保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与京津高校和科研单位对接,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共同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科研专项,着力在高新技术孵化和产业化方面实现突破。创新与京津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的合作模式,探索院地、央地和校地合作新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市场化的官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以创建京津保创新共同体为契机,与京津共同建设一批服务我市优势产业发展的国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支持企业与京津院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和生产基地。建立高校联合办学机制,推进京津院校与驻保高校联合培养创新人才。

二、积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坚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抓手,搭建平台、完善服务、营造环境,建设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

建设创新创业平台。依托各级各类园区、驻保高校等平台和载体,发挥互联网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免费或者低价的场地、培训、项目对接等服务,建立更多的“孵化+投资+服务”平台。大力支持我市高校建设发展具有创业孵化功能的高科技园区,积极推广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模式,加快建设京津保创新创业大街和创新基地、保定科技金融创新中心、豆芽创客空间2.0、支点创客空间等“双创”项目。积极引导国内外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机构,在我市建设一批市场化、国际化的高技术企业孵化器。加快建设一批县级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和回乡创业园,构建一批市场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设立市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县(市、区)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特别是产业资本扩大参与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基金规模。加强我市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七大工程包,支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为初创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提供法律、知识产权、财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和技术转移等服务,促进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对创业企业开放共享。

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加快简政放权改革步伐,降低创业创新门槛。加大政策实施力度,全面落实国家推进京津冀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税收、金融、土地、外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确保国家和省出台的各项创新创业政策执行到位。制定具有保定特色的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破除中小微企业发展瓶颈,营造公共服务完善、要素保障有力、竞争公平有序的创业创新环境,让创业者热情竞相迸发,让初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培养引进创新创业人才

大力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推动成果转化、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专家、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

下大力引进用好京津人才。探索京津保人才公培公用机制,建设适宜京津人才来保创新创业的人才特区、示范基地和区域人才开发孵化基地,健全区域人才合作机制,建设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打造承接京津高端成果转化的平台,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学会专家服务站”的作用,吸引更多京津高层次专家来保进行技术指导。实施“候鸟计划”,充分利用地缘、人缘 、业缘优势,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关系不转、来去自由的原则,大力吸引京津人才通过兼职、咨询、讲学等方式到保定发展或进行短期服务。

推进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创新引进方式,柔性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海内外高层次专家、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实施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引进、培养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培育一批专业能力强、创新活力足的青年拔尖人才。加强高等教育的创新性,引导部分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加强高级工程人才的培养培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系统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体制机制。完善跨区域人才引进机制,建立户籍、住房、教育、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险转移衔接制度,推行紧缺专门人才动态目录制度,强化人才投入优先保障机制。创新人才引进、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打造有利于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集聚人才的社会服务体系,形成包容开放的人才环境。

四、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

坚持改革推进,放活主体,完善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服务体系和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高发明专利水平。引导企业由参与全球产业链向融入全球创新链转型升级。鼓励企业扩大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构建产业创新国际合作联盟,主动参与国际研发合作和国际技术标准制定。支持企业综合运用并购、专利授权、知识产权转让、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等方式,引进关键技术,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建立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鼓励企业投入,引导社会投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大力发展服务创业创新的股权投资和互联网金融,推动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为代表的创投发展,努力壮大活跃天使投资人队伍,发展社区银行,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金融租赁,拓展初创期、成长期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拓展投融资渠道,支持更多的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的创新型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发展壮大。

加强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和服务。充分利用中国知识产权华北运营中心和中国知识产权执法华北调度中心的建设机遇,促进我市知识产权的保护、创造、运用和交易。完善知识产权资助政策和奖励制度,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司法和行政保护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的知识产权诉讼服务,促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业发展,健全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加强国内外知识产权合作交流。

第四章  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把握京津冀功能布局调整、产业链重构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大契机,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基地”,着力推动我市产业体系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度对接,理顺产业发展链条,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集约高效、绿色循环低碳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打造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树立高端发展理念,以智能制造、柔性制造、低碳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为方向,以基地和项目建设为载体,做大做强三大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提升三大传统产业,形成“3+4+3”产业格局,打造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一)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继续用好基础优势,按照创新引领、龙头带动、完善链条、聚集发展的思路,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及能源装备、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等先进装备制造业。

推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壮大。以长城、中兴、风帆、凌云、立中、中汽零等企业集团为龙头,以基地和园区为依托,充分发挥自主品牌优势,做大整车规模,不断完善零部件配套体系,打造京广沿线百公里汽车产业带。加强对汽车共性技术的支持,提升先进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开发、底盘匹配、关键零部件总成的自主研发与制造能力,提高零部件的质量和水平,完善产业配套体系,丰富乘用车产品线,加强商用车和专用车的开发与市场开拓,培育新的增长点。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整车及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充电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推进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应用,加快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和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产业的融合,积极开发具有车联网功能的智能汽车新产品,推动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与测试。重点抓好保定汽车科技城、大王店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中汽零保定产业基地、顺平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促进产业深度集聚。促进汽车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打造汽车主题公园,开展工业旅游。支持以长城、中兴为代表的重点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将“保定˙中国汽车城”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到2020年,全市汽车整车产能达到18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比例达到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保定查看更多>